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美国白宫突然宣布和马来西亚签了份带有“毒丸条款”的双边协定,条款里最惹眼的一条,就是要求马方配合美国对第三国实施经济制裁。
这种安排在东盟国家里不算头一个,越南、菲律宾早就“签过字”,但轮到马来西亚时,局势就变得微妙了,签个贸易协定,签着签着就成了地缘政治的棋子。
问题是,马来西亚的这步棋到底是经济上的妥协,还是地缘上的投靠?
![]()
“毒丸”落地,协定外表是生意,骨子是政治
这份协定最敏感的点就在第五条,它讲得很清楚,一旦美国启动对某第三国的经济制裁,马来西亚必须无条件同步执行。
以往双边协定里,这种安排都很少见。美国把这种条款嵌进协定,其实也就是把经济规则当成外交武器,表面上是“自由贸易”,实际是“选边站队”。
![]()
美国也给了甜头,协议里列了关税减免清单,平均有19%的商品关税可以下调。但这套“胡萝卜加大棒”的玩法,熟悉又经典。美国这种协定打法,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演到现在,换了场地,根本就没换剧本。
对美国来说,马来西亚这一步是“印太经济构建”的重要拼图。越南、菲律宾之后,马来西亚的加入,意味着东南亚第三个主要经济体“入局”。
![]()
换句话说,美国不光是想卖货,它更想定规则。而规则里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把“和谁做生意”变成“站在哪一边”。
马来西亚政府嘴上说主权,经济却实实在在受牵制
这次签协定之前,马国内部就已经乱成一锅粥,马哈蒂尔直接开炮,说这是“出卖国家主权”。不少反对派在国会里质问政府,是不是连外交底线都不要了。
![]()
现任总理安瓦尔的回应也不算强硬,他强调马来西亚“将继续捍卫主权”,但也承认,当前经济形势确实需要更深层次的外部合作。
现在的马来西亚每年对美出口占到总出口的近五分之一,电子产品尤其严重,几乎全部绑定美系供应链。
这几年,马来西亚靠着半导体、设备组装、棕榈油出口撑着GDP。尽管美国市场不是唯一,但也不是能轻易丢的。
![]()
更现实的是,美国在这次协定中承诺的投资额度高达700亿美元,涉及基础设施、能源、数字技术等多个领域。对一个中等收入国家来说,这种投资规模就是“压舱石”。
马来西亚国内其实并不全然支持这份协定,但在经济依赖越来越深、财政吃紧的背景下,政府的回旋空间其实很有限。
现在有超过六成民众担心协定会影响国家独立性,但也有超过一半的人支持优先发展对外贸易。
![]()
这就构成了一个现实困局,一边是主权焦虑,一边是生存压力。在这个夹缝里,马来西亚政府最终选择了先签再说。
东盟一体化的裂缝正在被撕开
马来西亚这次签约不只是自己的事,它对整个东盟的集体战略都有影响。东盟一向讲究“内部共识”,每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多少要考虑整体协调。但现在,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三个核心成员,已经和美国签了类似协定。
![]()
这种分化会直接削弱东盟在国际场合的谈判力,比如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谈判中,已经出现了一些成员“倾斜”的迹象。
尤其在涉及区域规则制定、数字经济标准、供应链合作等议题上,裂缝正在变大。
更微妙的是,东盟内部对华经济依赖程度并不一致,像柬埔寨、老挝、缅甸对中国的出口占比远高于对美,但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则逐渐向美欧靠拢。
![]()
这种“区域内分裂”正在腐蚀东盟作为统一经济体的底气,也在冲击中国与东盟之间原本稳定的合作节奏。
此外,这种个别国家“私签”带有战略色彩的协定,其实也给中国在区域内的多边合作设置了障碍,外交部的简报中也已经表达了对“域外力量破坏区域稳定”的关切。
![]()
“金砖梦”恐怕要先打个折
马来西亚原本正在推进加入金砖国家的相关准备,外交部文件显示,它早在2024年中就递交了初步意向书。但这份新协定的签署,很可能让这条路变得更加复杂。
金砖机制一向强调发展中国家自主、平等、互利的合作原则,而美国主导的协定模式则是以“规则绑定”取代“协商对等”。而成员国在协议义务上存在明显冲突的国家,将在入选过程中遭遇“政治障碍”。
![]()
更现实的问题是,美国的协议有“独占条款”,也就是如果马来西亚在其他多边机制中签署与协定相冲突的协议,可能触发“自动退出”或“关税惩罚”机制。
这就让马来西亚陷入了某种制度“锁仓”。一旦绑定美方规则,它在其他国际机制中就难以保持独立性。对马来西亚来说,这不只是政策选择问题,更是制度路径的提前定型。
中小国家的牌越打越少,区域平衡正在变味
![]()
马来西亚这次跟美国走得这么近,其实也不意外。看回过去十年,很多中小国家都面临同样的难题,全球合作在退潮,大国竞争在升温。在这种背景下,自主空间变成了奢侈品。
日本、韩国其实早就走过这条路,当年它们为了经济利益,在安全、技术、贸易上都绑了美国的线,他们表面上看是联盟,实际上很多时候都是听话。马来西亚现在的选择,几乎是和当时的他们一模一样。
![]()
未来的区域格局,可能会更加碎片化,美国通过协定布局经济规则,中国通过多边合作推进互联互通,东盟国家夹在中间,无非就剩下了选边和观望两种生存方式,但现在观望的空间也在一点点被压缩。
马来西亚这次的决定也许是短期权宜,但长期看,它已经悄悄改变了自己在区域博弈中的角色。从一个平衡者,慢慢滑向一个执行者。
信息来源: "未来将配合制裁?美国的附庸!”马来西亚政府回应:未损害主权 2025-11-04 15:53 观察者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