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经常遇到这样的乙肝患者:
明明还在可控阶段,却因为调理不当越来越吃力——皮肤发黄不见好转,腹部胀气难受,吃饭没胃口,甚至简单活动都累得喘气。
家属看着患者不舒服却帮不上忙,心里又急又愁。其实慢性乙肝的调理,关键在于平衡。
今天,邀请到左俊岭主任,给大家分享一个适用于乙肝早期和肝硬化稳定期的调理思路,帮助患者在专业指导下更好地稳定病情。
这个方剂从“健脾益气、疏肝活血、清热解毒、理气和胃”多个方面同步入手,实现综合调理。
![]()
方中白术、茯苓健脾益气,能够改善乏力、食欲不振等脾虚症状。要知道,肝病时间长了,很容易影响到脾胃功能,这一步是扶助体力的基础。
郁金、丹参则侧重于疏肝活血,有助于缓解肝区隐痛,对肝掌、蜘蛛痣这类血瘀表现也有改善作用。肝气不畅、血液瘀滞,是肝病发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时疏通很关键。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解毒,能帮助抑制肝脏内部炎症,减轻肝细胞受损。
陈皮、砂仁理气和胃,可有效缓解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适。很多肝病患者伴有明显的胃肠症状,这类药物的搭配非常实用。
炙甘草既能调和各类药性,也能顾护本就虚弱的脾胃。
![]()
为什么乙肝调理不能只靠单一方法?
如果只注重清热祛毒,可能会损伤脾胃,导致人更加乏力、食欲差;如果只顾补气养血,又可能忽略肝内瘀堵,炎症仍然难以控制。
因此,疏肝、活血、健脾相结合的思路,才能在抗病毒的同时,维持身体的整体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肝病调理不能一个方子用到底。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比如有的是湿热重,有的是血瘀明显,还有的是肝郁脾虚。
病情的阶段也不同,是处于肝炎活动期,还是肝硬化期,用方都需要调整。
肝病调理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致的过程,合理运用疏肝、活血、健脾的方法,确实能为乙肝、肝硬化患者争取更多时间和更好的生活状态。
最后提醒:上文提到的方剂仅为思路参考,中医强调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用药须在专业中医师辨证指导下进行,不可私自用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