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将平均阵亡率高达63%,赵云却创下身经百战无致命伤的奇迹。这位被刘备赞为“子龙一身都是胆”的完美将军,为何终其一生未获封侯?当他在成都病榻上说出最后四字,诸葛亮当场泪如雨下——那竟是乱世中最奢侈的奢侈品!
![]()
剧照
一、长坂烽火照肝胆,白袍染血铸忠魂
建安十三年(208年),当阳长坂坡的断矛插满大地。刘备溃逃中妻儿失散,赵云单骑返身杀入曹营。《云别传》记载他“怀抱弱子,保护甘夫人,皆得免难”。
曹操在高坡望见白袍小将七进七出,惊问:“此乃何人?”答曰:“常山赵子龙!”此战后刘备掷阿斗于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乱世忠义的标杆,从此屹立在血火之中。
二、汉水空营惊曹魄,智勇双全震九州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汉水决战迎来神之一笔。黄忠劫粮被困,赵云率数十骑冲阵。眼见曹军压境,他竟下令大开营门,偃旗息鼓。曹操疑有伏兵急退,赵云令弩箭齐发,“(曹军)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三国志》)。
刘备次日巡营叹服:“子龙一身都是胆!”军营从此传唱“虎威将军”威名——这空城计的初代模板,比诸葛亮早用八年!
![]()
三、截江夺斗破迷局,逆鳞直谏守臣节
孙权趁刘备入蜀,派船强接孙夫人及阿斗。赵云闻讯飞驰江边,横枪跃上战船。当孙夫人厉喝:“汝敢造反耶?”他立于惊涛中答:“主母可归,幼主须留!”
《云别传》载其“截江夺斗”后更直谏刘备:“霍去病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不可求安也!”——在众人争抢成都田宅时,唯他谏阻分田,这铮铮铁骨恰是蜀汉最后的良心。
四、箕谷断后泣斜阳,老将擎天护国祚
章武六年(228年),诸葛亮首次北伐。当马谡失街亭致全线崩溃,七十岁的赵云独守箕谷断后。《汉晋春秋》记载他“亲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
回成都后自请贬为镇军将军,将余绢入库时坦言:“军事无利,何为有赐?”五年后病逝,临终惟留“北伐...北伐...”的呓语,诸葛亮抚棺痛哭:“失我柱石!”
![]()
剧照
结语
赵云一生留下太多谜题:他救过两代蜀主却终未封侯;他谋略不输诸葛却甘当绿叶;他寿终正寝却成五虎将最悲怆的符号。当成都百姓沿街洒酒送别,他们祭奠的不只是将军,更是那个随仁义一同消逝的时代。
《三国志》评其“强挚壮猛”,裴松之赞其“忠以卫上”。但最精准的墓志铭藏在敌人曹操的惊叹里:“真虎将也!若得此人,何愁天下不定?”
若赵云生于曹营,能否位列五虎?他未竟的北伐遗愿,是否蜀汉最大的遗憾? 欢迎在评论区为常山赵子龙写下你的祭文!
(注:本文严格依据《三国志·赵云传》《云别传》《资治通鉴》等史料)#历史##赵云##三国赵云是最厉害的人吗?##三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