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打脸了?2015年专家预测:一旦开放二胎,中国新生人口将会激增

0
分享至

1

这反差实在令人震惊!

2

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正式落地,社会舆论一片沸腾,无数家庭对未来充满期待。



3

当时,多位人口学专家信心十足地断言,一旦生育限制解除,中国将迎来新一轮婴儿潮,新生儿数量将迅速攀升。

4

其中,中国人民大学翟振武教授更是作出惊人预测:未来四年累计出生人口或将突破1.6亿大关,年度出生峰值甚至可达4995万。



5

可现实真的如预期般发展了吗?

6

十年后的今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给出了明确答案:2024年全国新出生人口仅为954万人,而死亡人数高达1093万,人口总量连续第三年出现负增长。



7

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婴儿潮”,为何最终演变为如今的“婴儿荒”?当代年轻人又为何越来越不愿走进婚姻、迈入生育阶段?



8

预测和现实的区别

9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宣布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在这一历史性决策出台前,学术界与政府部门普遍对未来的生育趋势持积极态度。

10

翟振武教授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为基础,深入分析后指出,全国范围内具备生育二孩资格的夫妇总数高达9101万,其中城镇户籍家庭占相当大比例。



11

基于此数据,他敏锐判断,一旦政策放开,短期内将激发大量积压的生育需求,迎来显著的出生反弹。

12

他在核心期刊《人口研究》发表的研究论文中进一步细化预测模型:预计政策实施首年,全国出生人数将达到3540万。

13

到第三年,出生规模将进一步上升至4025万;即便第四年略有回落,仍将稳定在3540万左右的高位水平。照此推算,总和生育率有望冲击4至5之间的区间。



14

该观点一经发布便引发广泛关注,并迅速获得官方响应。彼时,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透露,仅单独二孩政策施行九个月,申报人数已超百万。

15

以此为参考,有关部门初步估算2015年后出生人口将迎来大幅跃升。然而,在这股乐观浪潮之中,蔡昉等17位学者却发出不同声音。



16

他们在联合撰写的报告中提出警告:若全面放开二孩,可能导致生育率飙升至4.4以上,每年新增新生儿接近4700万,从而给教育、医疗和社会资源带来巨大压力。

17

尽管两派观点存在分歧,但其共同前提均为“民众具有强烈生育意愿”。因此,争论并未持续太久,各方都将目光投向2016年的实际数据,等待事实验证。



18

2016年1月,全面二孩政策正式施行。最初的两年,统计数据似乎印证了专家们的乐观设想。

19

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达1786万,较2015年增加131万,二孩占比提升至45%;2017年出生人数仍维持在1723万的较高水平。

20

可惜的是,这场短暂的“生育回暖”未能延续势头,随后几年出生曲线急剧下滑,也让翟振武与蔡昉的观点高下立判。



21

进入2018年,新生儿数量骤降至1523万,比前一年减少近200万。

22

这一转折点让更多人意识到,我国生育形势远比预想中复杂严峻。自此之后,出生人口逐年走低,呈持续滑坡态势。



23

2019年为1465万,2020年跌至1202万,2021年为1062万,2022年956万,2023年进一步下滑至902万。

24

直到2024年,出生人数微弱回升至954万,但由于死亡人口首次突破千万大关,我国人口总量正式进入负增长时代,标志着人口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



25

为什么?

26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当年权威预测集体失准?

27

首先从人口基数来看,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总和生育率便持续走低,直接造成育龄女性总量不断萎缩。

28

截至2020年,处于20至35岁黄金生育年龄段的女性人数相比2010年减少了超过3000万,严重制约了整体生育潜力的释放。



29

同时,当代青年结婚年龄不断推迟。从2010年平均初婚年龄24.9岁,延后至2020年的28.7岁,许多女性直至30岁以后才组建家庭,生育窗口期明显缩短。

30

虽然调查数据显示,40岁以上仍有近半人群具备再生育能力,但高龄产妇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且主观生育意愿普遍偏低,难以形成有效补充。



31

经济负担沉重是阻碍生育的关键原因之一。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家庭支出便迅速攀升。

32

在全国范围内,0到3岁婴幼儿每年养育成本约为2至3万元;而在上海这类一线城市,年均开销高达9.6万元,涵盖奶粉、尿布、疫苗接种及早教课程等多项支出。



33

教育竞争日趋白热化,进一步加重家庭财务压力。在北京、上海等地,家庭教育投入可占家庭总收入的30%至50%,一套优质学区房的首付金额,几乎相当于一座三四线城市整套住房的价格。

34

若决定生育第二个孩子,往往需要置换更大面积的住宅,叠加房贷、车贷以及赡养四位老人的责任,多重压力交织之下,多数普通家庭只能望而却步,感叹“生得起,养不起”。



35

面对生育率长期低迷的局面,政策导向已不再局限于放宽生育数量限制,而是转向系统性支持家庭育儿。

36

2021年,“三孩政策”正式推出;到了2025年,国家层面启动大规模激励机制。

37

凡家中有3岁以下婴幼儿的家庭,每年可领取3600元专项补贴,相当于每月300元,基本能够覆盖奶粉、疫苗等基础育儿开支。



38

除了资金补助,国家还在休假制度与托育服务方面进行全方位优化。

39

目前多地已延长婚假周期,例如山西、甘肃等地婚假最长可达30天;产假统一延长至158天,并增设5至20天不等的育儿假期。



40

西藏地区对三孩家庭提供极为优渥的支持措施:产妇可享受长达一年半的带薪产假,期间工资全额发放。

41

湖北宜昌则要求企业为生育三孩的职工提供一年产假,男性陪产假也延长至30天,国有企业率先带头执行。

42

与此同时,国家正加速推进普惠性托育机构建设,并出台法规严禁职场中对育龄女性的就业歧视,旨在减轻父母育儿焦虑,让家庭更安心地迎接新生命。



43

结语

44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中国正在经历从依赖劳动力规模的“人口红利”向依靠人力素质提升的“人才红利”过渡的关键阶段。

45

要改善人口结构失衡问题,必须着力破解群众在育儿、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现实困境。

46

过去十年二孩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提升生育积极性的核心在于尊重个体选择权,真正降低养育成本。

47

唯有在政策扶持、公共服务与社会环境等多个维度协同发力,切实为生育家庭创造便利条件,我国人口发展才有可能走出低谷,迈向可持续的新阶段。



4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措手不及啊!郑州上午上课还好好的,班级群突发通知因疫情停课了

措手不及啊!郑州上午上课还好好的,班级群突发通知因疫情停课了

火山诗话
2025-11-11 18:38:11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部长赖歇举行视频会谈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部长赖歇举行视频会谈

界面新闻
2025-11-11 21:43:27
郝蕾疑炮轰白百何!白百何开撕高露内幕再被扒,网友喊话赶紧退圈

郝蕾疑炮轰白百何!白百何开撕高露内幕再被扒,网友喊话赶紧退圈

史意生活
2025-11-10 21:15:48
李连杰换零件了吗

李连杰换零件了吗

陈宜之
2025-11-12 00:00:04
全运会200米混合泳:小孩姐于子迪摘金,打破尘封13年亚洲纪录

全运会200米混合泳:小孩姐于子迪摘金,打破尘封13年亚洲纪录

全景体育V
2025-11-11 20:33:22
高市早苗:“我已经批评过他了!”

高市早苗:“我已经批评过他了!”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1 17:52:03
上海交大发现:不吃酱油和味精的人,血压马上就降低了?真的吗?

上海交大发现:不吃酱油和味精的人,血压马上就降低了?真的吗?

南权先生
2025-11-08 14:52:26
哈登都打成这样了快船还是赢不了,那么球队是真的出大问题了?

哈登都打成这样了快船还是赢不了,那么球队是真的出大问题了?

稻谷与小麦
2025-11-12 00:02:16
美防长:美军在东太平洋击沉两艘涉嫌“贩毒”船只 共致船上六人死亡 行动在特朗普指示下进行

美防长:美军在东太平洋击沉两艘涉嫌“贩毒”船只 共致船上六人死亡 行动在特朗普指示下进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10:23:31
巴基斯坦首都发生自杀式炸弹袭击致12死27伤,暂无中国公民伤亡

巴基斯坦首都发生自杀式炸弹袭击致12死27伤,暂无中国公民伤亡

界面新闻
2025-11-11 20:23:24
这一次当众落泪的陈芋汐,给全红婵提了个醒,原来周继红说的没错

这一次当众落泪的陈芋汐,给全红婵提了个醒,原来周继红说的没错

小鬼头体育
2025-11-08 01:47:10
从三航母到求职难:经济转型期的宏大叙事与个体困境

从三航母到求职难:经济转型期的宏大叙事与个体困境

流苏晚晴
2025-11-11 20:16:54
随着林诗栋4-0,全运会男单16强出炉,具体对阵如下,梁靖崑爆冷

随着林诗栋4-0,全运会男单16强出炉,具体对阵如下,梁靖崑爆冷

侃球熊弟
2025-11-11 18:37:54
日本软银以58.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其在英伟达的全部股份!

日本软银以58.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其在英伟达的全部股份!

AI商业论
2025-11-11 16:45:57
哈登尽力了!35+10+11难救主,快船惜败老鹰,替补奇兵轰8记三分

哈登尽力了!35+10+11难救主,快船惜败老鹰,替补奇兵轰8记三分

湖人崛起
2025-11-11 14:02:14
A股:全体股民要做好准备,主力已经不演了,周三,还有更大变盘

A股:全体股民要做好准备,主力已经不演了,周三,还有更大变盘

云鹏叙事
2025-11-12 00:00:03
华农27岁博士校园溺亡后续:父亲被安保抬出,姐姐怀孕6月哭晕

华农27岁博士校园溺亡后续:父亲被安保抬出,姐姐怀孕6月哭晕

180视角
2025-11-11 13:30:42
男人征服一个女人最高级的方式,不是天天联系,而是做到这四件事

男人征服一个女人最高级的方式,不是天天联系,而是做到这四件事

娱乐洞察点点
2025-10-20 02:54:57
湖南19岁男生和母亲新疆自驾游,父亲发现纸篓异物,崩溃了

湖南19岁男生和母亲新疆自驾游,父亲发现纸篓异物,崩溃了

纸鸢奇谭
2024-10-13 19:26:30
重大突破!中国造出全球首个新型反应堆,美西方研究60年没成功

重大突破!中国造出全球首个新型反应堆,美西方研究60年没成功

兵国大事
2025-11-11 17:50:05
2025-11-12 02:44:49
阅微札记 incentive-icons
阅微札记
晨起暮落,初心不改。
2581文章数 21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脾气暴躁的妈妈会毁了一个家庭吗?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房产
教育
亲子
时尚
本地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教育要闻

老师们不奢望减轻什么负担,只希望能实行8小时工作制!

亲子要闻

没人生娃了?上海一产科医生称:从一晚上8个剖腹产到现在1个没有

舒淇,东亚女孩的恨海情天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