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非转基因小麦”?新疆面粉营销号的违法炒作该醒醒了
在自媒体营销的流量乱象中,名为“新疆面粉工厂直播”的营销号近期靠着一套歪理博眼球:一边喊着“不听砖家言,坚持老品种”,一边把“非转基因小麦”当作核心卖点大肆宣扬,还收获了1.7万点赞。看似坚守传统的宣传话术,实则是一场蓄意误导消费者的恶意炒作,更是触碰法律红线的违法营销行为。
![]()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铁证如山的事实:全球范围内并未大规模商业化种植转基因小麦,中国更是从未批准任何转基因小麦的商业化种植。根据我国监管规定,目前仅批准棉花、番木瓜等少数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小麦完全不在其列,市场上流通的小麦及面粉产品,本质上都是非转基因的。这意味着“新疆面粉”营销号反复强调的“非转基因”,根本不是什么独特优势,而是所有小麦制品的默认属性。就像商家宣传“饮用水不含砒霜”一样,用行业通用标准充当专属卖点,本质是利用消费者对转基因知识的信息差制造焦虑。
![]()
更关键的是,这种宣传已明确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法律规定,广告内容应当准确清楚,不得含有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消费者 。我国对“非转基因”标注有严格限制:仅对已批准商业化种植或进口的转基因作物及其加工品,允许标注相关信息;而对于小麦这类市场上不存在转基因产品的作物,标注“非转基因”会让消费者产生“该作物存在转基因与非转基因之分”的错误认知,属于典型的误导性宣传 。此前盒马鲜生就因宣传“非转基因稻米油”(我国无转基因稻米商业化种植)被罚款5万元,这一案例早已为市场主体敲响警钟,“新疆面粉”营销号的行为正是重蹈覆辙。
营销号的套路看似精明,实则漏洞百出。所谓“不听专家坚持老品种”,不过是故作特立独行的营销噱头——农业专家对小麦品种的改良建议,本质是为了提升产量、优化品质、增强抗逆性,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绝非推广转基因技术。而刻意把“老品种”与“非转基因”捆绑,无非是抓住部分消费者对转基因的莫名恐惧,用伪概念制造产品稀缺性,进而可能抬高售价收割智商税。那些点赞的1.7万网友,或许是出于对新疆农产品的信任,或许是被“坚守传统”的话术打动,却不知已沦为违法营销的流量推手。
自媒体营销不是法外之地,农产品宣传更该坚守真实底线。新疆面粉的优质口碑,源于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农户的匠心种植,而非营销号编造的虚假卖点。这种恶意炒作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更会透支新疆农产品的整体信誉。按照《广告法》相关规定,此类虚假或误导性宣传,可被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能吊销相关资质 。
面对这类营销乱象,消费者需擦亮双眼:遇到“非转基因小麦”“非转基因大米”这类宣传时,先明确其是否属于我国转基因作物目录范畴,避免被焦虑营销裹挟;监管部门更应主动亮剑,对这类恶意炒作、违法营销的账号依法查处,净化市场环境。而“新疆面粉”这类营销号也该明白,靠虚假卖点赚来的流量终究是镜花水月,唯有诚信经营、坚守品质,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别再用违法炒作消耗信任,否则终将为自己的投机取巧付出法律代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