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ymq120@yeah.net 对于来稿,默认为原创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护师 刘卉
脑出血、重症脑损伤、后颅窝病变、重症癫痫、格林-巴利综合征,这些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在造成严重脑损伤的过程中,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威胁到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当这些患者从神经重症中被解救回来,脱离呼吸机就变成了迈向康复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但这并非终点,需要我们继续用心守护这来之不易的“自由”。
一
什么时候可以撤机呢?
在考虑撤机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确保患者已具备脱离呼吸机支持的基本条件,达到以下条件才可以撤掉呼吸机。
l病因好转:严重的肺部感染、脑水肿等,已得到有效控制或明显改善。
l呼吸中枢正常:患者需具备自主呼吸的能力。医护人员会监测气道闭合压,反映呼吸中枢的驱动力,过高或过低都可能预示着撤机困难。
l循环功能正常:患者心率、血压稳定,没有活动性心肌缺血,并且不需要或仅需小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来维持血压。
l血气分析正常:氧合状态良好是关键。评估指标包括氧合指数大于150-200,呼气末正压小于等于5-8 cmH2O,并且血气酸碱度稳定在7.25以上。
l浅快呼吸指数:RSBI<80-105次/分钟/升,数值越低,表明患者呼吸越深缓有力,撤机成功率越高。
l疼痛评分:<3分,严重的疼痛会影响患者的呼吸模式和配合能力。
什么时候能撤机?
![]()
撤机之前还需要经历两次考试。
▪模拟考:三分钟自主呼吸实验
通过了初步评估,患者将进入一个短时间的模拟考——三分钟自主呼吸实验。这是一个快速筛查,旨在初步判断患者短时间脱离呼吸机支持的耐受能力。
这个实验通常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下进行,给予一个较低的压力支持,让患者在3到5分钟内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呼吸。在此期间,医护人员会严密监测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和指数。如果浅快呼吸指数能维持在105以下,且其他生命体征平稳,则初步的筛查就通过。
▪期末考:自主呼吸实验
通过了快速筛查,患者将迎来正式的大考——自主呼吸实验。这个过程持续时间更长,通常为30到120分钟,是对患者自主呼吸耐力的全面检验。
实验期间,患者将完全脱离呼吸机的辅助,通过连接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处的T型管自主呼吸,同时会给予高流量的湿化氧气以保护气道。医护团队会像考官一样,全方位监测各项考试成绩,包括:生命体征、呼吸参数、血气分析、意识状态等等,只有在整个SBT过程中,患者各项指标均表现稳定,没有出现呼吸窘迫的迹象,才能被认为是成功通过了这项终极考验,就可以准备进行撤机了。
二
撤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撤机并非一蹴而就。医护团队会逐步减少呼吸支持,从完全辅助的压力控制模式,逐渐过渡到能锻炼自主呼吸的压力支持模式,并最终通过自主呼吸试验,确保患者有能力独立呼吸再撤机。
气囊漏气试验,是拔管前最重要的测试实验。通过短暂地将气管插管的气囊放气,评估气体是否能从插管周围漏出。如果漏气量充足,说明喉部没有严重水肿,拔管后气道堵塞的风险较低。
对于插管时间较长或气囊漏气试验提示有水肿风险的患者,医护团队会适当使用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以有效预防和减轻拔管后可能出现的喉头水肿。拔除气管插管后,我们会立即为患者连接经鼻高流量氧疗。它能提供恒定的、加温加湿的高流量气体,保护气道黏膜,让患者感觉更舒适,有利于痰液稀释排出,有效降低拔管失败和再插管的风险。
三
为什么撤机不等于万事大吉?
撤机成功,意味着病情好转,但对于神经功能尚未完全恢复的患者,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1.神经重症患者常因意识水平下降、吞咽反射迟钝、咳嗽反射减弱,在撤机后依然容易出现痰液堵塞、误吸、肺不张甚至再次发生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2.长期佩戴呼吸机可能导致呼吸肌肉萎缩,自主呼吸的力量不足。我们的目标,是陪伴他们安全度过脱机→自主呼吸稳固→全面功能重建这个过程,切不可以半场开香槟。
四
关注下面这些“生命线”
1.呼吸频率:平稳,维持在 12-24 次/分钟。
2.脉搏氧饱和度:持续稳定在 95% 或以上。
3.血压与心率:在正常范围内平稳波动。
4.气道通畅:无明显的喉头痉挛水肿,听不到
连续的痰鸣音。
5.神经状态:没有谵妄以及意识淡漠,能
6.够配合睁眼。
7.握手等简单指令。
一旦出现呼吸急促费力、吸气时胸骨上窝及锁骨上窝凹陷(三凹征)、口唇发紫、大汗淋漓、意识水平再度下降等情况,请立即呼叫医护人员。
五
这些细节决定护理成败
▪体位管理:“姿势”的力量
首选半卧位:将床头抬高 30°- 45°,这个角度能有效减轻膈肌的压力负荷,利于肺部扩张,预防胃食管反流导致误吸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勤翻身拍背:每 2 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并配合使用振动排痰仪或手法叩击背部,手掌呈杯状,由下至上、由外向内,促进深部痰液松动排出。
▪气道护理:保障呼吸畅通
湿化与雾化:每日进行 4-6 次雾化吸入治疗,稀释粘稠痰液,保持气道黏膜湿润,让排痰更轻松。
精准吸痰:必要时才进行吸痰操作。务必遵守原则:吸痰管负压 <120 mmHg (16kPa),单次插入气道时间≤ 15 秒,两次吸痰间隔 >3 分钟,严防缺氧和黏膜损伤。
▪吞咽与营养:安全吃出抵抗力
拔管后切勿立即进食水。必须先由医护进行专业的吞咽功能筛查,如冰水试验、改良洼田饮水试验,评估通过后方可尝试经口进食。
阶梯式进食:食物质地严格遵循从稠到稀,从少到多的原则,即:稠糊状→半固体→软食→普通饮食。
安全用餐技巧:进食时采取坐位,头部微微前倾 30°(低头吞咽),每口≤ 5 毫升,确保充分咀嚼和吞咽。餐后需保持坐位至少 30 分钟。
保证能量供给:对于无法经口进食或进食不足者,需继续维持鼻饲或肠内营养,保证每日热量摄入 25-30 kcal/kg,蛋白质 1.2-1.5 g/kg,为康复提供充足养分。
▪呼吸康复:把呼吸肌练回来
第 1-3 天,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吸气时肚子鼓起)和缩唇呼吸(鼻子吸气,嘴唇呈吹口哨状缓慢呼气),进行胸廓扩张训练。
第 4-7 天,在基础之上,增加吹纸片、吹气球、使用压力呼气(PEP)训练器等练习。
第 2 周起,在病情允许下,逐步开展床旁踏车、床椅转移、室内步行等活动,实现心肺功能与全身机能的同步复苏。
▪心理与睡眠:安抚焦虑的心
撤机后患者可能出现恐慌、焦虑。亲人应多陪伴,鼓励其表达感受,可引导患者进行“4-7-8”深呼吸放松法(吸气4秒,屏气7秒,呼气8秒),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短效抗焦虑药物。
![]()
撤机,只是神经重症康复征途上的中场哨。后续细致的护理,才是决胜下半场的关键,是真正把呼吸自由交还给每一位神经重症后努力重生的患者。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