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尹同跃的 “快慢哲学”:智驾求稳,智舱争先靠谱吗?
乌镇互联网大会上,奇瑞董事长尹同跃的一句话戳中了不少车友的心:“智驾上宁愿别人跑前面也不敢争先,但智舱必须冲第一”。作为常年泡车圈的人,倒觉得这不是保守,更像传统车企摸透行业逻辑后的清醒选择。
![]()
先说说智驾 “不敢跑前面” 的底层逻辑,核心就俩字:安全。最近某新势力智驾系统在无保护左转时撞上行人的案例还没凉,虽然车企强调 “用户未接管”,但消费者心里的顾虑已经埋下。智驾不是堆激光雷达和算力就完事,城市道路的突发情况、极端天气的识别偏差,哪怕万分之一的失误,对车企就是灭顶之灾。
![]()
更关键的是责任界定至今模糊。去年某车企智驾事故后,车企和车主就 “系统是否该担责” 拉锯了半年,最终也没明确说法。奇瑞作为有 30 多年积淀的传统车企,用户基本盘里有大量看重 “稳妥” 的家庭用户,冒进搞智驾万一出问题,砸的是几十年攒下的口碑。反观新势力,靠智驾 “出圈” 是生存刚需,即便有风险也得冲,两者处境本就不同。
![]()
再看智舱 “要跑前面” 的底气,这步棋其实很聪明。智舱是用户每天都要打交道的地方:导航卡不卡、语音响应快不快、座椅按摩够不够舒服,这些体验直接决定买车时的好感度。而且智舱的试错成本极低,就算车机偶尔卡顿,升级系统就能解决,不会涉及安全风险。
从行业现状看,智舱的 “内卷” 早就白热化。理想 L9 的双 8155 芯片、小鹏 G9 的全场景语音,都是靠智舱抓牢了用户。奇瑞最近也有动作,新上市的星途瑶光 C-DM 搭载的雄狮智舱 8.0,支持四音区语音交互,连后排小孩说 “打开天窗” 都能精准响应,中控屏还能和副驾娱乐屏无缝流转,这些配置确实摸到了主流高端水平。
![]()
这种 “快慢结合” 的策略,其实是传统车企的差异化打法。新势力把智驾当 “流量密码”,疯狂堆硬件拼参数,奇瑞却转头把资源砸进用户感知更强的智舱。毕竟对多数家庭用户来说,“语音控制空调比自动变道更实用” 的认知很普遍,抓准这个需求点,反而能在红海市场里找到突破口。
当然也得客观说,智驾的先发优势丢了确实可惜。现在华为 ADS、小鹏 XNGP 已经积累了超千万公里的路测数据,奇瑞再跟进时,可能要面对 “用户觉得‘落后一步’” 的尴尬。但换个角度,等行业技术更成熟、法规更明确后再发力,反而能避免走弯路。
![]()
说到底,尹同跃的发言本质是车企的 “风险权衡”。智驾是长期战,拼的是技术沉淀和生态完善;智舱是攻坚战,赢的是当下的用户体验。对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不管车企是 “冲” 还是 “稳”,最终能买到 “智舱用得爽、智驾足够安全” 的车,才是真的靠谱。
![]()
你选车时更看重智驾的先进度,还是智舱的体验感?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