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想过餐饮行业会顶不住,但没想到车企也到了这一步!
作为德国豪华汽车制造商的梅赛德斯-奔驰,正在实施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裁员计划。
这项从4月份就开始启动的“自愿离职计划”,包含普通职员、工程师,IT岗以及管理人员。
毫不夸张地说,公司的所有人都将面临“失业”的风险。
它为何启动此项计划?员工安置与补偿如何落实?传统巨头扎堆调整的背后,又藏着怎样的行业变革逻辑?
![]()
新能源浪潮下,奔驰的转型困境
随着新能源汽车成为市场主流,传统燃油车赛道热度渐退,奔驰的市场关注度早已不如从前。
即便奔驰想对旧工厂进行改造升级,从而适配新能源车型生产,也需投入巨额启动资金,而后续资金的投入如同“无底洞”,且改造效果存在不确定性,相比之下,还是“推动产业优化”划算些。
![]()
除此之外,旧工厂还存在产能利用率低、人工成本高的问题,而这些早就成为了企业盈利的拖累,与此同时,奔驰的电动化转型进程略显迟缓。
所以从整体来看,奔驰此次产能布局优化正是为了尽快“止血”。更何况一旦采用先进智能设备,在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的同时,对人力的需求就会显著减少,这也是“自愿离职计划”推出的核心原因。
![]()
分级补偿+转岗选项,兼顾员工权益
为了推动人员优化工作平稳落地,奔驰推出了分级补偿方案,充分兼顾不同层级员工的利益。
同时,为鼓励员工尽快做出决策,还设置了“加速奖金”。
![]()
值得注意的是,现金补偿并非唯一选择,部分员工可申请转岗至新工厂或其他关联企业。
但新工厂对技术技能要求更高,不少老员工因不符合岗位标准,最终无奈选择离职。
![]()
时代变革下,老牌企业的必然选择
奔驰的调整并非孤例,而是全球传统车企集体转型的一个缩影。
随着燃油车市场的持续萎缩,新能源、智能化已成为汽车行业的核心竞争赛道,而传统车企的旧有产能、技术体系与人才结构,都难以适配新的市场需求。
宝马集团近期宣布关闭慕尼黑的两座燃油车工厂,将产能转移至墨西哥的新能源汽车基地;大众汽车则计划裁员,聚焦电动汽车与自动驾驶技术研发。
![]()
德国汽车行业专家诺伯特・德雷斯勒在接受《汽车周刊》采访时直言:欧洲老牌车企如今的困境,根源在于对新能源转型的认知不足与行动迟缓。
当特斯拉、比亚迪等企业已经完成智能化、电动化全产业链布局时,传统车企还在为旧工厂改造、燃油车技术迭代犹豫不决,这种滞后性直接导致了如今的被动局面。
![]()
从燃油车时代到新能源时代,汽车工业的技术迭代与产业重构从未如此剧烈,传统车企的工厂搬迁、人员优化,本质上是 “断腕求生” 的无奈之举,也是行业升级的必然结果。
这场转型浪潮中,企业发展与员工权益的平衡成为核心难题。
对于奔驰等传统制造企业而言,如何通过技能培训、岗位重构等方式帮助老员工适应新的产业需求,如何在优化产能的同时兼顾社会责任,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品牌形象,更影响着转型的最终成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