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总刷到“35岁程序员焦虑”,有人怕被优化,有人愁转型。但也见过身边前辈,过了35岁反而成了公司“香饽饽”,新项目组抢着要。
明明都是写代码,为啥有人越老越慌,有人越老越值钱?到底是技术栈够硬,还是有啥“隐藏技能”?
主题:什么样的程序员在35岁以后依然被公司抢着要?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7925439
【回答1】
技术过硬,能在公司带队,能独当一面的程序员,啥时候都会被公司抢着要。
身心也得健康,这个就不多说了,命都木有了,健康也没有,那自然没法混。
问题就是怎么才能当上这样的程序员。怎么搞技术,怎么搞为人处事,才能进化成这样的程序员呢?平时就带着这样的思考去工作吧。
努力做一个不可替代的人,自然也就不怕35岁还是45岁了。
【回答2】
不要有这种35岁被抢着要的想法,不可能的。
其实很多公司真正赚钱靠的不是技术,是业务,是资源,至于网络上讨论的各种高并发的解决方案等,只是少数几家公司再用,其余绝大部分公司根本不需要这些技术。
简单的说,我经历过tps1000左右的场景,真的就足够了,一家公司有这种场景,每年的盈利9位数,所以很多技术没有那个业务场景。
【回答3 】
表面上大龄程序员被卡的是年龄,实际上卡的是薪水。名义上是超过35的不要,实际上是公司不愿出老员工的薪水,不愿意消耗这份因为工龄堆起来的成本。年轻意味着便宜,好控制,对公司来说成本更低。
我原来上班那个电商公司,开发商城app时候,请了俩大牛坐镇,整了一段时间上线了,立马就给人劝退了,换了两个5000多的应届生负责运维,反正都开发完了,对吧。按照商人的思维,人工也是成本的一部分,要想获得更多利润,就要把成本降到最低,怎么省钱怎么来,能凑合尽量就凑合。干活嫌人少,吃饭嫌人多。打江山的时候需要你卖命,收果子的时候杀功臣。
正常来说,公司很多地方都缺人的。那为什么招不到人?因为只想招便宜又好用的人,现在的招聘心态就是捡漏心态,占便宜心态,能捡一个是一个,捡不着拉倒,让兄弟们加加班通通宵,人手不够凑一凑,万一发现用不了那么多人,那正好再去几个人头。
【回答4】
目前中国这个环境,貌似没有什么公司愿意要35岁以上程序员。
我写了20多年程序了,单片机、嵌入式、app软件、做网站都没问题,比普通的全栈还全栈,那又怎么样呢?我想换工作,我发现靠普通招聘网站投递简历根本行不通,人家hr看到超过35了,直接就不看了,我简历根本到不了技术部门。
想要别人抢你,你需要经营,经营自己,让更多人知道你是某方面的专家。
想要长久吃饭,你还需要选择行业,然后提高本行业的业务能力。比如我,上一份工作是做游戏模拟器,应聘的职位是c++,主要是控制运动平台做出相关运动以及使用restapi和前端通讯,还有protobuf和游戏通讯。竞争者都有cnc机床相关开发经验,我年龄劣势很大,最后是靠只有我一个人除了cnc,还懂unity和unreal,能指导游戏部门框架开发这个额外技能赢得了职位。
目前这份工作,vue+.net core做业务网站,极其平淡无奇,唯一让我入选的理由是我做过化工行业,对化工业务熟悉。
还有一种出路是做算法,不过那是另外一个行业,不是程序员了,顺便说一句,年纪大了之后,相同算法水平下,会用c++写算法的比只会用python写算法要更好找工作。
【回答5】
我37,算是35岁以后的程序员。最近一次跳槽是34岁,当时一个月面4家,拿了3个薪资不等的程序员岗的offer,都是不996的外企,最低的年薪是50w。后面不想再继续面,所以选择了其中一家。
我说说看我在工作习惯和职业素养。
负责任,我说的负责任不是说往自己身上大包大揽,那叫老好人,也不是天天没事加班演给老板看,那叫奋斗逼。负责任是说给你指派的任务,你要保质保量认真按时完成,这是最基本要求。在你做的过程中,你要考虑有没有什么风险?对别人有没有影响?能不能把公用部分抽出来造个轮子?如果是作为别人的上游,对别人来说是不是好用?代码是不是简洁干净?有没有可以写成配置的hard code?
技术过硬,技术过硬≠对API熟悉,你用过这个框架,那个框架,熟悉这个配置,熟悉那个配置,这不叫技术好,这叫对框架熟,最多只能叫做API调用师而不是软件工程师。技术过硬是指对技术在实际业务模型下的应用能力,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有时候在做一个功能或者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有很多种选择,你是否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让你选择解决方案?还是你仅仅知道一个唯一的解决方案?如果你现在有很多方法,你是否能找到最优解?
当你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你的思路是否能支持你一步一步找到root cause?要花多少时间?找到以后你能不能有办法解决掉?
沟通能力,沟通能力不是说找产品找经理吵架的能力。沟通能力有三层意思:第一、讲述一件事情或者描述一个物体要有条理,有逻辑,能用清楚的语言描述对象。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技术人员习惯用技术语言去跟其他领域的人沟通,暂且不谈语言条理和逻辑,这种沟通大多是无效的,因为鸡同鸭讲怎么可能有效率?所以引出第二条:要学会抽象和归纳。第二、抽象和归纳,在跟人沟通过程中,讲一件事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一会描述细节,一会又概括描述。特别是技术人员在跟其他人沟通时,要把技术概念抽象出来,并且概括提炼你要说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让对方快速理解你要表达的东西,如果涉及到细节,你再深入那个点展开来谈。第三、要学会跟你的上级即时沟通状态,特别是那种需要相对长期时间完成的任务,尽量在一些关键的点汇报自己的情况,让对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做到哪里,还有什么剩下的,有没有什么问题,有没有风险,需不需要帮助等等。
千万不要闷头在那做,一做好多天啥也不说,结果一开会一问这也是问题那也是问题,要么就是明明自己觉得有问题的东西不尽早沟通,一直拖,拖到最后实在干不了给上级一个惊喜。
学习能力自己保持学习习惯,很多人认为年纪大了学不过年轻人,我不是很懂这个逻辑,你说年纪大了家里事情多,没年轻人有时间那我还是能理解,你说学不过年轻人我真的不同意,况且多少年轻人也没拿时间出来学习啊,王者吃鸡抖音小姐姐多香是不是?我大概每天保持学习2小时以上,主要是对新技术的学习和刷算法题。手游不碰,抖音不碰,碎片时间(比如马桶上)刷刷微博知乎。我明显感觉到最近这些年,精力,智力,思维,工作能力自从读书考试那会以来又达到了一个巅峰状态,工作上代码写的得心应手,学习东西快(所以我不知道有些人说三十多的人学习能力不如年轻人的结论是怎么得来的),理解能力强,刷算法时思维比以前还要敏捷。
不敢说公司抢着要把,但是至少我能说我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起码35岁被裁什么的在我这不存在的。就算是被裁,出去重新找个工作不就好了,还能涨涨薪水。
以上。
想象一下:你在国内花 10 块拿货,在海外能卖 X 美金,这就是跨境电商,不是噱头,是趋势。
出海有35倍理论,国外用户付费率比国内多5倍,汇率有7倍的差距,5*7=35倍红利。
我们做了6个店,每月营收都在高速增长;合作伙伴一个员工负责十几个店单人单月营收十几万,关键利润率在30-50%+。
出海跨境,做了,你才知道世界有多大。
我最近在做这个项目,如果你想了解怎么入局、怎么找货、怎么赚美刀,加我注里微信,通过后回复关键字【跨境】,给你发资料。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