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光|金店打工人的真实困境:当黄金卖不动了,我们该何去何从?】
"姐妹,我真的快撑不下去了。"凌晨一点,闺蜜小夏发来这条消息时,我正对着电脑加班。她已经在市中心那家老字号金店干了五年,从柜台销售做到店长助理,可最近几个月的遭遇,让她第一次萌生了转行的念头。
一、销冠的"至暗时刻":从月入过万到底薪维生
![]()
小夏的手机相册里存着张泛黄的工作照:2019年春节前夕,店里挤满抢购金饰的顾客,她举着计算器在人群中穿梭,胸前的"销售冠军"绶带闪闪发亮。那时候她每月提成能拿两万多,逢年过节还要给老顾客发红包感谢。
"现在整个商场冷清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上周陪她值班,我亲眼见证了这种反差。下午三点,偌大的展厅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暖光灯打在玻璃柜里的金饰上,折射出冷清的光。小夏机械地擦拭着柜台,突然指着监控屏幕说:"你看,整层楼就我们店门口有脚印——还是早上保洁阿姨拖地留下的。"
翻开她的工作本,上个月业绩栏赫然写着"0单",这个月直到20号,记录仍是空白。曾经引以为傲的客户名单,如今大部分都标注着"已转线上购买"。更扎心的是,有位老阿姨进店转了一圈,举着手机说:"闺女,我在直播间看到同款才899/克,你们这要1098?"
二、价格迷雾:当黄金变成"奢侈品"
"现在买黄金就像拆盲盒。"小夏苦笑着给我算账:国际金价918元/克时,她们门店售价1098元/克,每克加价180元。而银行渠道的投资金条只加15元手续费,电商直播间更是打出"工费全免"的口号。
这种价差背后,是实体店难以承受的重压。房租每年涨8%,10个销售员的底薪就要4万,再加上装修折旧、安保费用……"上周总部开会,说要把展柜里的古法金换成K金,因为库存积压太严重。"她翻出手机里的调货单,那些曾经的主打款现在都被贴上了"特价处理"的标签。
更致命的是新规冲击。上个月市场监管局严查"标价不规范",要求必须明示工费和克重。这本是好事,却让很多中小金店现了原形。"有家店被查出用'一口价'隐瞒实际克重,直接被吊销执照。"小夏说现在每天晨会,店长都要反复强调"合规话术",但顾客根本不买账。
三、裁员潮下的生存焦虑
上周三去接她下班,看到店门口贴着"招聘珠宝顾问"的海报。我正要调侃,她却红着眼圈说:"这是第三批裁员了,原来10个人的团队,现在只剩6个。"更讽刺的是,新招的实习生底薪比五年前还低200元。
深夜的商场后巷,几个被裁的销售员在抽烟。穿粉色制服的女孩抽着电子烟说:"我房贷每月8000,现在底薪才3500,昨天把美甲店的工作也辞了,准备去送外卖。"另一个男孩接话:"我表弟在抖音卖黄金,上个月赚了五万多,你说我们是不是选错行了?"
小夏翻着手机里的招聘软件,教师资格证培训、咖啡师考证、新媒体运营课程……她的收藏夹里塞满了转型攻略。"昨天店长找我谈话,说如果这个月再不开单,可能要去仓库当理货员。"她扯了扯起球的毛衣袖口,"五年前入职时,这件制服还是新的。"
四、破局之路:在寒冬中寻找光亮
当然也不是全无希望。小夏发现,虽然传统金饰卖不动,但定制婚戒、古法传承系列这些个性化产品仍有市场。上周有对新人花两万八定制了刻有双方指纹的对戒,这个单子让她拿到了久违的提成。
"其实顾客要的不是便宜,是透明。"她给我看手机里的对比图:某直播间999元的"足金吊坠",实际含金量只有90%;而她们门店的检测报告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但谁愿意花时间听你解释这些呢?"
离开时,小夏从柜台底下摸出个丝绒盒子,里面是枚磨旧的转运珠。"这是我入职第一年卖出的第一件商品,顾客说想传给女儿当嫁妆。"她把珠子放在我手心,"你说,黄金真的失去光芒了吗?还是我们被时代的浪潮抛下了?"
夜色中,商场的霓虹灯在玻璃幕墙上流淌。我忽然想起她朋友圈那句签名:"做自己的光"。或许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束光——可能是转行的勇气,是坚守的信念,亦或是像这颗转运珠一样,在岁月长河里始终温润的微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