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疫苗界大革新:新技术、新突破、新疫苗、新应用

0
分享至

摘要:过去十年,生物技术的爆发式发展彻底改变了疫苗研发的游戏规则。从 mRNA 疫苗的快速普及,到无需打针的免疫方式,再到能精准激活免疫反应的新型佐剂,一系列创新让疫苗变得更安全、更有效、更易获取。本文将用通俗的语言,带你看懂 mRNA、DNA、病毒样颗粒等 7 大新型疫苗平台,解锁无针接种、缓慢释放抗原等黑科技,揭秘疫苗如何一步步进化到 “量身定制” 的新时代,为应对现有和新发传染病提供更强大的武器。


一、疫苗进化史:从 “传统款” 到 “高科技款” 的跨越

疫苗绝对是人类对抗传染病的 “超级武器”。从最早用减毒天花病毒研发的疫苗,到后来的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这些传统疫苗帮我们挡住了麻疹、乙肝等无数病原体的侵袭。但它们也有 “短板”—— 对老年人、免疫缺陷人群的保护效果不够理想,而且像艾滋病、丙肝、肺结核这些 “顽固分子”,至今还没有有效的疫苗对付。

直到近十年,基因工程、纳米技术、合成生物学等多学科技术的交叉融合,催生了新一代疫苗技术。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间,mRNA 疫苗仅用数月就完成了从研发到上市的全过程,直接开启了疫苗研发的 “快车道”,也让更多人见识到了生物技术的强大威力。如今,除了 mRNA 疫苗,DNA 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等多个新型平台纷纷崛起,疫苗研发正式进入 “精准化、多元化” 的新时代。

二、7 大新型疫苗平台:各有神通的 “免疫战士”

不同的疫苗平台,就像不同类型的 “武器装备”,各自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作战方式。下面这张图清晰展示了它们的核心构造(图 1),而它们的具体 “本领”,我们一一拆解:


图 1. 新型疫苗平台示意图1. mRNA 疫苗:灵活应变的 “快速反应部队”

mRNA 疫苗的核心逻辑很简单:把编码病毒抗原(比如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的 mRNA,用脂质纳米颗粒包裹后送入人体,让细胞自己 “生产” 抗原,从而激活免疫反应。这种设计让它具备了两大优势:研发速度极快,只要拿到病毒基因序列就能快速设计;而且能同时激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防护更全面。

但它也有小缺点:免疫力会随时间减弱,需要打加强针;对老年人等高危人群的保护效果稍弱,还可能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不过科学家已经研发出 “自我复制型 mRNA 疫苗”(srRNA)来弥补这些不足,它能在细胞内自我扩增,用更低的剂量就能实现更持久的防护,目前已有两款在印度和日本获批上市。

2. DNA 疫苗:稳定可靠的 “潜力股”

DNA 疫苗和 mRNA 疫苗原理类似,但它用的是质粒 DNA。它的最大优点是稳定性强,不需要冷链运输,生产工艺也相对简单,还能同时表达多个抗原。不过早期的 “裸 DNA 疫苗” 免疫原性太低,现在通过病毒载体、电穿孔等递送技术,再加上 CpG 等佐剂的辅助,免疫效果已经大幅提升。

新冠疫情期间,印度批准了全球首款用于人类的 DNA 疫苗 ZyCovD,临床试验显示其 efficacy 达到 66.6%。未来,随着质粒设计和递送技术的优化,DNA 疫苗有望在更多传染病防控中发挥作用。

3. 病毒样颗粒(VLP)疫苗:“以假乱真” 的免疫激活剂

病毒样颗粒疫苗是个 “模仿高手”—— 它由病毒的结构蛋白自我组装而成,外形和真正的病毒几乎一样,但没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所以完全没有致病性。这种 “以假乱真” 的设计让它能强烈激活免疫反应,而且安全性经过了长期验证。

我们熟悉的乙肝疫苗、HPV 疫苗都是 VLP 疫苗的成功案例。现在,针对新冠、流感、埃博拉等病毒的新型 VLP 疫苗,也在临床试验中稳步推进。

4. 病毒载体疫苗:借力打力的 “运输车”

病毒载体疫苗就像一辆 “改造过的运输车”:把病毒的致病基因去掉,再装入目标抗原的基因序列,让它带着抗原基因进入人体细胞,表达出抗原后激活免疫。根据能否复制,它分为复制型、复制缺陷型和单周期型三类。

新冠疫情中,腺病毒载体疫苗大规模应用,但也出现了罕见的血栓等不良反应。科学家正在通过更换病毒血清型、改造衣壳等方式优化设计,降低风险的同时提升免疫效果。

5-7. 细菌载体、噬菌体、MAPS 疫苗:小众但实用的新选择

除了上面几种主流平台,还有几个 “小众选手” 也表现亮眼:细菌载体疫苗利用减毒的细菌作为载体,能同时激活黏膜免疫和全身免疫;噬菌体疫苗则借助感染细菌的病毒来递送抗原,安全性好、成本低;MAPS 疫苗通过生物素和抗生物素蛋白的高亲和力结合,组装成多抗原复合物,能诱导更广泛的免疫反应,目前针对肺炎球菌的 MAPS 疫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

这 7 大平台的核心特点,用下面的表格就能快速看懂(表 1):

表 1. 新型疫苗平台核心信息汇总


三、疫苗递送黑科技:告别针头和冷链不是梦

传统疫苗大多需要肌肉注射,不仅疼,还得由专业人员操作,冷链运输更是让它难以到达偏远地区。现在,生物技术正在解决这些 “痛点”,带来两种革命性的递送方式:

1. 无针接种:皮肤和黏膜也能当 “免疫靶点”

经皮免疫是把疫苗递送到皮肤的表皮层,通过激活皮肤里的免疫细胞来产生保护。目前常用的技术有微针贴片、超声导入、电穿孔等,不用打针,操作简单,还能提高疫苗接种率。比如流感疫苗的经皮递送已经在研究中,未来可能实现 “自己贴一贴就完成接种”。

黏膜免疫则是通过鼻腔、口腔、肺部等黏膜途径接种,特别适合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比如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吸入式流感疫苗已经在使用,它们能在病原体入侵的 “第一道防线” 建立免疫屏障,防护更直接。不过黏膜疫苗面临着抗原易降解、缺乏有效佐剂等问题,目前针对新冠、肺炎球菌的新型黏膜疫苗还在研发中。

2. 缓慢释放:让免疫反应更持久

对于艾滋病等快速变异的病原体,传统疫苗的 “一次性给药” 很难诱导出足够强的免疫反应。科学家研发出 “缓慢释放抗原” 技术,用渗透压泵、可降解生物材料等载体,让疫苗在几周内持续释放抗原,从而增强抗体的亲和力和记忆性。动物实验显示,这种方式能显著提升对艾滋病抗原的免疫反应,为研发难治性疾病疫苗提供了新思路。

四、佐剂升级:给疫苗加个 “强力助推器”

佐剂就像是疫苗的 “战友”,能帮它更好地激活免疫反应。传统佐剂如铝盐,虽然安全,但只能增强抗体反应,对细胞免疫的作用有限。现在,科学家根据对先天免疫的理解,研发出了靶向Toll 样受体(TLR)的新型佐剂,不同佐剂的特点和作用可以通过表 2 清晰对比:

表2. 主流疫苗佐剂核心信息汇总


MPLA:是细菌脂多糖的 detoxified 衍生物,能平衡激活 Th1 和 Th2 免疫反应,毒性比原始脂多糖低 1000 倍;

CpG ODN:模拟细菌 DNA 序列,能强烈激活树突状细胞和 B 细胞,增强 Th1 免疫反应,已被用于乙肝疫苗 Heplisav-B,在 40-70 岁人群中表现出更优的免疫原性;

TLR7/8 激动剂:能诱导干扰素等细胞因子,抗病毒效果强,但容易被快速清除,目前通过脂质结合、纳米颗粒包裹等方式优化递送。

这些新型佐剂能精准调控免疫反应,让疫苗在更低剂量下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尤其适合免疫功能较弱的人群。

五、未来展望:疫苗将变得更精准、更普惠

虽然新型疫苗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突破,但仍面临一些挑战:mRNA 疫苗的免疫力衰减、病毒载体疫苗的安全性风险、黏膜疫苗的技术瓶颈等,都需要科学家继续攻克。

未来,理想的疫苗将是 “多技术融合” 的产物:可能采用 mRNA 或 DNA 平台,搭配新型佐剂,通过无针方式递送,实现 “一针见效、长期防护”。同时,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疫苗也将实现 “个性化定制”,根据不同人群的免疫状况调整配方,让老年人、免疫缺陷者等高危群体也能获得足够的保护。

更重要的是,这些技术的普及需要解决公平性问题。只有让冷链无关、操作简便的疫苗走进偏远地区,让发展中国家也能共享技术成果,才能真正构建起全球免疫屏障,从容应对未来的疫情挑战。

生物技术正在赋予疫苗全新的生命力,从研发、生产到递送的每一个环节都在革新。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再也不用为打针发愁,不用为疫苗过期担忧,各种传染病都能被这些 “高科技武器” 轻松抵御 —— 这就是生物技术带给人类的免疫希望。

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生物制品圈小编,符合条件者即可加入

生物制品微信群!

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cbplib@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不本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025年,丧葬抚恤金提高了,退休人员总共能有几万元?

2025年,丧葬抚恤金提高了,退休人员总共能有几万元?

巢客HOME
2025-10-28 06:25:04
刘若英懵了!爷爷凭《沉默的荣耀》爆火,这波祖上荣光藏多少硬气

刘若英懵了!爷爷凭《沉默的荣耀》爆火,这波祖上荣光藏多少硬气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03 11:42:09
“老破小”正在成为租金下跌的“重灾区”

“老破小”正在成为租金下跌的“重灾区”

蓝鲸新闻
2025-11-12 09:48:07
曾医生的睡裙,好看在哪里

曾医生的睡裙,好看在哪里

大张的自留地
2025-11-11 14:16:34
这个特大城市,扩容了

这个特大城市,扩容了

国民经略
2025-11-12 11:51:01
记者实探西安8岁女孩的家:小屋窗户没玻璃,邻居经常投喂称她“很聪明”,听到上学后激动大喊

记者实探西安8岁女孩的家:小屋窗户没玻璃,邻居经常投喂称她“很聪明”,听到上学后激动大喊

极目新闻
2025-11-12 21:15:38
这下出名了!全网都知道了娃哈哈新任总经理许思敏,竟是1994年的

这下出名了!全网都知道了娃哈哈新任总经理许思敏,竟是1994年的

乐悠悠娱乐
2025-10-12 11:46:18
正在被饿死的县医院们

正在被饿死的县医院们

医脉圈
2025-11-12 12:14:28
梅毒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再次强调:宁可看电影,也别做这4事

梅毒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再次强调:宁可看电影,也别做这4事

泠泠说史
2025-11-12 15:30:50
秦岚真是梦中情姐

秦岚真是梦中情姐

叨叨话影
2025-11-13 00:56:28
王家卫录音风波再升级! 袁立全平台喊冤,这下轮到张国立慌了

王家卫录音风波再升级! 袁立全平台喊冤,这下轮到张国立慌了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13 03:23:41
副院长和眼科医生事件后续:网传眼科医生被“撤职留岗”,父亲发声引争议

副院长和眼科医生事件后续:网传眼科医生被“撤职留岗”,父亲发声引争议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11-12 12:39:45
11月12日,瓜迪奥拉离任倒计时,曼城王朝或将落幕?

11月12日,瓜迪奥拉离任倒计时,曼城王朝或将落幕?

林子说事
2025-11-12 12:37:55
“一觉醒来,大学变高中了”,当本升高成为现实,大学生天都塌了

“一觉醒来,大学变高中了”,当本升高成为现实,大学生天都塌了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12 20:05:44
中国人均存款刚“出炉”,全国近5亿户家庭,存款50万的有多少?

中国人均存款刚“出炉”,全国近5亿户家庭,存款50万的有多少?

平说财经
2025-10-27 17:56:40
尴尬!查尔斯一旦离世,卡米拉不再是王后,还得向夏洛特公主行礼

尴尬!查尔斯一旦离世,卡米拉不再是王后,还得向夏洛特公主行礼

白露文娱志
2025-10-13 14:49:57
54岁突然发现,许多中产家庭渐渐穷回去了,以下两个征兆,要警惕

54岁突然发现,许多中产家庭渐渐穷回去了,以下两个征兆,要警惕

雪雪呀
2025-08-11 08:41:29
中国首例「5胞胎」现状曝光:个个年满20岁,父亲过劳去世,如今现状却让人唏嘘

中国首例「5胞胎」现状曝光:个个年满20岁,父亲过劳去世,如今现状却让人唏嘘

麦子熟了
2025-11-11 21:45:07
1亿工程款主人是谁?民企指河南一官员妹妹为“李鬼”

1亿工程款主人是谁?民企指河南一官员妹妹为“李鬼”

法治边角料
2025-11-12 22:28:23
菲律宾前总统成“世界第一巨贪”,家藏数吨黄金,拖垮国家经济

菲律宾前总统成“世界第一巨贪”,家藏数吨黄金,拖垮国家经济

三石记
2025-11-04 19:23:14
2025-11-13 04:56:49
药时空 incentive-icons
药时空
生物制药行业相关资讯
2882文章数 10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男子打92岁母亲 邻居:老人4女1子 打人者为小儿子

头条要闻

男子打92岁母亲 邻居:老人4女1子 打人者为小儿子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段永平最新访谈:聊企业经营 投资理念

科技要闻

前阿里人亲述: “经济上行”期双11什么样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房产
时尚
数码
手机
旅游

房产要闻

海垦城建·鹿城壹号品牌发布会暨美学示范区璀璨启幕

女人年纪大了也不必慌,掌握这3个穿衣技巧,优雅体面极了

数码要闻

京东11.11办公平板成交额同比增150% 游戏平板表现亮眼

手机要闻

TOP5厂商齐推双2亿像素:华为、小米、OPPO、vivo、荣耀!

旅游要闻

638栋楼的灯光秀,与滕王阁的千年对话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