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风骨今犹在,科学立场照千秋——原武大校长刘道玉辞世,曾为转基因正名发声
2025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教育家、有机化学家,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2岁。这位被誉为“武大的蔡元培”的教育拓荒者,不仅以大刀阔斧的教改实践照亮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革新之路,更以科学家的理性与担当,在转基因争议沸沸扬扬之时挺身而出,发文力挺这一前沿农业技术,其科学精神与求真立场至今仍振聋发聩。
刘道玉的一生,始终与科学和教育紧密相连。作为有机化学专业出身的学者,他深耕金属有机化学领域,主持多项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发表近百篇学术论文,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性与技术革新的价值有着深刻认知 。而在教育领域,他38岁出任武汉大学校长,成为当时中国高校最年轻的校长,推行的学分制、转学制、导师制等一系列改革,拉开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序幕,让“自由探索、兼容并包”的学术风气在珞珈山蔚然成风。这样一位兼具学术深度与教育情怀的长者,在转基因技术遭遇非理性质疑时,自然选择以科学为依据,打破谣言的迷雾。
在转基因被部分人曲解为“生物武器”“健康杀手”的年代,诸多不实言论引发公众恐慌,阻碍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刘道玉基于自身的化学专业素养与对生命科学的深刻理解,撰文明确表达支持态度。他以严谨的逻辑驳斥“转基因作物是生物武器”的荒诞论调,指出农业转基因的核心是通过精准基因改良提升作物产量、增强抗逆性,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是解决粮食危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他强调每一个转基因品种都需经过长期安全性评价才能获批推广,全球数十亿人食用多年的安全记录,正是其安全性的有力佐证。这份发声无关私利,只为守护科学的尊严,引导公众理性看待新技术,尽显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刘道玉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从留苏期间因维护国家立场被驱逐,到文革后力推高考恢复与高教改革,再到晚年仍为教育创新与科学普及奔走,他始终坚守着“求真务实”的初心 。他力挺转基因的背后,是对科学规律的敬畏,是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关切,更是对无知偏见的勇敢回击。如今,这位教育界的拓荒者、科学界的守护者悄然离去,但他留下的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宝贵遗产,更有“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科学精神。
2025年11月11日,刘道玉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将在武昌殡仪馆举行,各界人士将送别这位“永远的校长”。当我们缅怀先生时,不仅要铭记他在教育领域的开拓之功,更要传承他坚守科学、破除谬误的勇气。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仍需跨越认知的鸿沟,而刘道玉先生的发声早已为我们指明方向——唯有相信科学、尊重规律,才能让新技术真正造福人类。
先生虽逝,风骨长存。珞珈山上的桃李芬芳,农业田里的技术革新,都将铭记这位老者的智慧与担当。愿先生的科学精神永续传承,愿更多人能循着他的足迹,以理性驱散偏见,以求真照亮前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