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8日讯 为全面落实关于“切实解决执行难”的决策部署,强化理论对执行实践的引领作用,11月6日,滨州中院举办第七期“正清看·法慧办”理论学习面对面专题论坛。本期论坛聚焦“滨锋52·善执者行”主题,展开了一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的执行工作经验交流。滨州中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杜洪东,各基层法院分管执行工作的院领导、执行局局长参加论坛。
来自全市两级法院的17名执行一线干警,结合工作实际,围绕“破坚冰·有力度”“善执行·有温度”“建机制·有精度”多个维度,分享了各院在执行工作中的实践路径、典型经验、问题剖析与对策建议。
“拒执是一条走不通的单行道。” 滨州中院干警郭冬、赵冰以相声《拒执?没门!》生动演绎了被执行人表面配合、实则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该案的顺利办结,体现了滨州法院在打通拒执自诉渠道、完善府院联动惩戒机制方面的坚实步伐,也更加坚定了全市法院破解“执行难”的信心与决心。
拒执罪作为惩治“老赖”、破解执行难的一柄利剑,其规范、高效运用至关重要。惠民法院干警郭志浩结合刘某丽拒报财产、陈某非法处置查封财产等案例,介绍了该院通过强化部门联动、拓宽线索来源、加强宣传震慑等方式,全流程加大拒执打击力度,切实打通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
当司法的权威遭遇“消极躺平”与“恶意耍赖”,执行工作必须从民事的执着走向刑事的锋利。阳信法院干警封禄禄以一起合伙纠纷案为例,讲述了该院围绕“忠诚公信、实干履职”目标,以“实质解纷年”为契机,积极探索公诉路径,系统构建起一套务实管用的打击拒执犯罪工作机制。
基层执行干警的使命,不仅在于让裁判文书落地有声,更在于让司法成为修复社会关系、助力当事人新生的起点。滨城区法院干警杨再宇通过AI视频与讲述相结合的方式,分享该院在“大标的”与“小标的”案件中齐发力,以善意执行促成63起涉企案件和解,为企业挽回损失超千万元,同时高效化解526件民生小案,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传递出司法的力度与温度。
“案款有价,亲情无价。”邹平法院干警王治超等人演绎的情景剧《“赖”不掉的赡养费》,真实再现了执行法官通过耐心劝导,促使被执行人履行赡养义务、修复亲情关系的动人过程,展现出法院在家事执行中化解矛盾、弥合亲情的司法智慧。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无棣法院干警周杨讲述了该院通过府院联动,成功为292名工人追讨欠薪的实践路径。无棣法院以“保全—处置—执行”全流程协同机制,凝聚多方合力,实现工资全额兑付,用执行实效守护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如何在“实现胜诉权益”与“减少执行影响”之间寻求最佳平衡,是执行工作永恒的课题。沾化法院干警张志浩通过典型案例,阐释了该院在善意文明执行中的探索:不是无原则妥协,而是精准识别、分类施策;不是单一权益倾斜,而是统筹各方、追求最优。从异地腾房到企业重整,从终本管理到失信惩戒,每一项举措都践行着“司法为民”的初心。
腾退案件社会关注度高,舆论引导尤为关键。博兴法院干警付政杰分享了该院在涉房屋、土地腾退案件中的有效做法:坚持研判前置、联动协同、点面结合,2025年以来实现腾退工作的质的突破,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贡献了司法力量。
作为直面“执行难”的“排头兵”,开发区法院干警贺嫣然介绍了该院通过“立审执一体化”筑牢根基、“分权集约”优化架构、“协同联动”构建共治、“全链监督”守住底线等机制,深化“智慧执行”“执警融合”,让胜诉权益更快兑现为“真金白银”。
理念在交流中升华,共识在研讨中凝聚。本期“理论学习面对面”论坛不仅是一次执行经验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场思想与智慧的碰撞。滨州法院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继续深化“滨锋52·善执者行”品牌建设,不断推进执行工作机制创新与能力提升,以更强的担当、更实的举措、更优的作风,切实将“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闪电新闻记者 陈帅 滨州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