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
●新老更替加速:15家新晋企业主要聚焦于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领域;落榜者多集中在家居、食品加工等传统行业 ●制造业主体地位凸显:制造业企业达73家,较上年增加1家;营收总额达1.39万亿元,占百强企业总营收的80.3%,较上年提升11个百分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壮大:54家百强企业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20家涉足新能源产业、18家涉足新材料产业 ●区域激活新动能:百强企业分布于全省16个市(州),其中成都、宜宾、德阳上榜企业数量位居前三□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史晓露 “这份荣誉沉甸甸。”11月6日,在2025四川民营企业100强发布会暨知名川商泸州行活动现场,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刘刚领到奖牌后感慨,闯进百强榜实属不易。 “难”是当前民营企业的共同感受。但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四川民营企业迎难而上、积极作为,百强企业榜单就是观察四川民营经济发展的一扇窗口。当前,四川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哪些新趋势?上榜企业靠什么实现逆势增长?发展特征入围门槛攀升,制造业成绝对主力 2025四川民企百强榜以2024年度企业营业收入为入围门槛——今年榜单入围门槛为39.45亿元,较上年提升近2亿元。 榜单上,席位争夺呈现白热化,新老更替加速。今年共有15家新晋企业,意味着有15家企业出局。落榜者多集中在家居、食品加工等传统行业;新晋企业主要聚焦于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领域。比如,时代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首次上榜便列第76位,这家由长安汽车、深蓝汽车与宁德时代联手成立的企业,随着产能释放,2024年营收达52.05亿元。 榜单还呈现“强者愈强”特点。营收超千亿元的企业达3家,较上年新增1家。3家企业分别是通威集团有限公司、其亚集团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其亚集团去年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元,排名从去年的第五位升至今年的第二位。 榜单另一大趋势是制造业主体地位凸显。今年百强榜单中,制造业企业达73家,较上年增加1家;营收总额达1.39万亿元,占百强企业总营收的80.3%,较上年提升11个百分点。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1家)、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0家)、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8家)等领域。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十四五”以来,四川深入推进工业兴省制造强省,积极发挥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加快推动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和“15+N”重点产业链建圈强链,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政策资源向优势产业倾斜,助推民营企业成长和崛起。”四川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上市公司发展与竞争力研究所所长曹麒麟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纵深推进,促进跨区域产业链整合,也进一步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发展动能数字化转型提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 11月6日发布的《2025四川民营企业100强调研分析报告》(简称《报告》)显示,转型升级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百强企业中,超过50%的企业已完成或正在推进数字化转型,74家企业实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比如,四川冶控集团有限公司以2024年53.44亿元营收位列榜单第七。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全废钢电炉短流程钢铁企业,该公司通过绿色转型与数智化升级,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智能化管控。 科技创新是民企发展的核心动力,这一特性在医药制造企业中尤为突出。 首次上榜、排名第60位的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靠的是战略转型与硬核创新。公司自2011年以来从仿制药转向创新药,聚焦于技术壁垒更高的抗体偶联药物(ADC)等前沿领域。2024年公司营收58.23亿元,同比增长936.31%。 另一家药企——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2.53%,居榜单第91位。该公司近5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近20%,核心单品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打破国外垄断。 梳理榜单可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壮大。54家百强企业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20家涉足新能源产业、18家涉足新材料产业。榜单新晋企业四川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营锂电池负极材料,去年营收达43亿元,排名第94位。 近年来,四川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百强企业正通过数字化、绿色化和新兴化,全面塑造面向未来的发展新优势。”省工商联主席唐燕说。发展潜力经济发展多点开花,多地增长势头强劲 近年来,四川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省委、省政府多次作出重要部署,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切实降低民营企业融资、用地、用能、物流等要素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 系列政策举措助力全省民营经济稳中有进。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72万亿元、同比增长5.5%;民营经营主体总数达到913.2万户、同比增长2.9%。 各地纷纷打出“组合拳”,激活民营经济新动能。从区域分布来看,百强企业分布于全省16个市(州),其中,成都、宜宾、德阳上榜企业数量位居前三,分别是42家、10家、9家,绵阳、眉山较上年各增加2家。“在百强企业的分布中成都头部地位稳固,多个市(州)在数量、规模或效益上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经济发展呈现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唐燕说。 置于全国观察,四川民营企业仍有追赶空间。在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入围企业达107家,江苏为90家;四川上榜企业为11家,虽位列西部地区第一、全国第11位,但仍存在不小差距。 《报告》显示,百强企业营收总额、净利润总额、盈利能力均有所下降,国内市场需求不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仍是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出台更多务实举措,充分发挥四川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作用,打造全天候高效服务的民营企业之家,服务保障全省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