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道玉校长
刘道玉校长1981年至1988年任武汉大学校长,被学生们冠以昵称“刘道”。
我不是武大学生,听闻刘道玉校长,是从后来的一系列报道:他的校长任命和免职,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是被仓促任命的最年轻的校长、也是在春节前三天被仓促免职的校长、他推进了一系列现代高校的教育制度和管理模式,如学分制、主辅修制、转学转专业制、插班生制、导师制、双学位制、校园讲座,等等。
所以,刘道玉校长是我们大家的校长,那个年代就是他当校长的年代。
老校友说:他就是大家心目中的一个大学校长,一种说不清的,就是应该是这个味道。
刘道玉先生在武汉大学校园里生活超过35年,其中7年任校长,在学校里没有留下任何题字、建筑冠名,甚至一度在武大校长名册里都无名。
而那个年代,就是可以有刘道玉校长这样的可以说“不”的校长的年代,就是可以有刘道玉校长这样的宁可免职也不低头的校长的年代。
就是那个味道的校长,就是那种氛围的年代,当年的大学学子,多少都有些感触。现在回味、回望,才觉甚是珍贵,可叹当时只道是寻常。
窦文涛回忆刘道玉校长说:毕业后才知道遇到一位好校长。
学分制,老师不准硬性点名,学生自由选择选修课,新闻系三年级就放出去实习,只要你回来考试,自己去查书,非常自由。伙食不好可以“造返”。
窦文涛说的这些“自由”,在我的大学生涯里,也有过一些,但多是学生大胆、老师不究,没有成为大学管理规范。
![]()
刘道玉校长
几十年了,至今还记得几件小事。
一件是我唯一险些挂科D史课。考试后,在校园里遇到课程老师,一位漂亮的年轻老太太,操着上海普通话,和我聊起挂科原因,具体到是哪道题扣了分、为什么扣。我年轻气盛,哐哐哐引经据典地讲出我论据来源是学校资料室里的正式出版的某篇期刊文献 。老师没有气恼,微笑着很包容地讲:你的那观点也有道理,但和教科书有差别,考试还是要“尊重”教科书啊,我好像看到老太太眼光里的丝丝狡黠。结局是这门课以60分勉强过关。现在看来,我们的校园生活还算比较自由。
另一件,一门延续两个学期的专业大课,授课的是位高度近视的老先生、专业组组长。有时会在课程开始之前点名,只要开讲正式课程,老先生就进入忘我状态。我常常坐在第一排,等着老先生点名或不点名,等到老先生开讲,说完当堂计划,转身写板书时,我就弯着腰悄悄溜出教室,跑到图书馆去看书。考试结束公布成绩,我竟然得了第一,老先生表扬说:认真听课就能考好成绩,全班哄堂大笑,有人偷偷说她总溜出去,也不知老先生是真没听见,还是听见了不理睬。反而是我再遇到这位老先生,总有些不好意思。
现在想起这些,忍俊不禁的同时,更感慨那个时代的校园教育氛围,和善、包容、自在、勤奋。
查资料“反驳”教科书、“逃课”泡图书馆的行为,让我受益匪浅。因为大学里的图书馆、资料室,选取的都是专业领域或前沿或经典的书籍资料,等于直接攫取了精华,免除自己盲人瞎马地摸索,这也契合刘道玉校长总结的“自学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刘道玉校长说,高等教育需要让受教育者选择自由地成长,而不是把他们当成一个原材料,自由是教育必须的前提。要,求学问而不是求学位;要,求好名声而不要求名号。
南方周末重发刘道玉老先生于2020年10月22日在南方周末发表的文章《大学究竟应该怎么上》里有谈到:
首先,淡化专业思想;大学是普通高等教育,想通过大学,实现学什么就做什么进而成就什么,是不可能的。成才之关键是找到自己真正的志趣,以其为使命而追求。志趣是从喜爱到兴趣再到志趣。
其次是不要看重课堂学习,要学会自学。自学是自己阅读、自己钻研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再次是不要看重分数,要最充分地利用学校的学习资源。图书、期刊、实验室、讲座等,最宝贵的则是真才实学的教授。
真可谓大医精诚,处方直指根本。从大学教育定位、学习方法、学习目标,精准痛击当下功利性、依赖性、短期性的大学教育现状,重塑大学教育之根本。
刘道玉先生之子刘维宁在悼念父亲的文章《我们应当怎样和历史对话》里说:他这一生,潮汐的高与低都经历过了,有了高低才有历史,不必过于萦怀。我只是隐隐的觉得,他的航道选对了,教育让他的生命在他的学生、爱戴者、崇拜者的身上延续,让他为声音没有成形的孩子对世界发声。等这些孩子成熟,可以和世界独立对话的时候,他就可以休息一下了。所以,我们应当通过教育和世界对话。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父亲的话,远远没有说完。以后我会慢慢替他说。让我们一起替他说。
易中天给老校长写了挽联:
天若有情,佛云不可说;人其无力,子曰如之何。
刘道玉校长自己说:我是一个求新、求变、求异的理想主义者。
这张照片,拍摄于广州某大学教室,教室里空无一人。刘道玉校长认为意味着“改革者,孤独者,踽踽独行在荆棘丛生峭壁的攀登者”。
![]()
在荆棘丛生峭壁的攀登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