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宁芝 实习生 罗语熙
提到艾滋病,许多人仍会本能地回避。然而,在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吴奇的眼中,这不仅是一个医学课题,也是一个社会课题,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正带领团队主动迎接这个挑战:为HIV感染者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心血管疾病防治和健康管理服务。
“得益于抗病毒治疗的飞速发展,HIV感染已从一种致命性疾病转变为可长期管理的慢性病。”吴奇指出,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感染者能够拥有接近正常人的寿命和生活质量。“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心血管疾病正成为影响HIV感染者长期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威胁。”
![]()
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吴奇
疾病现状:
男性50岁及以上感染者增加
据统计,截至2022年,男性50岁及以上感染者的比例已增至44.39%。吴奇指出,虽然具体年份的全国性数据未完全更新,但综合参考资料分析,当前50岁以上感染者占比可能已接近或超过50%,这一现象与老年群体防艾意识薄弱、安全性行为措施不足等因素密切相关。这意味着超过半数的新增感染者在确诊时即已进入或接近心血管疾病高发年龄。
然而,目前针对合并HIV感染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依然采用“专病专科”诊疗模式。患者心血管相关的高危因素防控以及相关疾病的诊疗,主要由区域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或具有HIV诊疗资质的综合医院感染科来完成相关工作。“这样的模式,一方面缺少心血管专业规范的管理与诊疗,另一方面对于合并较为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还需要在不同的医院或不同的科室之间辗转。”他表示,“这一模式导致就诊流程繁琐、信息沟通不畅、用药协调困难,心血管风险的早期筛查与系统干预严重不足。这种诊疗服务的碎片化,已成为制约提升HIV感染者长期健康水平的瓶颈。”
![]()
吴奇
主动挑战:
为HIV感染者护航
大量研究证实,相较于普通人群,HIV感染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高。吴奇主任解释道,这一风险的升高,是多重因素复杂交织的结果,HIV病毒会引起体内长期的慢性炎症,就像让血管一直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更容易老化和受损。如果再叠加上高血压、高血脂这类常见的风险因素,对心血管的压力就会成倍增加。
“此外,心血管疾病的管理对于保障长期健康至关重要,而对于HIV感染者而言,其管理尤为复杂。常规心血管药物可能与抗病毒治疗方案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影响,或加重肝肾负担,因此用药需极其审慎。”吴奇主任说,为此,416医院心血管内科联合感染科,设立了专门的解决方案,致力于为HIV感染人群提供全面、专业的心血管健康管理。
![]()
手术中
他介绍,目前,医院心血管内科已成功为来自省内外的HIV感染者开展了包括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冠心病介入治疗(PCI)、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等多种心血管介入手术。“针对HIV感染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独特性与复杂性,我们整合心内科与感染科优势资源,建立了覆盖全周期的一站式诊疗体系。”
这一体系具有四大核心优势,第一,规范基础诊疗。416医院是成都成华区HIV感染者的定点收治医院,其感染科能为患者提供规范的HIV治疗与长期随访服务。第二,系统风险评估。对HIV感染者进行系统性、专业化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识别高危因素。第三,精准个体化治疗。针对高血压、血脂异常、血糖异常、慢性炎症等关键风险因素,制定符合HIV感染者特点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兼顾心血管获益与用药安全。第四,长期随访与科研支持。通过系统的长期随访,持续监测,规范及优化治疗方案,保证治疗效果同时结合临床科研,不断探索更优的治疗策略。
“如今,HIV已经是可控的慢性病,患者不仅能活得更长,还能活得更好。”吴奇主任自信地说,“我们将通过专业的医疗服务,系统性地降低HIV感染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为他们的长期健康与生命质量提供坚实的专业保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