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的一天,孙中山夫人卢慕贞收到丈夫来信,卢慕贞本以为是嘘寒问暖的内容,但看到信的内容后沉默良久,因为孙中山要与她离婚。
之后卢慕贞拿起笔写了一个字“可”,这个字结束了她与孙中山32年的婚姻,也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革命家的新征程。
卢慕贞——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中常常被忽略,却以自己的方式支持了革命事业的女性,她拥有怎样的人生呢?
![]()
1885年5月26日,广东香山县翠亨村,一场婚礼正在举行,新郎是年仅20岁的孙中山,新娘是18岁的卢慕贞。
这桩婚事由孙中山的母亲杨太夫人和长兄孙眉一手操办,是典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当时的孙中山正在香港求学,对这段婚姻并不热衷,但出于对母亲的孝顺,他还是接受了家庭的安排。
卢慕贞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自幼丧父,与寡母相依为命,作为长女,她自小勤快,素以孝顺长辈而闻名乡里。
尤其擅长女红(纺织、刺绣等手工),这些品质在孙家看来,正是一个理想媳妇应具备的。
![]()
婚礼结束后仅三个月,孙中山便离开家乡返回香港继续学业,此后数年,他只有假期才回乡与卢慕贞短暂团聚,这对新婚夫妇从一开始就聚少离多,感情自然并不深厚。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对夫妻的关系逐渐发生了变化,1888年,孙中山的父亲孙达成病重,期间卢慕贞日夜守在婆家照料,尽心尽力,她的孝顺和勤劳打动了原本对她并无太多感情的孙中山,他开始对这个言语不多的妻子产生了敬意和好感。
在婚后的数年中,尽管孙中山回乡次数不多,但每次回家,卢慕贞总会为他缝制一套新衣服和鞋袜,婆婆杨太夫人身上的穿戴也多出自卢慕贞之手,这些细微之处的关怀,逐渐拉近了夫妻间的距离。
![]()
他们的感情在分离与相聚的交替中慢慢升温,卢慕贞先后为孙中山生下了三个孩子:长子孙科(1891年出生)、长女孙娫(1894年出生)和次女孙婉(1896年出生)。
孩子的到来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更多温暖,也增强了夫妻间的纽带,但革命尚未成功,孙中山与卢慕贞还是聚少离多。
1895年,孙中山领导的广州起义失败,他本人被清廷通缉,被迫流亡海外,孙家家人也受到牵连,不得不四处避难,卢慕贞带着子女与婆婆杨太夫人一起,逃往檀香山投靠孙中山的长兄孙眉。
![]()
在檀香山,卢慕贞一栖便是十二载,此间,孙中山仅三次赴此与家人相聚,累计时长不足一年半,抚养子女、侍奉婆婆之重任,几乎全然压在这位独处于异国他乡的女子肩上。
1907年,孙眉因资助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而陷于破产,不得不迁往香港九龙居住,卢慕贞与家中大小也随之迁移,这位传统女性,因为丈夫的革命事业,被迫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孙中山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卢慕贞带着两个女儿抵达南京,与孙中山团聚。
然而,第一夫人的生活并不适合生性低调、不喜应酬的卢慕贞,她在南京仅住了20多天,便将两个女儿留给孙中山,自己返回了家乡,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远”。
![]()
1915年,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日本相识并相爱,49岁的孙中山面临着重大抉择:他既要对相伴30年的发妻负责,又希望与这位志同道合的新女性结合。
当时孙中山倡导男女平等,坚决反对纳妾,要想与宋庆龄结婚,他必须先与卢慕贞离婚,之后孙中山委托侍卫官郑卓陪同儿子孙科,将离婚协议送往澳门卢慕贞的住处。
郑卓后来回忆,卢慕贞看完孙中山的信后心情异常平静,问了宋庆龄的一些情况,随即表示同意离婚,她在回信中只写了一个字——“可”。
![]()
关于卢慕贞为何如此爽快同意离婚,后人有多重解读,她曾对送信的侍卫官说:“我确实帮不了手,我常识唔够,更唔识英文,我又缠脚,行走不便,我怎麽可以帮先生呢?先生实在需要有学识的人帮手,应让他娶个有学识的人来帮助工作。”
卢慕贞深知,自己作为一个传统女性,无法在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上给予太多帮助,而宋庆龄受过西方教育,精通英语,能够更好地协助孙中山,深明大义的她选择了退出,1915年9月,卢慕贞亲自前往日本,与孙中山商谈离婚事宜,同年10月25日,孙中山与宋庆龄在东京结婚。
![]()
尽管与孙中山离婚,卢慕贞在孙家的地位并未受到影响,她一直受到孙家人的尊重,与孙中山的亲属保持良好关系。
离婚后,卢慕贞长居澳门,先住在风顺堂街4号,后迁至妈阁街1号,孙中山一直关心她的生活与健康,经常寄钱给她,并保持书信往来。
卢慕贞信守离婚时的承诺,始终未对媒体谈及她与孙中山的婚姻,也从未公开批评过孙中山与宋庆龄的婚姻。
![]()
1939年,中山县沦陷前夕,身居澳门的卢慕贞牵挂翠亨村孙中山故居,为防不测,她和孙中山的胞妹孙妙茜商议,派人将故居里能搬走的东西,全部转移到澳门孙公馆。
今天我们能在翠亨村孙中山故居看到众多珍贵文物,多亏了卢慕贞的远见。
1952年9月7日,卢慕贞在澳门孙公馆病逝,享年86岁,她安葬于氹仔孝思坟场,走完了她从传统夫人到现代女性过渡的坎坷一生。
卢慕贞的一生,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时期传统女性的处境与抉择,她生长于旧时代,缠足,识字不多,却不得不面对丈夫成为民国开创者的巨大变化。
![]()
香港孙中山纪念馆在2012年举办的卢慕贞物品展中如此评价她:“她秉承中国式的贤妻良母的典范,生活以家庭为中心,绝少涉及孙中山的政治活动,就是这种低调及看似平凡的性格,使得她不平凡的丈夫能无后顾之忧地为革命事业勇往直前。”
卢慕贞或许没有宋庆龄那样的学识与魅力,但她以自己的方式支持了革命——照顾家庭,让孙中山能够全身心投入革命,同意离婚,让孙中山能够获得新的革命伴侣,她的牺牲与贡献,同样值得历史铭记。
![]()
那个简单的“可”字,蕴含了一位传统女性在时代变革中的隐忍、智慧与深明大义,它结束了一段婚姻,却开启了一段新的历史篇章。
在历史的聚光灯外,那些看似普通的抉择往往隐藏着更深沉的力量,卢慕贞用一笔写下的“可”字,映照出一位传统女性在时代巨变中独有的坚韧与明达,她的沉默退场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伟大。
信息来源:文摘报——孙中山原配夫人“让贤”宋庆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