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炸!炸!”当地时间2025年11月8日凌晨到11月9日,乌克兰全国经历了俄乌战争中最惨的一天:乌克兰全境大停电,包括基辅市,哈尔科夫市等地区,全部停电,没有任何恢复的迹象。
由于乌克兰供电网被俄军大轰炸瘫痪,电力城际列车在半路抛锚,内燃机车把这列火车直接拉到了波尔塔瓦,可以说乌克兰当局很清楚,乌克兰各大城市的电力,一时半会,根本不可能恢复了,电力机车基本无法承担客运、货运和武器运输了。
![]()
前言:
乌克兰国家电力公司 8 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证实,受大规模空袭影响,多个州实施紧急停电,工业用户被强制限电,这已是 10 月以来俄军对乌能源基础设施发动的第九轮大规模袭击。

私营电力巨头 DTEK 的数据显示,全国输电网络损毁率超过 70%,波尔塔瓦州、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等关键输电枢纽被完全摧毁,修复人员抵达现场后发现,设备残骸中还残留着滑翔炸弹的弹片,这类武器曾创下飞行 75 公里精准命中目标的纪录。
截至 9 日中午,仅有第聂伯河右岸 9 座核反应堆仍在维持最低功率运行,成为支撑能源系统不彻底崩溃的最后支柱。
![]()
13 枚违禁导弹突袭
俄罗斯国防部 8 日通报确认,俄武装部队 7 日夜间至 8 日凌晨使用高精度武器对乌克兰军工企业及配套能源设施实施大规模打击,所有目标均被命中,此次行动中不仅动用了导弹和航空炸弹,还投入了大量无人攻击机。
据乌克兰空军和各级政府机构核查,俄军在此次袭击中发射的 13 枚导弹里,包含多枚曾受《中导条约》限制的陆基巡航导弹,这类射程介于 500 公里至 5500 公里的武器,自 2019 年条约失效后重新出现在战场。
![]()
更令人震惊的是俄军战术的系统性升级:第一轮由 “天竺葵” 无人机携带破片弹头实施突袭,专门针对能源设施的机油存储区域制造泄漏;第二轮则出动携带燃烧弹头的无人机跟进,点燃泄漏燃油造成二次破坏。
最后由 “伊斯坎德尔” 弹道导弹和 “匕首” 高超音速导弹发起精准攻坚,同步袭击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扎波罗热州等 3 个州的能源核心。
![]()
敖德萨地区能源企业负责人德米特罗・格里戈里耶夫透露,其管辖范围内已有 400 多台设备遭袭损毁,俄军有时会集中 20 架无人机攻击单个目标,务求彻底摧毁。米格 - 31I 战斗机发射的 “匕首” 导弹更是直接击中了日托米尔州奥泽尔诺耶机场的空军基地,该基地是乌军重要的后勤枢纽。
![]()
民生与交通停摆
电力瘫痪迅速引发连锁反应,基辅街头的红绿灯全部熄灭,车辆在黑暗中无序穿行,超市里的蜡烛、手电筒和小型发电机被抢购一空,民众排起长队等待限量供应的饮用水。
哈尔科夫一家医院的手术因突然停电被迫中断,医生只能依靠应急灯完成缝合操作,而重症监护室的呼吸机则紧急切换到备用电源,医院负责人坦言,柴油储备最多只能维持 3 天。
![]()
交通系统几乎陷入停摆,除了抛锚的城际列车,基辅地铁全线停运,原本依赖电力运行的供暖系统也全面中断,部分市民开始在阳台点燃木柴取暖,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烟雾。
苏梅州的村庄因道路被炸毁且缺乏电力照明,救援车辆夜间无法进入,志愿者只能通过无人机空投少量压缩饼干和药品,部分偏远地区已出现断粮迹象。
乌克兰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证实,负责 “提供天然气和供暖” 的工业设施在袭击中受损,这意味着即将到来的寒冬里,民众不仅要面对黑暗,还要承受严寒。
![]()
核打击警告升级
就在能源设施遭重创的同时,俄罗斯的战略警告也同步升级。此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已明确划出 “红线”,称若乌克兰使用西方提供的 “战斧” 等远程导弹袭击俄领土,将招致 “非常强烈甚至惊人的回应”。
俄罗斯军事专家伊戈尔・科罗特琴科进一步表示,若遭此类武器袭击,俄方可能采取任何报复措施,必要时 “毫不犹豫地使用核武器”。
![]()
这一警告并非空穴来风,随着西方对乌武器援助的讨论不断升级,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已证实,俄方正在密切分析局势变化,所有回应措施都是为维护自身国家利益。
乌克兰智库拉祖姆科夫中心专家弗拉基米尔・奥梅利琴科指出,俄军当前的空袭目标是沿第聂伯河切断全国电网,使乌东部陷入黑暗与寒冷,企图在明年 1 月让民众陷入绝境,从而向政府施压。
而乌克兰防空系统虽能拦截部分无人机,却难以应对高超音速导弹与滑翔炸弹的组合攻击,9 日当天就有 178 架无人机和 2 枚制导炸弹被俄方击落,但能源设施仍损失惨重。
![]()
结语
连续的导弹袭击与全境停电,将乌克兰推向了冲突以来最艰难的时刻,黑暗与严寒中的民众承受着生存考验,能源设施的损毁不仅影响日常生活,更直接冲击着前线后勤与社会运转。
俄军战术的升级与战略警告的强化,让局势充满更多不确定性,曾经受国际条约约束的武器重新登场,更凸显了冲突的残酷性。
![]()
无论局势如何发展,平民始终是最无辜的受害者,第聂伯河右岸的核反应堆仍在运转,却也时刻面临风险。国际社会的关注与介入能否推动局势降温,能否为受灾民众带来急需的援助,成为当下最紧迫的问题。
寒冬已至,唯有尽快恢复基本民生保障、重启对话协商,才能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看到希望,避免灾难进一步升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