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是把我们的经济比作一大家子,那现状有点意思:家长(政府)手里预算厚实,家里工厂(企业)订单不少,唯独咱家庭成员(居民)的钱包总有点“瘪”。
网上说的“强政府、富企业、穷居民”,听着扎心但有数据撑着——咱手里的钱在GDP“大蛋糕”里占比低,连带着消费都不敢放开,今天就掰扯掰扯消费里的真问题、实在话。
先亮个硬事实:我们的消费率是真低,不是唬人。
现在咱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也就55%,可发达国家随便拎一个,比如美国、德国,都在80%上下。
![]()
更扎心的是结构:总消费里政府占了30%,咱老百姓的私人消费还不到70%,最后算下来居民消费占GDP还不到40%,比全球平均的55%差了一大截。
相当于人家挣100块花55块在自己身上,咱才花40块,这哪敢“剁手”?
另一桩真事儿是消费没劲儿了。
以前消费增速动不动两位数,换手机、旅游眼都不眨,现在增速慢得跟蜗牛似的,还跟不上GDP的步子。
更直观的是:企业仓库堆满卖不出的货,偶尔买东西还能遇着降价(其实是商家卖不动),工厂机器也没开足马力,这些信号都在说:市场需求有点“蔫”。
![]()
国家也没闲着,这几年各种刺激消费的政策跟“下饺子”似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提振消费”放第一,还发了专项方案;“十五五”规划更直接,把“居民消费率提高”当成未来五年的硬目标,这力度够实在。
可问题来了,为啥消费率就是上不去?有人说“现在人爱存钱”,这话有点道理!
最近多挣1块钱,愿意拿出来花的比例(边际消费倾向)确实降了,但这不是根儿。
真正的症结在“分蛋糕”不均: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时,居民部门占比才60.6%,比世界平均低5.5个百分点;企业和政府倒多拿了,尤其是企业,比平均水平高了5.6个百分点。
![]()
更闹心的是,居民收入占比降,消费支出比例也跟着降,这不就是收入分配没理顺嘛!再看政府“财政三本账”支出占GDP最高36%,咱居民收入才占43%——钱要养家、看病、养娃,哪还有余钱消费?说穿了,这就是个分配问题。
短期来看,消费的麻烦事能列一长串:信心趴在地上不敢动,收入增长跟不上经济,还背着房贷车贷不敢花,连一线城市消费都没了活力,连带着装修、家电这些跟房子沾边的消费也凉了。
有人算过,短期要补上的消费缺口近2.9万亿,现在“以旧换新”这些补贴也就撬动2万亿,明显不够,政策还得再加把劲。
![]()
至于长远,收入分配改革才是关键,尤其得织好养老、医疗这些“安全网”。要是看病不用怕花光积蓄,养老不用愁,谁还愿意把钱死存着?
“十五五”正是好时候,把收入分配和共同富裕抓牢,让民生和消费绑在一起——等咱钱包鼓了、心里踏实了,自然敢花钱,消费才能真正“活”起来。
说到底,消费的问题不是“不想花”,是“没底气花”。把分配理顺了,保障做足了,咱逛街时少点犹豫、多点爽快,那时候消费才能真正热起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