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别动不动黑清朝,真要比起来它比你想得硬多了

0
分享至

你看咱们现在的中国地图,是不是觉得特别大,特别完整?

可你要是倒回去几百年,没准这片土地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这事儿,咱们就得好好说道说道清朝那几位爷,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这哥仨,他们折腾出来的局面,才有了我们今天这块地盘。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都是一刀一枪,一砖一瓦给凿出来的。

一、康熙爷的眼光和手腕:给帝国打底子

那会儿,大概是十七世纪中期,天下刚定没多久,可不安生的事儿真不少。

南边儿有三股势力割据着,跟皇帝对着干;海那边儿,台湾郑家也自成一派,不服管;更麻烦的是西北边儿,准噶尔部就跟个大刺儿头似的,时不时地就来找茬。

这些事儿,哪个都可能把刚刚立足的大清朝给拆了架。

康熙帝,那时候还是个年轻皇帝,可他的本事大着呢。

他心里明镜儿似的,国家要想长久,就得先统一,先稳当。

“平三藩”:家里人先得团结



康熙十二年,吴三桂他们几家子造反了,清朝一下子就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境地。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这是要命的仗。

康熙帝不管身边多少人反对,他就认准了要打。

他没想着妥协,而是铁了心,把全国的兵都调动起来,跟三藩耗了整整八年。

这场仗,不仅看清兵的战斗力,更考验康熙帝这个人,到底有没有远见,能不能掌控大局。

最后,吴三桂死了,叛乱也平了,清朝这才算把南方彻底收归旗下,给后面统一全国打了个好底子。

“收台湾”:眼光要放到海上去

三藩的事儿一解决,康熙帝就把目光投向了大海,盯上了台湾。

那时候郑家在台湾盘踞好久了,成了清朝版图上的一块“缺口”。

康熙二十二年,康熙帝派施琅带兵过海,一下子就把台湾给收回来了。

这不光是让国家完整了,更是把台湾这块宝地,正式划到了咱们国家的版图里,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海洋领土。



“征准噶尔”:西北这块硬骨头得啃掉

准噶尔部,这帮子漠西蒙古人,势力可不小,老是给清朝的西北边境找麻烦。

康熙帝知道,只要准噶尔还在,西北就没个安宁日子。

他好几次亲自带着大军去打,运筹帷幄,指挥着清军跟准噶尔人拼命。

虽然中间过程挺曲折,困难重重,但康熙帝硬是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和打仗的高超本领,最后让准噶尔部低了头,这才把清朝在西北的地位给稳住了。

康熙帝干的这些事儿,可不是简单的打打杀杀,那都是为了国家统一的大战略。

他用汗水和鲜血,一点点地勾勒出了咱们现在中国版图的初步模样。

二、雍正爷的狠劲儿和内功:把国家治理得妥妥帖帖

康熙爷打下了江山,把架子搭好了,接下来就是雍正帝上场了。

这位爷,办事儿那叫一个雷厉风行,他把帝国的内部管理水平又提了一个档次。

他心里清楚,国家强大不光是地盘大,还得老百姓过得好,政府办事儿效率高。



“摊丁入亩”:给老百姓松绑的好政策

明朝末年开始,老百姓身上背着沉重的赋税和徭役,就跟两座大山似的。

雍正帝搞了个“摊丁入亩”的政策,就是把原来按人头收的丁税,算到田地里去收。

这样一来,那些没地或者地少的穷苦人家,负担就轻多了,人口也不再是收税的依据了。

这个改革,把老百姓种地的积极性给调动起来了,那些被压制了很久的底层社会,终于能喘口气了。

结果,人口蹭蹭地往上涨。

你想想,明末那会儿人口才不到两千万,到了清朝中期,一下子就突破了四亿,这可不是偶然的,是“粮食改革”和“税收改革”双管齐下的结果。

人口多了,到了清朝晚期,中国面对洋人欺负的时候,也有了“人海战术”的底气和资本。

“改土归流”:西南边疆的管法儿换了

咱们中国西南边儿,以前一直实行“土司制度”,就是当地的少数民族头领,世世代代管理自己的部落。

这种半独立的状态,对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可不利。



雍正帝就搞了个“改土归流”,把那些土司都废了,改派朝廷任命的官员去管理。

这样一来,西南边疆就彻底归中央政府直接管了。

这个改革不光是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控制,还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咱们今天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军机处”:政府办事儿的速度快得飞起

在行政管理这块,雍正帝弄了个“军机处”。

跟明朝内阁那些大臣们磨磨蹭蹭的毛病比起来,军机处那叫一个精干,一个高效。

它里头都是皇帝身边最信任的大臣,直接听皇帝的命令,专门处理重要的军国大事,做决策几乎不耽误时间。

在那个没有电话、电报的年代,军机处的设立,极大地提高了中央政府做决策和执行命令的效率,全国范围内调兵遣将、调运粮食这些大事,都能迅速有效地落实下去。

你看张廷玉这些军机大臣,能在权力顶峰的时候还能全身而退,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清朝前期这套制度,确实运转得挺稳当,挺成熟的。

雍正帝的这些改革,就像给帝国做了一场精准的手术,直接解决了国家的各种疑难杂症,让清朝在内部管理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后来的繁荣打下了牢靠的基础。

三、乾隆爷的扩张和巩固:把帝国推向顶峰



乾隆帝,那可是康雍乾盛世的集大成者,他把清朝的地盘和国力都推向了最高峰。

他在位的时候,进一步巩固了对边远地区的统治,把咱们现在中国的版图,基本上给定了型。

“定新疆”:西北这块地盘彻底安稳了

准噶尔部在康熙朝虽然被打败过,可它老是心不死,找机会就想闹事。

乾隆帝就继承了他爷爷的遗志,又派了大军去打,彻底把准噶尔部的叛乱给平息了,把新疆也收归清朝版图。

为了好好管理新疆,清朝还设立了伊犁将军,推行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让新疆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固西藏”:活佛这事儿朝廷也得说了算

在西藏那边,清朝通过设立驻藏大臣,还搞了个金瓶掣签制度,插手活佛转世这事儿,这样一来,中央政府对西藏事务的管理权就更牢固了。

这些举动,让西藏和中央政府的关系更紧密了,国家对西藏的主权也更坚固了。

“慑外蒙古”:边疆还得靠震慑来稳定

对外蒙古这事儿,乾隆帝通过政治上的拉拢、经济上的援助,再加上军事上的震慑,多管齐下,有效地控制住了外蒙古地区,让他们不敢轻易脱离中央的管辖。



乾隆帝干的这些军事和政治行动,最终让清朝的地盘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规模,也奠定了咱们现在中国版图的基本框架。

这些“打”出来的疆域,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那是三代皇帝,花了一百多年时间,不间断地努力才得来的。

四、文化这事儿:不光是八股文那么简单

说起清朝文化,很多人就觉得是不是只有“八股文”,好像没什么新意。

可这话说得太片面了。

清朝在文化上,也干了不少了不起的事儿。

《四库全书》:把中华文明都装进去了

清朝人编了本《四库全书》,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套丛书,从先秦到清初的各种书,都收录进去了,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保存,功劳那叫一个大。

这个大工程,不光说明清朝重视传统文化,也给后世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考据学和汉学复兴:学问做得特别细致和严谨

清朝学术圈里,流行起了考据学。



像戴震、阮元这些大学问家,专门研究古代文献,考证真假,纠正前人的错误,给咱们现代研究历史、语言这些学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们那种严谨治学的精神,到现在还让咱们佩服。

晚清的觉醒:开始琢磨着变了

就算到了清朝后期,面对洋人的冲击,也有一帮子有眼光的人,开始提倡“向洋人学习技术来使自己强大”的口号,推动了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

这些新思想的萌芽,恰恰说明了清朝文化不是死板的,它也有多元的一面,也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做了思想准备。

八股文确实是科举考试的产物,可它代表不了清朝文化的全部。

在这之外,清朝的文化领域,还是展现出了它独特的魅力和贡献的。

五、经济这块:那时候咱们可是世界第一

乾隆那会儿,中国的经济总量一度占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这在咱们今天看来,简直是难以想象的数字。

种地是根本:高产作物和精耕细作

多亏了玉米、番薯、土豆这些从美洲来的高产作物,再加上水利工程修得好,清朝种地的本事大大提高,解决了那么庞大人口的吃饭问题。



生意做得火:自己卖也往外卖

清朝国内市场大,商品经济很活跃,城市里的集市也特别多。

对外贸易这块,虽然有人说清朝“闭关锁国”,但康熙那会儿可是开放了四个港口做生意的,广州港的贸易量,一度能跟整个印度洋沿岸的总和比一比。

后来对外贸易萎缩了,更多的是洋人冲击下,咱们不得不往回缩,而不是清朝主动关门。

清朝经济的强大,为国家的运转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证明了它在特定历史时期,国力确实强盛。

六、慢慢就不行了:晚清的麻烦不是清朝的错

清朝最后之所以衰败,不是一下子就完蛋的,而是很多问题积攒久了,爆发出来的。

人口太多,地不够用了:人口老是涨,人跟地盘的矛盾就越来越尖锐,资源压力也越来越大。

打仗的家伙和技术都落后了:西方工业革命轰轰烈烈,清朝的武器装备和技术没能跟上,结果跟洋人一打仗就吃亏。

当官的也烂了:太平日子过久了,官僚队伍越来越腐败,朝廷的治理能力就大打折扣。

家里闹事儿,外面也来欺负:太平天国运动这些内部的叛乱,跟英法联军这些洋人的入侵,同时爆发,清朝最后就撑不住了。



可是,咱们不能把晚清的衰败,就直接说成是整个清朝都不行。

清朝前面两百年的辉煌成就,它在扩张疆域、增加人口、提高行政效率和传承文化上的贡献,那是铁打的事实,谁也否认不了。

那块辽阔的土地,是清朝留给咱们中华民族的宝贝。

咱们可以批评清朝的不足,可不能抹杀它对中国版图和民族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一个王朝,它把国家经营成那样,总有它值得说道的地方。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内马尔遭名宿怒批:“他简直是足球界的耻辱!”

内马尔遭名宿怒批:“他简直是足球界的耻辱!”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11 11:08:23
坑惨全家!沈伯洋搞台独,致家族崩塌!儿女留学被拒签,生意崩盘

坑惨全家!沈伯洋搞台独,致家族崩塌!儿女留学被拒签,生意崩盘

阿莱美食汇
2025-11-11 01:53:52
初三学生被霸凌者打断肋骨,母亲不去派出所,隔天校园来六辆商务车

初三学生被霸凌者打断肋骨,母亲不去派出所,隔天校园来六辆商务车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21 09:24:49
全运会最新金牌榜,江苏1日8金,金牌平广东,有人以个人身份夺牌

全运会最新金牌榜,江苏1日8金,金牌平广东,有人以个人身份夺牌

第五才子
2025-11-10 23:06:21
郑功成:应以逐步缩小养老金待遇差距为重要任务

郑功成:应以逐步缩小养老金待遇差距为重要任务

中国经营报
2025-11-10 09:03:17
中国向胡塞武装提供武器?美国要求立即停止,中方“拒绝”

中国向胡塞武装提供武器?美国要求立即停止,中方“拒绝”

历史求知所
2025-11-10 10:05:03
“空降”地方任职后,他任常务副省长!多个省级政府常务副职调整

“空降”地方任职后,他任常务副省长!多个省级政府常务副职调整

上观新闻
2025-11-10 11:29:14
退休人员注意!社保法或在2030年前进行重大修改,啥原因?来看看

退休人员注意!社保法或在2030年前进行重大修改,啥原因?来看看

社保小达人
2025-09-25 10:00:10
中国男同社交软件Blued全网下架,都是盈利不佳惹的祸?

中国男同社交软件Blued全网下架,都是盈利不佳惹的祸?

蓝鲨财经社
2025-11-10 15:51:37
副院长视频后续:眼科女主任很爱干净,沙发上铺了两张无菌床单

副院长视频后续:眼科女主任很爱干净,沙发上铺了两张无菌床单

鋭娱之乐
2025-11-07 15:50:06
眼科主任面带桃花:前一秒甜美养眼,后一秒大尺度画面太辣眼

眼科主任面带桃花:前一秒甜美养眼,后一秒大尺度画面太辣眼

公子麦少
2025-11-08 16:20:48
东契奇38+6+7打爆鱼腩!湖人强势反弹,悍将7抢断成联盟第一

东契奇38+6+7打爆鱼腩!湖人强势反弹,悍将7抢断成联盟第一

体坛小李
2025-11-11 11:03:09
谢什科官宣退出国家队,仍可能伤缺一个月!曼联弃儿寄望迎来转机

谢什科官宣退出国家队,仍可能伤缺一个月!曼联弃儿寄望迎来转机

罗米的曼联博客
2025-11-11 10:28:44
40岁师父和20岁女徒弟偷情:全过程披露,肮脏聊天曝光,原配发声

40岁师父和20岁女徒弟偷情:全过程披露,肮脏聊天曝光,原配发声

博士观察
2025-11-06 20:42:23
全红婵老家新房封顶引来大量无人机“围观”:全父表示无奈 村民称有噪音干扰

全红婵老家新房封顶引来大量无人机“围观”:全父表示无奈 村民称有噪音干扰

上游新闻
2025-11-10 17:13:05
数学,到底是人类的发现还是发明?看完之后你不会再纠结!

数学,到底是人类的发现还是发明?看完之后你不会再纠结!

宇宙时空
2025-11-06 09:02:26
异性之间一旦睡过了,就算做不了夫妻,这辈子也很难再忘记

异性之间一旦睡过了,就算做不了夫妻,这辈子也很难再忘记

加油丁小文
2025-10-25 09:00:10
副院长和女医生的瓜!祖雄兵是全村骄傲,曾琦还有一位鲜肉情人

副院长和女医生的瓜!祖雄兵是全村骄傲,曾琦还有一位鲜肉情人

叶公子
2025-11-09 20:33:57
高市早苗创了纪录

高市早苗创了纪录

牛弹琴
2025-11-11 07:47:45
印度首都汽车爆炸,至少10人丧生!事发著名景点附近,目击者:现场一片混乱

印度首都汽车爆炸,至少10人丧生!事发著名景点附近,目击者:现场一片混乱

上观新闻
2025-11-11 08:40:04
2025-11-11 11:23:00
黄丽搞笑小能手
黄丽搞笑小能手
笑了就关注呗
566文章数 1451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创了纪录 上台20天中方两次强烈抗议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创了纪录 上台20天中方两次强烈抗议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何超莲窦骁真的没离婚?

财经要闻

巴菲特谢幕信:感叹活到95岁是幸运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下一代丰田GR卡罗拉或搭全新2.0T四缸发动机

态度原创

健康
手机
本地
家居
公开课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手机要闻

国产手机进入万级大电池竞争时代:消息称10000mAh±电池顺利试模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家居要闻

四方食事 不过人间烟火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