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苏轼有四个最著名的弟子,号称“苏门四学士”,若按投入师门的时间顺序,大致为张耒、晁补之、秦观、黄庭坚。这四个人都很受苏轼赏识与提携,但如果从感情角度看,苏轼最心疼哪一个?非秦少游莫属。
秦观1049年12月出身于江苏高邮的一个书香门第,比苏轼小13岁,原字太虚,后在苏轼建议下改为“少游”,号邗沟居士、淮海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婉约派词宗。这个地位还是了不得的。
![]()
说起苏轼和秦观的交往,有传说秦观耍了一点小聪明。熙宁七年(1074)十月,苏轼自杭州调任密州,路经扬州时顺带玩了几天。有一天苏轼去一个寺庙,看到一首题壁诗,诗意和风格都非常像自己的诗,但不是自己作的,却又没有署名,不由得很吃惊很好奇。几天后苏轼来到高邮,见到老朋友孙觉,孙觉拿出当地青年秦观的几百首诗词给苏轼鉴赏。苏轼一看,叹息说:“在扬州寺庙里题壁的人,就是这位郎君吧?”
原来此时的秦观年方二十六岁,既没有功名,也没有多大的文名,他事先听说苏轼要路过扬州,就模仿苏轼的风格题诗寺壁,搞了一个摆拍,以期引起苏轼的注意。但我很好奇这个传说的真实性。如果真的如此,为什么苏轼当时就不见一下秦少游呢?而且这个做法似乎也不太符合秦观的性格。
历史上秦观第一次见到苏轼,是元丰元年(1078年)四月,秦观进京科考路过徐州,便前往拜见时任知州的苏轼。秦观呈诗给苏轼:“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苏轼答诗说:“故人坐上见君文,谓是古人吁莫测。新诗说尽万物情,硬黄小字临黄庭。”整首诗是夸奖秦观的诗词和书法。最后一句的意思是:你用硬黄纸(古代一种经过处理的珍贵纸)写下的小字,临摹《黄庭经》(古代著名书法帖),书法技艺精湛,颇具古韵,夸奖秦观的书法好。此处特别解释一下,免得大家以为和黄庭坚有啥关系,一毛钱关系没有。从此,秦观正式成为苏轼的弟子。
元丰二年(1079),苏轼自徐州调任湖州,路经高邮时见秦观,带着他一起赴任。一路上两人同游惠山、松江,作诗唱和,兴致甚浓。到达湖州后,秦观还随着苏轼游览了当地的名胜,耍了好几天,才前往越中探亲。
不料分手不到两月,苏轼就遭遇了乌台诗案,被捕人京。秦观闻讯,立即赶到湖州打探消息,但不得其详。后来听说苏轼被贬黄州,就寄信去慰问,后来又去黄州探望,这个很不简单。足见秦观对苏轼的真心。苏轼虽然身在难中,却依然关心秦观的学业,曾在一封回信中劝他多写些有实用价值的著作,少搞一点小资情调的东西。
![]()
元丰七年(1084),遇赦途中的苏轼在金陵遇到王安石,他对自己的前程一字不提,却热情地推荐秦观。次年,秦观终于进士及第。不久,苏轼返京,推荐秦观应“贤良方正科”的制举,但未能得中。元祐五年(1090),秦观人京任宣教郎、太学博士,次年又升迁为秘书省正字,此时苏轼也返回汴京,两人常常切磋诗文,秦观从中获益良多。
秦观擅长填词,他的《水龙吟》中有“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两句,苏轼批评说:“十三个字,只说得一个人骑马楼前过!”老师就是老师,对秦观词作不够精练的缺点,苏轼一针见血。苏轼不但指点秦观的学业诗词,因为秦观身体不太好,苏轼还经常给他寄药。这老师当的绝对是合格。
元祐年间,政治上得势的苏轼与苏门弟子在汴京有过一段甜蜜的欢聚日子,但随着政治气候的变化,好日子昙花一现。绍圣元年(1094),苏轼远谪惠州,秦观也于当年出为杭州通判,旋改监处州(今浙江丽水)酒税。两年之后,秦观被削秩徙至郴州(今湖南郴州),次年又编管横州(今广西横州),次年再迁雷州,此时苏轼已被贬儋州了。
师生两人隔海相望,秦观曾寄书海南问候苏轼,苏轼也曾次韵秦观《千秋岁》词,秦词的下片说:“忆昔西池会,鵷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苏轼的和作中说:“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读罢二词,多愁善感的秦观和乐观旷达的苏轼对比鲜明。
元符三年(1100)六月,苏轼遇赦,自海南渡海北归,在雷州与秦观相见,秦观出示《自挽词》“婴衅徙穷荒,茹哀与世辞……亦无挽歌者,空有挽歌辞。”整首诗非常地哀痛悲伤。苏轼抚摸着他的背,很是为他担心。几天后两人挥泪告别,没想到两个月后,苏轼刚走到白州(今广东博白),就得到了秦观卒于藤州的噩耗。苏轼因此昼夜兼程赶到藤州,想要吊唁秦观。但当他赶到时,秦观的女婿已将其灵柩运走,苏轼最终未能见到秦观最后一面。
秦观死后,苏轼悲痛万分,亲笔把秦观的“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两句词写在扇面上以作纪念,哀叹道:“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哀哉痛哉,何复可言!当今文人第一流,岂可复得!”表达了对秦观离世的深切悲痛和对其才华的高度认可。
在苏门弟子中,秦观家境普通,极具才华,但仕途蹭蹬,且只活了52岁,是惟一死在苏轼之前的人,或许这也是苏轼最为心疼他的原因之一。但此时的苏轼已至老年且旅途奔波劳累,不到一年后也在常州病逝了。
这一对师生在天上是否也吟诗弄词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