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低谷期最好的成长路径,就是靠自己选择独处。
人这辈子,总有几步踩空的时候,但是即便跌倒了,也别急着四处抓挠。
找个安静的角落,自己待会儿,在独处当中反思、复盘、翻篇、重启。
《道德经》里有句话说得好:“静为躁君。”
安静,才是浮躁的主宰,而独处,更是浮躁心理的天然好反抗。
然后,是在无人打扰的时光里,好好安顿自己,在独处当中走向成功。
独处让人看清自己
热闹的时候,其实我们不过是在活给别人看。
只有独处片刻,才真正属于自己。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罢相后,隐居南京半山园。
那里没有访客,不谈政事。
每天,他都只是骑着毛驴在附近转悠,观察百姓生活。
正是在这段独处时光里,他摆脱了朝堂纷争,也真正看清了关于变法的得失。
后来,他是这么告诉友人的:“近日读书,方知往日之非。”
哲学家帕斯卡说过:“人类所有的问题,都源于人不能独自安静地坐在房间里。”
的确嘛,人总往外跑,就容易迷路。
可一旦独处了,回到自己的内心,那也能找到方向。
独处时的自省,真的比千万句别人的建议更管用。
独处让人深耕自己
谁都想让自己一夜成名,但真功夫都是需要慢慢练出来的。
没有长时间的独处,没有日复一日的积累,就不可能取得大的成就。
事实上,独处,才是最好的练功房,也是一个人最好的升值期。
元代画家王冕幼年家贫,每日的工作就是给人放牛。
看到身边里别的孩子嬉戏打闹,好不快乐,但他一有空却独自躲在湖边学画荷花。
然后,背地里日复一日地观察、临摹,即便没人督促,没有掌声,他也在不断地成长。
长此以往,就是在这份孤独的、日子艰难的坚持中,他成了一名画荷的名家。
再后来,即便有人重金求画,他也依然保持着独处作画的习惯。
科学家居里夫人说:“生活中没有可怕的东西,只需要理解。”
要相信,生命当中那些独处的时光,正是理解万物、理解自己的最佳时机。
在独处当中,把一件事琢磨透,把一项技能学透,真的要比做十件事却浮于表面强得太多了。
因为独处时专注,专注时独处,便是老天爷送给我们的最好礼物,也是人在低谷期,深耕自己最好的机遇。
独处让人找回自己
不得不承认的是,人在低谷期最怕的,是活成了别人期待的样子。
然后,拿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却把自己过得越来越苦,越来越累。
其实我们但凡选择独处,就能听见内心的声音。
唐代诗人王维经历安史之乱后,看透官场沉浮。
他在辋川买下一处别业,过起半官半隐的生活。
那一种“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独处氛围,成了他的日常。
可以说,在这独处的山水之间,他已然找到了适合自己生活的节奏,所以心灵安静了,自在了。
最终,才能写出最空灵的诗篇。
作家村上春树有句话说得好:“当你独自穿越了暴风雨,你就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人。”
独处时的深度思考,其实就是让我们要学会与自己和解,而不再需要外界的任何认可来证明自己。
就好像人在低谷期,别怕独处,要相信这段看似寂寞、难熬的时光,一旦熬过去了,自己就是另外一个强者了。
而这其实也是生命在暗地里给自己准备的最好的礼物,前提是你能抗住,熬过,便能升起,收获。
因为在那段停下匆忙的脚步,好好整理自己的时光里,你也找到了自己,成长了自己,成全了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