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宠物医师网编委会
点击阅读作者更多临床文献
![]()
导语
警钟!狂犬病例数在连续下降16年后首次反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英文周报》最新发布的《数据监测:中国狂犬病病例数的流行病学和时空聚类分析(2005~2024)》显示,2024年我国狂犬病报告病例数达到167例,比2023年的122例上升了36.9%。
这一反转趋势打破了我国自2006年实施综合防控以来的持续下降态势,值得每一位宠物医疗从业者高度关注。
一、反弹背后的多重因素
一方面随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狐狸、豺、浣熊、獾等食肉目动物在郊区和农村地区重现,它们可能携带狂犬病毒,并通过咬伤流浪犬形成“野生动物—流浪犬—家养犬—人”的传播链条。
另一方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英文周报》指出,95.9%的病例发生在省际边界地区、山区及农村,历史高流行且病例减少进展较慢的区域。河南省成为2024年病例数最多的省份,省内的社旗县更是连续20年报告病例。
![]()
二、“疫苗犹豫”现象蔓延
令人担忧的是,“疫苗犹豫”现象已从人医领域向兽医领域渗透。临床工作中,您是否也经常遇到这样的主人:
“我家猫从来不出门,不用打疫苗吧?”
“去年打过了,今年还需要打吗?”
“狂犬疫苗会不会对宠物有副作用?”
这些疑虑直接反映在数据上:据《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2024年狂犬疫苗的接种率较2023年的27.4%略有下降,占比为25.8%。更细致的数据显示,2024年犬用疫苗覆盖率达61.4%,而猫用疫苗则下降至38.6%。这一数据不仅反映出宠物主人在疫苗接种行为上存在物种差异,也暴露出在猫狂犬病防控上的薄弱环节。
![]()
三、狂犬病核心知识更新
1.狂犬病病原体
狂犬病是由弹状病毒科Lyssavirus属的病毒引起的。在全球范围内,狂犬病病毒是该属最重要的成员。狂犬病病毒以其神经系统症状而闻名,是最为人所知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尽管可以预防,但仍在全球导致人类和动物死亡。
![]()
2.临床表现分期
前驱期(1-3天):细微行为改变,如友好动物变得退缩或警觉动物变得亲和
兴奋期(1-7天):典型的“狂躁型”表现,恐水、攻击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麻痹期(2-4天):进行性麻痹,最终因呼吸衰竭死亡
3.典型表现
狂犬病的临床体征具有提示性,但很少具有确定性。所有物种的狂犬病动物通常都表现出典型的 CNS 紊乱迹象,物种间差异很小。
行为变化可能包括:突发性厌食、忧虑或紧张的体征、兴奋性、过度兴奋(包括异常勃起)。受影响的动物可能会寻求独处。共济失调、发音改变和气质改变是明显的。可能会发展出不寻常的攻击性。通常,患有狂犬病的野生动物可能会失去对人类的恐惧,通常可能会观察到夜行性物种在白天四处游荡。
人或动物被咬后,如果没有立即施行预防措施,一般约在14-90天后开始发病,也可能潜伏长达一年或一年以上,潜伏期中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也不具传染性。
狂犬病检测阳性宿主的临床症状描述
![]()
4.疫苗选择与接种程序
使用农业部批准的灭活疫苗
犬猫首免:3月龄以上接种第一剂
加强免疫:每年一次
抗体保护期:绝大多数动物接种后免疫力可持续至少3年,但国内仍建议年度加强
临床中应向猫主强调:室内猫同样需要接种;猫感染狂犬病后更具隐蔽性,常表现为躲藏、攻击性增强。
![]()
5.临床接种注意事项
接种前进行健康评估,发热、患病动物应暂缓接种
严格按说明书保存和使用疫苗
每次接种后完整填写疫苗本,确保信息可追溯
观察动物30分钟后方可离开,预防急性过敏反应
四、宠物医生的责任与应对
对于宠物医疗行业而言,此次狂犬病数量反弹提示我们在宠物免疫、养宠规范教育和基层服务覆盖等方面仍存在系统短板。
随着“疫苗犹豫”现象蔓延,我们需要巩固对兽用疫苗的信心。从专业角度向宠物主人解释疫苗的安全性和必要性,提供准确的科学信息,帮助主人做出明智决定。每一次疫苗接种,都是对公共卫生安全网络的加固。
强调猫也必需接种狂犬疫苗的理念。许多猫主认为室内猫不会感染狂犬病,这是严重的认知误区。数据表明,猫用疫苗接种率下降,我们需要向主人解释,即使是完全室内的猫也可能通过意外外出或接触携带病毒的其他动物而暴露。
![]()
小结
狂犬病病例数在16年连续下降后的反弹,是一次具有警示意义的公共卫生事件。它不代表防控体系的失效,也不应引发过度恐慌,但却清晰指出:在接近消除目标的阶段,任何松懈都可能使成果受损。
![]()

转发给同行,然后点击【在看】叭~
扫码投稿
合作转载联系

云讲堂
官网
注:本站信息仅供兽医专业人士参考,可为动物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思路,但不构成直接医疗指导。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对此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
1点学苑
![]()
立即点击图片预约课程吧
![]()
点击图片了解课程详情
实操课程介绍
点击图片了解课程详情
狂犬病(Rabies)
对弓形虫的恐惧真的是正确的吗?
浅谈犬和猫的弓形虫病
本文只是冰山一角!想了解更多专业分析?我们已整理在【宠物医师网】
“今天怎么没看到宠物医师网的科普?”
只需3秒完成星标设置,
就能第一时间收到专业知识和在线提醒啦!
【设置指南】
1️⃣点击"宠物医师网"公众号
2️⃣点击右上角【···】
3️⃣选择【设为星标】点亮小星星
编 辑 | Quinn
审 核 | 郭羽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