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参加马拉松比赛,参赛包里总有一次性雨衣一件,不管天热还是天冷,都是"标配"。可最近几场马拉松赛事,这"标配"突然不见了!
比如2025天津马拉松、杭州马拉松都取消了一次性雨衣。
一时间,不少跑友直呼:"下雨天连件雨衣都不发,组委会也太寒酸了吧?"之所以一次性雨衣成了马拉松赛事的"标配",其实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
因为为了赶集结时间,不少选手都会早早来到赛场,天还不亮、气温又低,又不能穿太多,比赛服根本保温不到位,很容易感冒。
这时候,一件一次性雨衣充当"临时保温服",帮着保暖、护住肌肉状态,等开跑后一扔就扔了,方便又不占地儿。
可也正是这个"一扔",埋下了隐患。
开赛没多久,赛道上便被丢弃的雨衣覆盖,看着乱糟糟的不说,还容易缠住后面跑者的脚导致摔倒,影响赛事安全。
![]()
而且一次性雨衣大多是用pvc材质做的,很难降解,不环保,赛后工作人员还要花大量人力清理,增加了赛事成本。
以今年厦门马拉松为例,赛事组委会早早就告知不提供雨衣,呼吁跑友穿上自己身上的旧连帽衫保暖,厦门马拉松赛场内也有旧衣回收点,回收的衣服还将捐赠给有需要的人。
上海黄浦半程马拉松也是这样,赛前告知设置旧衣回收区,鼓励各位选手比赛当天穿上旧连帽衫,同时赛道沿线也特地设置了旧衣回收箱,旧衣服会被送到需要的地方。
这些赛事想表达的概念其实很简单:马拉松比赛不只是比赛,还有环保和社会责任。
![]()
不发雨衣也有争议。去年乌鲁木齐半程马拉松下起了大雪,天气非常寒冷,虽然组委会一再提醒不要乱扔雨衣,赛后赛道也很干净,但还是有不少跑友觉得,这么冷的天不发雨衣,组委会的预案没做好。
还有跑友表示,雨衣不贵,自己买也没那么麻烦,赛事方连这么点东西都省,真不贴心。
![]()
其实,国外的马拉松早就遇到过这个头疼事,也有不少成熟的做法。比如波士顿、纽约马拉松,都有分多枪起跑的,等一批人跑下来及时清理路面,不让雨衣遗留。
还有就是让参赛者自带旧衣服保暖,扔在终点后也都会统一回收捐赠。以前东京马拉松还在赛道中间设置过扔雨衣的垃圾箱,后来也取消了统一发放雨衣的举措。
对比下来,国内参赛者习惯穿赛事统一的参赛服,寒冷天气下对雨衣的需求更高,这也是很多赛事犹豫的原因。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分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