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十大美男子,是指潘安、宋玉、卫玠、公孙子都、宋文公、韩子高、兰陵王、嵇康、慕容冲、独孤信 。
![]()
一、 潘安(247年-300年),古代十大美男之首,本名潘岳,字安仁,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人。汉献帝时期,右丞尚书(潘勖)之子,安平太守(潘瑾)的孙子。
![]()
潘安是西晋文学家、政治家。美姿仪,被誉为“古代第一美男”。年少时以才智聪颖著称,乡里都称他是奇童。每次外出游玩的时候,总有大批少女老妇追着他,又是给他献花、又是给他献果。潘安每次回家的时候,都能够满载而归,这也就成为了“掷国盈车”的这个典故的由来 。
![]()
潘安家庭显赫,出身仕宦门第,娶荆州刺史杨肇之女杨荣姬为妻。潘安有“河阳一县花”之称,是为数不多的用花来比喻其样貌的美男子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十大美男之首 。
292年,潘安出任长安令。四年后,潘安由长安令召返洛阳,补博士,以母疾去官。
299年,贾后、贾谧构陷愍怀太子,潘安仿愍怀太子语气,起草祷神而欲自立之文,废太子。
公元300年,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潘安因卷入政治斗争,司马伦下令诛杀贾谧,潘安下狱,时年53岁。
![]()
潘安的诗歌名列钟嵘《诗品》上品,其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中《悼亡诗》为中国文学史悼亡题材开先河之作,历代被推为第一,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其主要作品有《悼亡诗》《秋兴赋》《闲居赋》《怀旧赋》等。
二、宋玉(子渊),战国时期宋国(河南商丘)人,宋国最后一位君主宋康王(子偃)之子。宋玉字子渊,又名公子渊,宋国公族后裔。子姓是周朝赋予宋国的国姓,只有国君和宗室才能使用。宋玉曾继位即宋元王,因父子家庭矛盾离开宋国,流落楚国。
《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公元前298年,宋王偃以“禅让”的方式,立太子(宋玉)子渊为宋元王,自己退居幕后。
![]()
宋玉(子渊)宋元王
宋国,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国都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市)。周初被周天子封为公爵,国君子姓、宋氏。宋国历26世,35君,829年,宋国鼎盛时期的疆域面积辽阔,东至东海,西界止于今河南省中西部,南至淮河、北达河北省南部,国土面积十万余平方公里。
![]()
西周初期,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平定三监之乱,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与周为客。宋国地位特殊,被周天子尊为二王“三恪”之一。
战国时期,宋康王“行王政”,实行改革,宋国强盛起来。宋国疆域辽阔,面积约有十余万平方公里,皆膏腴之地。宋国经济发达,宋国人善于经商,在继承与发展殷商文化,特别是商业文化方面,功不可没。宋国商业文化繁荣昌盛,首先表现于城市的发展。当时,睢水北岸的宋都商丘、济水北岸的陶丘,汴水和泗水交汇处的彭城,都是极为繁荣的商业都市。
![]()
宋康王(子偃)
宋国位于中原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疆域辽阔,经济富庶,尤其是在当时被称谓商业天下之中的陶邑(菏泽东北)商业中心非常繁荣。这种经济优势使其成为齐、楚、魏等国争夺的目标。
![]()
宋玉(子渊)
《战国策·赵四》对此有一段简要的记载:
齐将攻宋……,李兑乃谓齐王曰:“臣之所以坚三晋以攻秦者,非以为齐得利秦之毁也,欲以使攻宋也。而宋置太子以为王,下亲其上而守坚,臣是以欲足下之速归休士民也。今太子走,诸善太子者,皆有死心。若复攻之,其国必有乱,而太子在外,此亦举宋之时也。
公元前286年,宋国宫廷政变发生内乱。齐国齐湣王趁机联合楚魏两国攻打宋国,宋国大败,国都宋城(商丘)沦陷。宋康王(子偃)死在温邑(河南焦作温县),齐楚魏三国瓜分了宋国领土。
![]()
宋玉天生聪慧 隽才辩给,善属文而识音,他在楚国时担任文学侍臣,后升任大夫。深得楚顷襄王赏识,被赐予封地在澧州(常德临澧县)的云梦泽一带。宋玉是宋国公子、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也是中国历史上与潘安齐名的最著名的两大帅哥之一,风流倜傥、潇洒干练、反应敏捷、谈吐不凡;或许是身份特殊,所以在楚国楚王恭敬的称呼他先生,游玩常陪伴左右,只谈山水风景,不谈政治,或游于兰台宫,或游于云梦泽 。
![]()
遗憾的是他初到楚国,借居在朋友家郾城(今湖北襄阳宜城)期间,那个登墙偷窥他三年的邻家女子可能也不是真爱;最终也没有与他牵手走到一起,不了了之后就再也杳无音讯了。
《史记·龟策列传》博士卫平同宋元王的对话。
卫平对曰:“王独不闻玉椟只(一作双)雉,出于昆山,圣人得之,以为大宝。大宝所在,乃为天子。
卫平对曰:“王有德义。………… 元王慨然而叹曰:“暴得者必暴亡,强取者必后无功。桀纣暴强,身死国亡。今我听子,是无仁义之名而有暴强之道。江河为汤武,我为桀纣。 卫平对曰:“王不自称汤武,而自比桀纣。桀纣……杀人六畜,以韦为囊,囊盛其血,与人悬而射之,与天帝争强”。
《史记·宋微子世家》:“君偃(宋王,宋玉父亲)十一年,自立为王。盛血以韦囊,悬而射之,命曰射天,于是诸侯皆曰桀宋”。
宋玉是战国时期词赋作家 ,他的诗词歌赋著作很多,大多都很悲凉。最著名的代表作《风赋》、《九辩》、《招魂》、《神女赋》、《高唐赋》、《宋玉对楚王问》、《登徒子好色赋》等 。
《招魂》开篇宋玉写道: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若!……………”。
这不就是宋元王对自己流落楚都,出走的自况吗?
《九辩》:“燕翩翩其辞归兮!”全诗写了12种动物,第一个出现的就是燕。燕是宋祖殷商人的族徽。宋玉的这句诗,暗含着对祖先和国家的怀念。
![]()
《九辩》,辩什么?不就是申辩自己的清白吗?其中有几处值得咀嚼的诗句,揭示了宋王父子的冲突及宋元王的出走:
君之心兮与余异!
专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奈何? 闵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
宋元王是被其父王的党羽驱逐的,出走之前在诋毁声中也就留下了永远不能排遣的愤懑,同时又希望有朝一日能重新回到父王的身边。《九辩》写道:
无伯乐之善相兮,今谁使乎誉之? 国有骥而不知察兮,焉皇皇而更索? 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 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穷处而守高! ………… 愿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 赖皇天之厚德兮,还及君之无恙。
![]()
宋玉
《九辩》描写宋玉出奔时的仪仗写道:
左朱雀之茇茇兮,右苍龙之躣躣。
苍龙旗和朱雀旗,显示出一度身为诸侯王的派头。
![]()
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七十《澧州·古迹》:“宋王城,在澧阳县南六十里长乐乡,有宋王庙。”
宋玉的封地在澧州(湖南常德临澧),但是他很少回到封地,大多时光是在游山玩水和楚都渡过的。澧州人们为了怀念他,为他修建了宋玉亭、宋王庙、衣冠冢宋王坟。
清朝,湖南《直隶澧州志·陵墓》却将宋王订正为宋玉:“楚大夫宋玉墓,在(临澧)县东二十里浴溪河南岸,即澧长乐乡间,有墓碑,人称宋王坟。
公元前222年,宋玉病亡 ,葬于唐州古邑(今南阳 唐河县 古城镇)。
同年,秦王嬴政命大将王翦统60万大军,攻破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楚国灭亡 。
![]()
宋玉冢
宋朝的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二载:“山南东道—唐州,宋玉冢,楚大夫”。
三 、卫玠(286年-312年6月20日),字叔宝,小字虎,河东郡安邑县(今山西运城夏县)人,曹魏尚书卫觊曾孙、太保卫瓘之孙,晋朝玄学家 。
![]()
卫玠祖父卫瓘,西晋惠帝时位至太尉,父卫恒,官尚书郎,又是有名的书法家。卫玠5岁时就很有名,被人们视为神童。 他很早就开始研究《老子》、《庄子》。
成年后,便以善谈名理而称著当时,其能言善辩超过了当时有名的玄理学家王澄、王玄、王济等人 ,官至太子洗马 。
![]()
卫玠
公元291年~公元307年,历经十六年的西晋“八王之乱”后,胡人趁乱反晋。西晋灭亡后,出于避乱,晋朝皇室和北方黄河流域广大黎民百姓进入安定的长江流域,(建立东晋),史称:“衣冠南渡” 。 “五胡”主要是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更多 。逐渐磨合了中央政权,建立了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北魏、北齐等数十个国家,五胡十六国历时300年之久,中国呈现出东晋时期、南北朝代政权的制度 。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方使中国结束了300年的动乱和分治 。
晋怀帝永嘉四年,五胡乱华, 中原战乱渐起,卫玠便辞别家人,渡江南下。先至江夏(今武汉),隔两年,又往豫章(今南昌),病死在这里 ,时年36岁 。
![]()
卫玠
卫玠的容颜绝美神奇,古人有“看杀卫玠”的典故来形容 。象魏晋的许多清谈家一样,卫玠也被形容成“半神秀异”之人,不仅言辞清丽,而且相貌非凡,人们常以一睹其相貌为快 。
![]()
卫玠
史籍里所记载的卫玠的秀丽标致 :“卫君谈道,平子绝倒”,这是魏晋时人评价卫玠善言名理的名言,一直流传至今 。
四 、公孙子都,姬姓,名阏,字子都。春秋郑国(今河南新郑)人,郑桓公之孙。为郑国公族大夫,春秋第一美男,武艺高超,相貌英俊,深得郑庄公宠爱,公孙阏后人以王父字为氏,称为都姓 。
![]()
公孙子都(姬阏)
公孙子都出身郑国公族,武艺高超且相貌英俊,深得郑庄公宠幸,后人以其字“子都”为氏。
前712年伐许之战中,公孙子都与颍考叔争夺战车未果,怀恨在心;后趁颍考叔登城时暗箭射杀之,导致“暗箭伤人”成语流传。
郑庄公通过巫师诅咒和当众展示证据揭露其罪行,公孙子都因羞愧与精神崩溃自杀年仅28岁。
五 、宋文公(公元前610年―公元前589年),子姓,宋氏,河南商丘人。宋文公(子鲍),宋成公之子,宋昭公庶弟,春秋宋国第二十四任国君。
![]()
宋文公(子鲍)
宋文公(子鲍)公子鲍,他对国人以礼相待,宋国哪里发生饥荒,公子鲍就把粮食拿出来往哪里施舍。对年纪在七十岁以上的,没有不送东西的,还按时送珍贵食品。
宋文公为人贤明,礼待国人,好施舍。因其容貌俊美,他祖父宋襄公的夫人想与他私通,宋文公不肯,襄公夫人便帮助他在国人中广施恩惠,因此得到国人拥护。
![]()
宋文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89年)八月,宋文公英年早逝,时年22岁。
六 、韩子高(538年—567年),本名韩蛮子,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官员 。
![]()
韩子高家世寒微,侯景之乱时,寄居于建康(今江苏南京)。侯景之乱平定后,与时任吴兴太守的陈文帝陈蒨相遇。韩子高时年十六岁,尚梳总角,他容貌美丽,看上去像美女一般 。
![]()
韩子高
韩子高16岁那年,战乱逃难途中被当时任太守的陈文帝(陈蒨)遇到,成为其贴身侍卫。陈文帝不仅为他改了名,还教他武艺与兵法,因为战功显赫,使其成为权倾朝野的将军,后来南朝陈的重要将领。
永定三年(559年),陈蒨即位,任命韩子高为右军将军。天嘉元年(560年),封文招县子,食邑三百户。韩子高所统之兵很多,将士依附于他的,他都尽力加以提拔,陈蒨也都加以任用。
天嘉二年(561年),升任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后任假节、贞毅将军、东阳太守。
天嘉五年(564年),平定晋安有功,升任通直散骑常侍,晋爵为伯。次年,任右卫将军。废帝陈伯宗即位后,把他升任散骑常侍,仍为右卫将军,移屯新安。
光大元年(567年),上虞县令陆昉和韩子高的军帅举报他谋反,后与到仲举一同赐死,时年三十岁。
七、 兰陵王(541年―573年)名高长恭,又名高孝瓘、高肃,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渤海蓨县(今河北衡水景县)人。
![]()
北齐乾明元年(560年)三月二十一日,高长恭受封兰陵王。后来累次升迁至并州刺史。在乾明之变后,皇叔孝昭帝高演登基,给予兰陵王高长恭进一步重用, 邑通前一千五百户,转中领军,加开府仪同三司。武成帝高湛即位之后,大宁元年(561年),被授使持节都督并州诸军事、并州刺史 。
河清二年(563年),北周大将杨忠与突厥木杆可汗合兵自恒州而下攻北齐,直逼并州,高长恭参与击退突厥的作战,奋力将突厥击退 。
![]()
兰陵王(高长恭)
河清三年(564年)十二月,邙山之战时,北周攻打洛阳,武成帝高湛派高长恭与并州刺史段韶、大将军斛律光前往洛阳救援,因为惧怕北周的兵力强大,不敢前进。段韶利用谋略打败北周军队,高长恭带领五百名骑兵冲进北周军队的包围圈,到了金墉(今河南洛阳东北故城)城下,因为高长恭戴着头盔,城中的人不确定是敌军或是我军,直到高长恭把头盔脱下来让大家看到他的面貌,城上的人才派弓箭手开始放箭保护他,之后高长恭成功替金墉解围,北周军队最后放弃营帐逃走,从邙山到谷水的三十里间的川泽之地,都是北周丢弃的兵器辎重。高长恭在邙山之战中威名大振,士兵们为此次战役而讴歌他,即后来知名的《兰陵王入阵曲》。同年十二月十五日,高长恭被任命为尚书令 。
![]()
后来,历任司州、青州、瀛州的地方长官。武平元年(570年)七月初三日,担任录尚书事。武平二年(571年)二月二十四日,担任太尉。三月,北周齐国公宇文宪从龙门渡过黄河,右丞相斛律光退守华谷,宇文宪攻取了斛律光新筑的五座城池。高长恭与太宰段韶、右丞相斛律光联合进攻跷谷,率军抵御北周的军队,进攻柏谷城,攻克后就退兵而回 。
武平二年(571年)五月,北周晋国公宇文护派中外府参军郭荣在姚襄城南、定阳城西修筑城池。六月,段韶包围定阳城,当时段韶生病,对高长恭说:“这座城池的三面都有两道河壕,无路可走;恐怕只有东南一条路,贼寇一定会从这里突围。应当挑选精兵专门防守这条道路,这样一定能够捉住他们。”高长恭便派一千多名壮士埋伏在东南涧口。城中的粮食吃尽,宇文宪集中所有的兵力去救援,但因害怕段韶,不敢前进。杨敷率领现有的士兵乘夜突围出城,被高长恭的伏兵攻击,全部俘虏 。
武平三年(572年)八月,高长恭被任命为大司马。武平四年(573年)四月十三日,担任太保。高长恭前后因各项战功,被封为巨鹿郡公、长乐郡公、乐平郡公、高阳郡公 。
在邙山之战后,北齐后主高纬对高长恭说:“这样冲进敌阵之中,如果不小心发生意外怎么办?”高长恭回答说:“国事就是我们的家事,在战场上我不会想到这个。”而后主高纬因为他说的“家事”,又听到士兵们唱的《兰陵王入阵曲》,便开始猜忌高长恭 。
![]()
定阳之战时,高长恭代替段韶的职务统率军队,但是常常收取贿赂,聚敛财物,他的亲信尉相愿问他说:“大王受到朝廷的重托,为什么要如此贪心呢?”高长恭没有回答。尉相愿继续说:“是不是因为邙山之战大胜,您害怕功高震主,遭受忌妒,而要作令人看不起的事情呢?”高长恭回答说是。尉相愿说:“朝廷如果忌恨你,这件事情更容易被当成是罪名,这不是躲避灾祸而是招来灾祸!”高长恭哭着俯身向尉相愿询问解决的计策,尉相愿说:“您之前已经立下战功,这次依然打胜仗,声望太大,最好假托有病在家,不要再管国家的政事。”高长恭听从他的计策,但是没有办法成功隐退。等到朝廷对陈朝用兵,高长恭恐怕再次被任命将军,叹息说:“我去年脸上长痈,现在为什么不发出来!”从此有了病也不肯医治 。
![]()
武平四年(573年)五月,后主高纬派遣使者徐之范送毒酒给高长恭。高长恭对他的王妃荥阳郑氏(兰陵王妃)说:“我对国家如此忠心,哪里有辜负皇帝,而要赐我毒酒?”郑氏回答说:“为什么不亲自当面去跟皇帝解释呢?”高长恭说:“皇帝怎么可能会见我?”于是就饮鸩而死 ,时年32岁 。
八 、嵇(jī)康,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淮北濉溪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曹魏治书侍御史(相当于现代处级官员)嵇昭之子。
![]()
嵇康
嵇康自幼聪颖,博览群书,广习诸艺,又喜爱老庄学说;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后娶魏武帝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拜郎中,调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隐居不仕,屡拒为官。
景元四年(263年),因得罪司隶校尉钟会,遭其构陷,而被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
嵇康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成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袁宏列其为“竹林名士”之一。
嵇康工诗善文,其作品风格清峻,反映出时代思想,并且给后世思想界、文学界带来许多启发。又注重养生,曾著《养生论》。
![]()
九、 慕容冲(359年—386年),字凤皇,昌黎棘城(今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人,所处年代鲜卑族十六国(前燕、前秦、西燕)。西燕政权第二位皇帝,燕景昭帝慕容儁之子,燕幽帝慕容暐和燕烈文帝慕容泓之弟,母为皇后可足浑氏 。
![]()
慕容冲(威皇帝)
公元370年,前秦天王(苻坚)的铁骑踏破了前燕的都城邺城。12岁的慕容冲与14岁的姐姐清河公主被押解到长安。他们出身鲜卑慕容氏,是前燕皇族的后裔,容貌绝美,宛如天赐。苻坚一见倾心,将姐弟二人纳入后宫。
373年,三年忍辱,符坚在王猛劝谏下终于把慕容冲送出了宫,这样的转折给了慕容冲蓄力崛起的机会。
建元十九年(383年),苻坚率百万大军南下伐晋,却在淝水之战中惨败。前秦帝国瞬间分崩离析,各地叛乱四起。慕容冲的叔父慕容垂在关东起兵,建立后燕;慕容冲的哥哥慕容泓也在华阴聚众反秦,建立西燕。
太元九年(384年),起兵于河东,拥众两万进攻蒲坂,为前秦将军窦冲所败,遂率八千骑兵投奔其兄慕容泓。
![]()
不久,慕容泓建立西燕后,为谋臣高盖、宿勤崇所害,以立慕容冲为皇太弟,秉承帝旨行事,自行设置任命官员。
慕容冲成为燕王之后,历经血战攻入长安,进入长安之后,他做了一件令人发指的事——屠城。
![]()
慕容冲
《晋书•载记第十四》:冲毒暴关中,人皆流散,道路断绝,千里无烟。慕容冲不仅纵兵大掠长安,大屠杀波及整个关中,不管老弱病残幼,见人就杀,只留下年轻貌美的女人作为战利品。”
慕容冲性格残忍、毒暴,在陕西关中地区屠戮百姓,导致千里无烟、尸骸遍地的惨状。
《资治通鉴》卷106这样记载:“冲纵兵暴掠,关中士民,道路断绝,千里无烟。”
![]()
太元十年(385年)6月,西燕皇帝慕容冲攻下前秦都城长安,称帝于陕西咸阳阿房城。
385年7月,长安城破。前秦皇帝苻坚仓皇出逃,最终被羌人姚苌缢杀。慕容冲纵兵屠城,焚烧宫室,以泄多年之恨。
![]()
慕容冲
太元十一年(386年),慕容冲麾下的鲜卑人都希望返回关东故乡,但慕容冲在长安耽于享乐,且对盘踞在关东地区的亲叔叔慕容垂十分畏惧,迟迟不敢返回关东。鲜卑人对慕容冲异常失望痛恨,最终,左将军韩延顺应民意,杀死了慕容冲,时年二十八岁。后来,被追封为“威皇帝”。
![]()
十、 独孤信(502年—557年),原名独孤如愿,字期弥头,云中郡盛乐城(今内蒙呼和浩特 和林格尔县)人,鲜卑族。武川镇将东平王(独孤俟尼)的孙子。西魏、北周时期名将,八柱国之一 。
![]()
独孤信仪容俊美,善于骑射,被誉为“寨北俊郎”。初为葛荣部下,葛荣失败后,投归尔朱荣。护送孝武帝元修西行,封浮阳郡公。西魏建立后,拜卫大将军、尚书右仆射、荆州刺史,招抚东魏占据的荆州百姓,大败东魏弘农郡守田八能、都督张齐民、刺史辛纂,平定三荆地区。不久,东魏派遣高敖曹和侯景率军夺地,因为寡不敌众,逃往南梁三年 。
大统三年(537年),回到长安,上表请罪,得到西魏文帝元宝炬的宽宥,拜骠骑大将军、侍中、开府仪同三司。跟随丞相宇文泰收复弘农,攻克沙苑,联合冯翊王元季海进入洛阳,封河内郡公。
大统六年(540年),东魏侯景侵犯荆州,随同李弼出兵抵抗,抚慰三荆。大统十二年,拜柱国大将军,迁尚书令。
独孤信任新野郡守时,与同在荆州任析阳郡守的韦孝宽交谊深厚,治绩俱佳,同时被荆州官吏称为:“连璧”。
![]()
独孤信
北周建立后,拜太保、大宗伯。以明敬皇后父,封卫国公。
大冢宰赵贵谋反伏诛后,以同谋罪被逼自尽,时年五十四岁。
独孤信一门九皇后,被后人称谓:天下第一老丈人。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美男,出自名门,非富即贵。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在被公认的古代历史上十大美男子,河南籍4人、河北籍1人、山西籍1人、安徽籍1人、辽宁籍1人、浙江籍1人、内蒙古籍1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