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的文学天赋及其他方面的卓越才能和他的悲剧性命运却恰成鲜明的对照。这一不幸的打击首先来自于婚姻的破裂。
![]()
郁达夫前后娶妻三次。其原配夫人,孙荃,是一旧式小脚女子,自幼熟读“女四书”和“烈女传”,能诗善文,在旧时的中国也算得上一个“佳人”。他们的婚姻虽是父母包办,两人起初却也过得恩恩爱爱,情意绵绵。孙氏曾先后为他生下了两子两女(长子五岁夭折),也算给他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孙氏谨守妇道,相夫教子,称得上一位贤惠的淑妻。然而民国十六年初春,郁达夫在上海遇见王映霞以后,整天却像丢了魂儿似的,只是围着王映霞打转转,把个夫人孙荃早已抛之脑后,他也从此在婚姻上步入了另一个阶段。
郁王邂逅不久,王映霞终在郁达夫凌厉的追逐中败下阵来,扑入郁达夫的怀抱,订白首之盟,成百年之好。新婚燕尔,郎才女貌,伉俪情深,夫唱妇随,前后不到7年,王映霞接连为郁达夫生4子,二人踌躇满志,风流倜傥,一个幸福的小家庭使得天下有情人为之羡慕不已。
然而好景终不能长久。当郁达夫赴福州供职,留下“风雨茅庐”偌大空间时,顾影自怜,烟视媚行的王映霞却不堪忍受孤独寂寞的煎熬,便混入杭州高级社交场合,风流一时。于是悲剧生焉,终由猜疑、口角、出走、和解、冷战、泯毁、分居而至分离。
![]()
如果说郁达夫结婚13年,前7年还恩恩爱爱的话,那后几年,郁达夫却处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满腹辛酸,悲苦非常。
1936年,郁王在杭州圈地营建住宅“风雨茅庐”落成,郁达夫后赴福州任职,遂留下诸多的空隙,使这位美人儿周游交际。众男士便闻风而来,终日留恋于“风雨茅庐”中,笑谈侃论,春意融融。王映霞不仅成为大众情人,而且更甚之者,和人有了苟且之事,这不幸的种子便播在郁王工人甜蜜爱情的土壤上。
王映霞在杭州招蜂引蝶的风声,传到了正在福州的郁达夫耳朵里。郁达夫妒火中烧,怒意难忍,但又无可奈何,两人终至拌嘴吵闹。王映霞一气之下离家出走。郁达夫爱恨交加,万分痛苦,最后在武汉大公报上登出一则启事,明为寻人,实则寒碜王映霞。郁达夫发泄心中怒气。启事云:
王映霞女士鉴:
乱世男女离合本属寻常,汝与某君之关系,及携去之细软衣饰金银款项契据等,都不成问题,唯汝母及小孩想念甚殷,乞告以住址。
郁达夫谨启。
王映霞看后大为恼怒,但经人说和,无可奈何地跟郁达夫回家去了。
![]()
郁达夫太爱王映霞了,这种“纯真”的爱情者眼里自然容不得一粒沙子。王映霞的所作所为,更使他伤透了心,而王映霞对这一神经兮兮的丈夫却也无法可施,两人既是貌合神离,同床异梦,他们的爱情生活就此蒙受了一层暗影,郁达夫为此大伤脑筋,每每莫名其妙地烦恼、震怒,他们的生活事业开始步入低潮。
不久,郁达夫携妻儿老小出国移居新加坡。郁达夫本来是使王映霞到了一个全新的陌生地带,摆脱以前的一切“外情他意”,两人重新和好如初,高高兴兴地过日子。然而,祸不单行,都达夫乖离的性格,违背常理的举动终于酿成了一场更大的,无可挽回的悲剧。
刚到新加坡时,郁达夫还拉着王映霞的手说:“这里是一个新的天地,没有什么人认识你,我要和你在这儿终老!”
想是这般想,说是这般说,但郁达夫不知怎么鬼迷心窍,竟把王映霞“红杏出墙”,风风雨雨的事情,用诗词及注释,点点滴滴地给记录下来,并加注编成《毁家诗纪》,在新加坡大风旬刊30期周年纪念特大号上发表!毫无掩饰地把王的“隐私”撩拨到国外,闹得满城风雨,人声沸沸,把个王映霞气得火冒三丈,心中愤慨不已。
![]()
王映霞气愤难忍,便提笔写信给大风旬刊的编辑部,大骂郁达夫是一个欺世蒙面的无赖之人,是一个披了人皮欺骗女人的走兽,并写就一篇答辩文章,登在了大风旬刊上。那篇文章中火辣辣的怒骂,气咻咻的指责,使郁王终于反目成仇,处在敌对位置上。
自从《毁家诗纪》发表,郁达夫把王映霞背夫偷情的事态,毫无掩饰地赤裸裸地描写出来后,王映霞本具备的那种迷人风韵,高雅气质在他人眼里转变为一种下流、风骚的姿态,如此鄙夷的目光使王映霞大感窘迫。于是悲伤之际便又写了一篇《请看事实》的文稿,寄给《大风旬刊》直把一个大文豪郁达夫说成是不健全的神经错乱者,是一个只求肉欲,不解情意的无聊骚客。王映霞还不解恨,索性一不作,二不休,便把郁达夫嫖妓院,睡觉子窠等乱七八糟的事情,一股脑都给抖搂出来,直把郁达夫骂得体无完肤,一钱不值。
两人数年的绵绵情意,顷刻间便销毁殆尽,一对恩爱夫妻终至反目成仇,势如水火。时序已入盛夏,郁王的关系也进入了山崩地裂的地步,于是双方在数十年的缠绵恩爱之后,终于以分手告终。
![]()
郁达夫不同于王映霞。王映霞在离异后迅速振作起来,并很快再结连理。而郁达夫虽然风流豪放,落拓不羁,但他的感情真挚,陷于痛苦而难以自拔。对于王映霞,他虽然恨其不忠,不贞,然在内心深处却一直死心塌地地深爱着她。终日在身边,也不觉什么异样,然而王映霞的离去使他落入了无底洞中。郁达夫曾自作七律诗一首,表达了他心中的悲伤:
自剔银幻照酒厄,旗亭风月惹心思;
忍抛白首盟山约,来谱黄衫小玉词。
南国固多红豆子,沈园羞似习家池;
山公大醉高阳夜,可是伤春为柳枝。
王映霞的反目分离,给郁达夫心灵上造成了极大的创伤。
他已完全失去了往日那种文人骚客的潇洒风采,蓬头垢面,容颜憔悴,形体枯槁。他与儿子郁正时而会不经心地提到3人在一起时的欢乐情景,但出口之后,两人都愣在那里,久久不能恢复平静。
这次婚变出乎郁达夫的意料,所以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对他格外沉重,郁达夫常常对酒当歌,伤心不已。
![]()
郁达夫的感伤情怀触动了他的同事和朋友,为了解除他的寂寞与烦恼,他们四处张罗着给他续弦,然烦忧不已的郁达夫还是无法解除其内心的苦闷,终日厮混于女人堆中,过着糜烂的生活。
1945年初,在王映霞张灯结彩,新婚燕尔之际,郁达夫却流亡到了印尼的巴爷公务岛上,为避过日军的耳目,郁达夫化名赵廉,并在友人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位如花似玉的美貌姑娘——何丽有。
但何丽有大字不识一个,其聪慧不及王映霞的十分之一,郁达夫对她从未有那种缠缠绵绵,死去活来的铭心刻骨之爱。
郁达夫始终对王映霞有着刻骨的相思,这使其最后一次婚姻也是徒有其外壳,而没有实质的内容,这一婚姻上的悲剧一直延续到他被日本人杀害为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