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学家发现,深度睡眠时,你的意识会完全中断长达数小时,那个睡着的你和醒来的你,真的是同一个人吗?
![]()
2019年,ICU里的一位102岁的老人说,他的心脏已经停跳了四次,每次医生都说没救了,但他每次都活了过来。
“我看到了一些不该看到的东西。”他说在第三次心脏骤停时,他看到了无数个自己,有的在床上断气,有的被抢救回来,有的根本没有发病。
这听起来像是濒死幻觉,但当我们考虑到量子永生理论时,突然意识到他可能真的看到了真相。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每一个微观粒子都处于叠加态,就像薛定谔的猫同时既死又活。
![]()
而我们的身体是由10的28次方个粒子组成的。当一个人面临死亡,比如一个人心脏病发作,在量子层面,这件事同时发生了也没发生,宇宙在这一刻分裂成两条时间线。在一条时间线,他的家人在葬礼上哭泣,但在另一条时间线里,他奇迹般活了下来,而你的意识只能延续在他还活着的那个宇宙里。因为死去的那个他已经失去了感知能力。
这不是科幻,这是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诠释。
1957年物理学家休·埃弗雷特提出了一个疯狂的想法:每当量子系统面临选择,宇宙就会分裂成无数个版本。因此,在某些分支里,你活着;在某些分支里,你已经死亡。
![]()
这是量子力学给我们的最温柔的可能性,但这个温柔的可能性的代价是你永远无法确认自己到底是谁。
根据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的研究,人类大脑每秒会经历约十万亿次量子态变化,每一次神经元放电,每一个突触连接,都涉及电子的量子跃迁。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量子层面,此刻的你和一秒前的你,可能已经分裂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存在。这听起来很抽象,现在用一个更日常的场景来说明。
今天中午,你站在餐厅门口,犹豫吃川菜还是日料。你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选择,但在量子世界里,这个犹豫的瞬间,宇宙已经分裂了。
![]()
一个宇宙里的你选择了吃川菜,因为太辣喝了冰水导致急性肠胃炎死亡;另一个宇宙里的你选择了吃日料,却因为吃了有问题的鱼生导致食物中毒死亡;而还有一个宇宙里的你根本就没有进餐厅,结果血糖过低也死了;而在第四个宇宙里,你随便吃了些东西,平安度过了这一天。你的意识此刻存在于哪个宇宙?当然上第四个,因为前三个宇宙里的你都已经死了失去了延续意识的能力。
你会说这太夸张了,一顿午饭怎么可能致命?但物理学家计算过,哪怕是最普通的日常行为,也包含着几十亿种可能的量子分支。在其中绝大多数分支里,你都已经以各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死去了。
那么双缝实验到底证明了什么?
1927年,物理学家发现,当电子被发射向两条狭缝,在没有观测的情况下,单个电子竟然同时穿过两条缝形成干涉条纹,但只要放置探测器观察它走哪条缝,干涉条纹瞬间消失,电子突然决定只走一条路。
![]()
更诡异的是物理学家惠勒的升级版实验,在电子已经穿过狭缝之后再决定是否观测它,结果显示,你现在的观测行为竟然能改变电子在过去的选择,时间的箭头在量子世界里上可以倒流的。
想象一只猫被关在封闭盒子里,里面有一个装置,放射性原子衰变就会打破毒药瓶。根据量子力学,在你打开盒子前,原子处于既衰变又未衰变的叠加态,所以猫也处于既死又活的叠加态。
![]()
这个思想实验原本上薛定谔用来讽刺量子力学荒谬性的,但它反而成为了理解量子世界的钥匙。
休·埃弗雷特提出了疯狂的解决方案,他说波函数根本不会坍塌,那只猫真的既死又活,只是这两种状态分别存在于两个平行宇宙里。
当你打开盒子时,你没有让猫变成死或活,而是让整个宇宙分裂成了两个版本,一个宇宙里你看到死猫,另一个宇宙里你看到活猫,而你的意识只能体验其中一个分支,代价是你必须接受,此刻存在着无数个版本的你。
现在想象一个极端场景,你正乘坐飞机穿越暴风雨,突然剧烈颠簸,氧气面罩掉下来,飞机失控下坠。
![]()
在经典物理学里,只有两种可能,一个是成功迫降,另一个上机毁人亡。但在量子力学的多世界里,宇宙在这一刻炸裂成了数千个版本,在其中一个宇宙里闪电击中了引擎,飞机爆炸解体;在另一个宇宙里气流突然改变,飞机奇迹般稳住了;还有一个宇宙里,你根本没赶上这班飞机。
关键问题是,五分钟后你存在于哪个宇宙?答案上你永远只会存在于那些你还活着的宇宙分支里。因为在那些坠 机的宇宙里,你已经失去了继续体验现实的能力。
所以从你的主观视角看,飞机必然会安全降落。旁观者看到的是概率,但你体验到的永远是确定性,你活着的确定性。
这就引出了量子俄罗斯轮盘。
想象你面前有个盒子,里面有六颗药丸,看起来完全一样,其中五颗含有致命毒素,只有一颗无害。这个毒素会在量子层面里随机触发,导致心脏在一秒内停跳,没有任何痛苦也没有征兆。
现在你随机吃下一颗,按照经典概率论,你有六分之五的机会会死,但如果多世界理论上真的,宇宙会在你吃下药丸的瞬间分裂成六个版本。
在五个版本里毒素触发了,那五个你瞬间失去意识,但在第六个版本里,你吃到了无害的那颗。
从旁观者看,你有很大概率会死,但从你的主观体验看,你永远只会经历那个幸运的分支。你睁开眼发现自己毫发无损,然后惊讶地想:“我运气真好!”
如果重复一百次,从第三人称看,你早就死了无数次。但从第一人称看,你会经历一百次不可思议的幸运。最后你会相信自己拥有超自然保护。
这不是说量子力学会保护你,它只是说你永远无法体验到自己死去的那个分支。
但量子永生有个残酷真相,它不保证你活得好。
你可能在严重车祸后幸存,但全身瘫痪,只能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你的意识还在,但你无法移动,无法说话,只能日复一日盯着天花板。你可能从癌症中活下来,但代价是器官衰竭,持续疼痛。你可能避开所有致命事故,但衰老无法避免,你会看着自己的身体一点点崩解,但意识仍然被困在这具不断朽坏的躯壳里。
![]()
量子永生不是说你会永远健康地活着,它只是说你永远无法体验到意识的完全终止。
而且,热力学第二定律给这一切设置了终极期限。根据熵增原理,大约在10的100次方年之后,最后一颗恒星会熄灭,最后一个黑洞会蒸发完毕,宇宙温度将降到绝对零度,不再有任何温差,不再有任何能量流动,到那时无论你的意识逃到哪个宇宙分支都将无处可逃。
因此,量子永生只是推迟了终点,而不是取消了终点。
![]()
回到那位102岁的老人,她说她看到了无数个自己。
在她心脏第一次停跳时宇宙分裂了,在某个宇宙分支里医生没能救活她,她的家人正在整理遗物。在另一个宇宙分支里她的心脏恢复跳动,但造成严重脑损伤。还有一个宇宙分支里她根本没有发病。
她选择延续在了这个被救活、保持清醒、能够诉说的分支里,但是那些其他版本的她同样真实,只是存在于不同的宇宙波函数中。
那为什么我们身边还是有人会死?因为你观测到了他们的死亡。
![]()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观测会让波函数坍塌,会把所有可能性锁定成一个现实。当你看到一个人死去,对于你所在的这个宇宙来说,他确实死了,但在另一个宇宙里,可能是你死了而他还活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意识时间线,你只能体验你自己的那一条。
![]()
量子永生不是祝福,而是一种无法逃脱的存在,它告诉你,你没有选择,你只能一直走下去。走在那条还没死的路上,像一个永远滑向光亮出口的水滴,永远无法停下。那些死去的你,他们的故事永远不会被讲述,因为讲述需要意识,而他们已经失去了意识。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死亡并不存在。至少对你自己而言,你永远无法体验到那个终点的到来,你只会不断从一个濒死的瞬间滑向下一个幸存的可能,在无数个宇宙的边缘游走,永远走在那条最后一盏灯还亮着的走廊里。
![]()
你现在还在这里,还在读这篇文章,还在思考这些问题——这本身就是答案。
在这个宇宙的这条时间线上,此时此刻你还活着,这就是量子永生,不是童话里的永生,而是物理学给出的冰冷事实。
你只是永远走在那条还没死的路上,而那条路,可能永远没有你能意识到的终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