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盗防国博”这句玩笑话,你听过吗?
国博作为国家级平台,不少重量级藏品确实来自地方支援,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哪些省份的“镇馆之宝”如今常驻北京。
河南、陕西和湖南是文物“输出”大省,比如河南安阳出土的后母戊鼎,早已成为国博的明星展品;陕西的利簋,因刻有武王伐纣的铭文,成为青铜器断代的关键证据;而湖南的四羊方尊真品也陈列在国博,湖南本地展出的是复制品。
![]()
这些文物在地方时,是当地历史文化的核心符号,云南的滇王金印是古滇国存在的铁证;四川的东汉击鼓说唱俑,生动记录了蜀地悠久的曲艺传统;山东的蛋壳黑陶杯,则展现了龙山文化时期惊人的制陶技艺。
![]()
进京之后,这些文物被赋予了更宏大的意义,来自内蒙古的红山玉龙,不再只是草原文明的遗物,而被誉为“中华第一龙”,成为华夏图腾的早期代表;安徽出土的鄂君启节,也成为研究战国时期交通与贸易制度的重要实物。
![]()
这种文物集中模式也引发不少讨论,每次国博直播,总能看到网友刷“还我大鼎”,地方博物馆也并非完全被动,湖北就凭借保护需要,将越王勾践剑留在省博,陕西也只借出少量兵马俑,完整军阵仍留本地。
![]()
还有些文物被“分居”两地,比如河南的莲鹤方壶和杜岭方鼎,都是一件在河南博物院,一件在国博,新疆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真品在新疆,国博展复制品,但归属权仍常被热议。
![]()
把顶级文物集中到国家平台,确实有助于整体展现中华文明脉络,也能获得更专业的保护与研究资源,但对地方而言,文物回归原出土地,显然更能增强本地的文化认同,也让历史叙事更有现场感。
![]()
了解了事情之后,网友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作为一个河南人,心情挺复杂的,去国博看到后母戊鼎,骄傲是真骄傲,但一想到它在安阳只是个复制品,又觉得空落落的,好东西进了京,感觉就跟自己家没啥关系了,只能隔着屏幕看。”
“陕西这次做得对!兵马俑要是全借走了,西安还剩啥?支持地方硬气一点,核心宝贝必须留住,文化传承不能只靠一个北京,根脉在地方。”
“集中保护有集中保护的好处,很多地方条件有限,万一损坏了更是千古罪人,但在国博展出,影响力确实大,能让全世界一次看全中华文明的精华,这是个两难问题,没有完美方案。”
“原来博物馆之间也有这么多’套路‘啊,湖北博物馆那个理由真是绝了!看来借文物也是个技术活,不是上面一句话就能调走的。”
“最可惜的是成对的文物被分开,像莲鹤方壶,生生拆散,感觉故事都不完整了,希望以后能多搞搞数字展映,让国博的宝贝能“云回家”,也算一种弥补。”
你怎么看文物“进京”这个现象?你觉得顶级国宝是放在国博好,还是回到地方好?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