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一词,应该是产生于现代的词,它是指一个人胸襟的开阔与识见之不凡,从而呈现出一种非同寻常的气度。若是放在古代,也不是没有同类型的词。在古代语境中,与“格局”最近似的词,当属“器局”一词。这个词综合性概括出一个人的气度与才能状态,并且涵盖其人之超凡脱俗之胸襟、眼界与处事能力,这应该是与现代“格局”契合度最高的一个词。
《世说新语》把“器局”用在嵇康身上,说“嵇康风姿特秀,器局弘旷”,这是说嵇康“器局”宏大,俗人俗事并不放在眼中心上。《世说新语》说“谢安器局似庙堂礼器”,这实际是说谢安是个社稷之臣,有着经天纬地之才。
![]()
史书还说高颎有“器局”。《资治通鉴》载“内史下大夫勃海高颎明敏有器局,习兵事,多计略,坚欲引之入府,遣杨惠谕意”。高颎是一个颇有识见并心存高远之士,而且懂用兵富谋略。杨坚在起事前,一心想把高颎拉过来,助自己一臂之力。高颎颇赞成杨坚所作所为,表示愿意为杨坚赴汤蹈火。后高颎尽心尽力于隋文帝的统一大业中,终成隋朝一代名相。有位国子祭酒曾对隋文帝说,“可以付社稷者,唯独高颎”。高颎雄才大略之“器局”,确实亦不负所托。只是高颎工于谋国,拙于谋身,终死于杨广之手,特别可惜。
与“器局”非常近似,还有“局度”与“器度”两词,亦均有“格局”之意。
《资治通鉴》提到的南北朝的王缯绰有“局度”。“及为侍中,年二十九,沉深有局度,不以才能高人”,这位王导的后人,“幼有大成之度,众皆以国器许之”。后娶宋文帝之女东阳公主为妻,历任要职,深得宋文帝信任。王缯绰以忠诚果敢著称,但在后来太子发动的宫廷政变中遇难,时年三十一岁。
![]()
割据一方的乱世英雄王世充,则被人认为没有“器度”。王世充手下有两员大将,一个是秦叔宝,一个是程知节。据史书,程知节曾对秦叔宝私下评说王世充“器度浅狭而多妄语”,王世充说话常常会发誓作咒,有时就会像老巫婆一样絮絮叨叨喋喋不休,而且其言词重复,千端万绪,让其所谓朝中大臣没有不厌烦的。秦程两位将军怎么看都觉着“器度浅狭”之王世充,都不像是成大事之人。后来他们下决心离开王世充,投奔了李世民。
另外,“识量”、“识度”、“气调”亦略具“格局”之意。
据史书,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个“识量过人”之人。“世民聪明勇决,识量过人,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倾身下士,散财结客,咸得其欢心”。李世民高瞻远瞩之“识量”,又岂是他同时代的那些乱世枭雄们所能比拟的?
![]()
李密则被杨素评为有“识度”。李密尝乘黄牛读《汉书》,被杨素遇而异之。杨素遂请李密到家相谈,与语大悦。杨素谓其子杨玄感等人曰:“李密识度如此,汝等不及也!”隋炀帝谓李密“瞻视异常”,王世充则评李密“为龙为蛇,固不可测也”。杨素所谓“识度”,是指李密“格局”巨大,志气雄远。总的感觉是,李密名头很大,但其实难副。
史书谓“乐安公元谐,性豪侠,有气调”。所谓“气调”,指的是具有一种特立不群之格调。元谐曾经是杨坚的同学,俩人关系甚好,累历显仕。但被人告以谋反,后被杀。
总的来说,在古语中,以“器局”与现在的“格局”最近似。若是说这两者的不同,感觉在语义上,“器局”更重,而“格局”为轻。比如说一个人,可以说他在这件事上有“格局”,在另外一件事上就不一定有了。但当说一个人有“器局”,则似乎是对一个人的总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