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老表,以前是省财政厅的处长,由于他父母还在老家,每年他都要回来一两次。每次回来时,县里、镇里、村里的干部都要登门拜访,很是热闹。如今,他又被提拔成二级巡视员,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里混到了个排名第一的副局长,大家都说他这是副厅级的差事。元旦那会儿,老母亲身体不适,他回来匆匆小住两天。可这次,县里镇里的热闹不见了,只有村里书记和村长抽空去看了看。大家琢磨不透,按理说升官发财人气会更旺,咋还门庭冷清起来呢?
村里的老人们聚在小卖部闲聊,有人说:“以前他在财政厅,手里管着钱,县里要项目、镇里要拨款,都得求着他,能不热闹吗?”旁边有人接话:“可不是嘛,前几年镇里修公路,书记带着会计跑了三趟省城,最后还是他点头,资金才批下来。”还有人补充:“县里建文化广场,也是他帮着协调的专项资金,当时县长都亲自来家里坐了半个下午。”
村东头开饭馆的老板插了句:“现在他去了新闻出版广电局,管的是报纸、电视这些虚东西,跟县里镇里的实际工作不搭边了。”镇里退休的老民政干事刚好来买烟,听见这话接道:“没错,财政厅是实权部门,项目、资金都能说了算,现在这岗位看着级别高,其实没多少实际好处能给到基层。”
老表的堂弟在镇政府当临时工,私下跟人说:“我听办公室主任闲聊,说现在上头管得严,不准随意走访领导,尤其是跨部门的,怕被人说攀关系。”还有人听说,县里新上任的书记强调务实,不准干部搞迎来送往,专门开会提过,不准围着上级领导亲属转。
村里书记后来跟人解释:“这次他回来是私事,照顾老母亲,我们俩是本村人,去看看是情理。县里镇里的干部没来,一是知道他没空闲应酬,二是现在纪律严,怕惹人闲话。”村长也说:“前阵子镇里有人因为私下拜访省里干部,被人举报,还受了处分,现在没人敢冒这个险了。”
老表临走前,跟村里书记聊了几句,说自己现在的岗位主要管行业监管,跟地方财政、项目这些不沾边,基层干部没必要再来走动。有人碰巧听见,他还说现在单位查得严,回来探亲不想声张,免得给双方添麻烦。
同村在外省上班的年轻人说,他们单位里级别越高,越忌讳私下应酬,尤其是跨区域的,怕被人抓把柄。村里在外做工程的老板也说,现在想靠关系拿项目根本行不通,都得走正规流程,没必要再去巴结不分管相关工作的领导。
大家慢慢就想通了,不是老表的官不显眼,是岗位变了、规矩严了,基层干部也学精明了。以前是有求于人,现在没了直接利益关联,又怕违反纪律,自然就不凑这个热闹了。老表这次回来,没摆过一次酒,没见一个外单位的人,每天就在家陪着老母亲,倒比以前清净了不少。村里的人看在眼里,都说这样挺好,少了虚头巴脑的应酬,多了实实在在的孝心,这样的官才让人心里踏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