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苦要坚强,再累自己扛(看哭多少人)——那些藏在眼泪里的生命力量
作者:刘修银
![]()
“再苦要坚强,再累自己扛”,这十个字,没有激昂的语调,却像一把钝刀,轻轻划在每个在生活里挣扎的人心上;又像一碗热汤,在寒夜里悄悄暖了那些独行的人。我们总以为人生该是繁花似锦,却忘了它本就是一场在泥泞中跋涉的旅程——有人在风雨里弄丢了伞,便缩在角落哭泣;有人却把外套裹紧,咬着牙一步步走向前方。那些让我们看哭的故事,从来不是因为有多悲惨,而是因为在那些故事里,我们看见了自己:看见了深夜里独自舔舐伤口的自己,看见了跌倒后爬起来拍掉尘土的自己,看见了明明很累却还笑着说“我没事”的自己。
![]()
古之孤勇:于绝境中筑梦,于寒夜里点灯
在历史的长河里,有太多人用一生的孤勇,诠释了“坚强”与“担当”的重量。他们曾身陷绝境,曾被命运反复碾压,却始终把眼泪藏在心底,把责任扛在肩上,用双手在废墟里筑起了不朽的丰碑。
司马迁:以血泪著史,以孤勇传世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写下这句话时,或许正坐在阴暗的牢房里,借着微弱的光,一笔一划地刻着那些跨越千年的故事。他出身史官世家,自幼便跟着父亲读遍群书,心中早已埋下了著一部“通古今之变”的史书的种子。可命运的狂风,却在他最接近梦想时骤然袭来。
天汉二年,李陵兵败投降匈奴,满朝文武皆声讨李陵,唯有司马迁站出来为他辩解——他说李陵以五千步兵对抗数万匈奴,虽败犹荣。这句话,像一根刺,扎进了汉武帝的心里。盛怒之下,司马迁被处以宫刑。
宫刑,在那个“士可杀不可辱”的时代,是比死亡更可怕的惩罚。它不仅摧毁了人的身体,更碾碎了读书人的尊严。司马迁曾无数次想过一死了之,可每当他想起父亲临终前攥着他的手,断断续续地说“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每当他看到案头堆积如山的史料,那些他走访名山大川、寻访故老乡亲才搜集来的文字,他就把刚到眼眶的眼泪硬生生憋了回去。
他开始在牢房里写作。没有纸笔,他就向狱卒求来粗糙的竹简和笔墨;没有光亮,他就借着窗外透进来的月光;没有亲人陪伴,没有朋友慰藉,只有冰冷的墙壁和无尽的孤独。那些日子里,他忍受着身体的剧痛,承受着旁人的嘲讽,把所有的委屈、痛苦、不甘,都化作了笔下的文字。他写帝王将相的兴衰,写英雄豪杰的悲壮,也写市井小民的悲欢——那些文字里,藏着他的血泪,藏着他的坚守,更藏着他对生命最深刻的理解。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当《史记》的最后一个字落下时,司马迁或许早已两鬓斑白,或许早已身心俱疲,但他知道,他没有辜负父亲的嘱托,没有辜负自己的一生。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不仅是中国史学的巅峰之作,更是一个人用生命书写的孤勇传奇。他让我们明白:再深的苦难,只要心中有光,就能咬牙挺过;再重的负担,只要肩上有责,就能独自扛起。
李清照:从云端跌落,于乱世寻魂
提起李清照,我们总会想起“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婉约,想起“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柔情。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宋代第一女词人的一生,曾从云端跌落泥潭,在乱世中独自扛起了所有的苦难。
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自幼便是“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的才女。她十八岁嫁给赵明诚,两人情投意合,共同收集金石书画,过着“赌书泼茶”的神仙日子。那时的她,是温室里的花朵,不知人间疾苦,写下的词句里,满是岁月静好。可靖康之变的炮火,却击碎了她所有的幸福。
金兵南下,北宋灭亡,李清照和赵明诚被迫南渡。一路上,他们收藏的金石书画被抢、被烧,几乎损失殆尽。更让她悲痛的是,不久后,赵明诚病逝,留下她一个人在乱世中孤苦无依。一夜之间,她从一位养尊处优的才女,变成了一个颠沛流离的寡妇。
南渡后的日子,是李清照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光。她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还要面对旁人的欺凌与算计。有人觊觎她残存的文物,有人嘲笑她“寡居无依”,有人甚至伪造书信陷害她。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她没有哭天抢地,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把所有的悲痛都藏进了词句里。她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字字铿锵,满是不屈;她写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道尽了孤苦,却也藏着一丝倔强。
她独自整理赵明诚留下的金石资料,耗费数年时间,完成了《金石录》的校勘与整理。这部书,不仅是对她与赵明诚爱情的纪念,更是她在苦难中坚守的证明。晚年的李清照,虽穷困潦倒,却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气节与才华。她用自己的坚强,在乱世中为自己撑起了一片天地;用自己的担当,守护了丈夫的遗愿,也守护了中国文化的一抹亮色。
李清照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再美的花朵,也会经历风雨;再顺的人生,也会遭遇坎坷。但只要心中有气节,有坚守,就算独自面对全世界的风雨,也能活得从容而坚定。
![]()
今之坚守:于磨难中奋起,于平凡中伟大
进入近现代,那些“再苦要坚强,再累自己扛”的故事,不再只属于名人志士,更属于无数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的普通人。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一生的坚守,书写了最动人的生命篇章。
张桂梅:大山里的“妈妈”,用生命点亮希望
在云南丽江的大山深处,有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她叫张桂梅。她没有儿女,却有上千个“女儿”;她没有家,却把一所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她的一生,都在做一件事——让大山里的女孩们走出大山。
张桂梅年轻时,曾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可命运却对她格外残忍:丈夫因病去世,她自己也患上了多种疾病,肺气肿、骨瘤、关节痛……每天,她都要靠吃药来缓解疼痛。可当她看到大山里的女孩们因为贫困而辍学,因为重男轻女而早早嫁人时,她的心像被针扎一样疼。
“我不能让这些女孩一辈子困在大山里。”这是张桂梅心里最坚定的信念。为了创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她开始四处奔波。她去企业求助,被人赶出来;她去街头募捐,被人当成骗子;她去政府部门反映情况,一次次被拒绝。在那些日子里,她白天四处奔走,晚上就住在简陋的出租屋里,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她的衣服磨破了,鞋子穿烂了,头发也白了,可她始终没有放弃。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终于成立了。这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专门招收大山里贫困家庭的女孩。学校成立后,张桂梅更是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孩子们身上。她每天早上五点起床,陪孩子们晨读;晚上十二点才睡觉,检查孩子们的宿舍。她患有严重的风湿,关节痛得走不了路,可她依然每天拄着拐杖,在校园里来回穿梭。
为了让孩子们能安心读书,张桂梅把自己的工资、奖金,甚至是社会各界捐赠的钱,都用来改善学校的条件和资助学生。她自己却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衣服是别人送的,饭菜是最简单的青菜豆腐。多年来,她没有给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甚至没有去医院好好治疗过自己的病。
在张桂梅的努力下,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升学率一年比一年高。十几年来,已有上千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出,考上了大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她们有的成了医生,有的成了教师,有的成了警察……而张桂梅,却因为长期劳累和病痛,身体越来越差。可当她看到孩子们一张张笑脸时,她总是笑着说:“我不后悔,只要孩子们能有出息,我做的一切都值得。”
张桂梅的故事,让无数人热泪盈眶。她用自己的坚强,对抗着命运的不公;用自己的担当,扛起了大山里女孩们的希望。她就像一盏灯,在黑暗的大山里,为孩子们照亮了前行的路。
吴锦泉:磨刀老人的“大爱”,用双手温暖人间
在江苏南通,有一位叫吴锦泉的老人。他是一名普通的磨刀匠,每天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走街串巷,靠磨刀为生。他的手上布满了老茧,脸上刻满了皱纹,生活过得极其清贫。可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却用自己微薄的收入,资助了无数需要帮助的人。
吴锦泉老人今年已经九十多岁了。他从十几岁就开始磨刀,这一磨,就是一辈子。他的收费很低,磨一把刀只收几块钱。每天,他都要磨几十把刀,才能赚到一点点钱。他省吃俭用,衣服穿了十几年都舍不得换,饭菜也是最简单的粗粮和咸菜。可他却把省下来的钱,一次次捐给了灾区,捐给了贫困学生,捐给了需要帮助的人。
2008年汶川地震,吴锦泉老人把自己攒了很久的1000元钱捐了出去。这1000元钱,是他磨了几百把刀才赚来的。2010年玉树地震,他又捐了3000元。2013年雅安地震,他捐了5000元。这些年来,他累计捐款已经超过了4万元。对于一位靠磨刀为生的老人来说,这4万元钱,是他一辈子的心血。
有人问他:“您自己日子过得这么苦,为什么还要捐这么多钱?”吴锦泉老人笑着说:“我虽然穷,但我身体好,能磨刀赚钱。那些灾区的人比我更苦,我能帮一点是一点。”他的话很朴实,却像一股暖流,温暖了所有人的心。
除了捐款,吴锦泉老人还经常帮助身边的人。邻居家的孩子生病了,他会主动送去医药费;社区里的老人需要帮忙,他会随叫随到。他用自己的双手,不仅磨出了生活的希望,更磨出了人间的大爱。
吴锦泉老人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让无数人热泪盈眶。他用自己的坚强,面对生活的清贫;用自己的担当,扛起了对社会的责任。他让我们明白:平凡的人,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微薄的力量,也能汇聚成温暖人间的大爱。
![]()
你我之辈:于烟火中挣扎,于困境中前行
其实,“再苦要坚强,再累自己扛”的故事,从来不是只属于历史和远方,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发生在你我身上。我们或许没有司马迁的忍辱负重,没有张桂梅的伟大无私,没有吴锦泉的大爱无疆,但我们都在自己的生活里,默默承受着属于自己的苦难与疲惫。
你或许是一位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每天早上,你要挤最早的地铁去上班;晚上,你要加班到深夜才能回家。你租住在狭小的出租屋里,吃着最便宜的外卖,看着银行卡里微薄的余额,心里充满了迷茫和焦虑。你想过放弃,想过回到家乡,可每当你想起父母期盼的眼神,想起自己曾经的梦想,你就把眼泪擦干,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你或许是一位为人父母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你每天要努力工作,赚钱养家;要照顾年迈的父母,陪他们去医院看病;要辅导孩子的功课,关心他们的成长。你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每天都觉得身心俱疲。你想过歇一歇,可每当你看到父母欣慰的笑容,看到孩子快乐的脸庞,你就把疲惫藏在心底,告诉自己:“我不能倒下,我要为他们撑起一片天。”
你或许是一位坚守在岗位上的普通人。你可能是一名医生,在手术台上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累得站都站不稳;你可能是一名护士,每天要照顾无数的病人,忍受着病人的误解和抱怨;你可能是一名消防员,在火灾现场冲锋陷阵,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他人。你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苦和累,可你始终没有放弃,因为你知道,这是你的责任,你的担当。
我们都在自己的生活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受着不同的苦难与疲惫。我们会在深夜里独自崩溃,会在无人的角落里偷偷哭泣,会在压力大的时候想要放弃。可哭过之后,我们依然会爬起来,整理好自己的情绪,继续面对生活的挑战。因为我们知道,没有人能够替我们承受苦难,没有人能够替我们承担责任,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走出困境,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再苦要坚强,再累自己扛”,这句话不是让我们硬扛所有的苦难,不是让我们拒绝所有的帮助,而是让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一份坚强的意志;在承受疲惫时,保持一份担当的精神。它让我们明白:人生路上,所有的苦难与疲惫,都将成为我们成长的垫脚石;所有的坚持与坚守,都将化作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
笔者感悟:愿你我皆能向阳而生
“再苦要坚强,再累自己扛”,这十二个字,是对生活的敬畏,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期盼。它告诉我们: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没有白受的苦,每一次苦难都将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那些让我们看哭的故事,那些藏在眼泪里的坚强与担当,都在告诉我们:生活或许很苦,但我们不能认输;日子或许很累,但我们不能放弃。愿你在面对困难时,能想起那些在苦难中坚守的人,想起他们的坚强与担当;愿你在承受疲惫时,能给自己一点勇气,告诉自己:“我可以,我能行”;愿你在无人陪伴的日子里,能学会与自己相处,与生活和解。
愿你我都能在苦难中成长,在坚守中绽放;愿你我都能把“再苦要坚强,再累自己扛”这句话刻在心里,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愿你我都能在风雨过后,遇见彩虹;在黑暗过后,看见黎明。愿我们都能向阳而生,温暖前行。
![]()
作者简介:刘修银,系《中国作家网注册会员》;《中国诗词网注册会员》;巜今日头条》首创作者;菁英荟播商文化传媒公司合伙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