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创新甜品——
“奶皮子糖葫芦”
在深圳掀起消费热潮
各大社交平台上
涌现大量网友打卡分享
![]()
![]()
这款将传统冰糖葫芦
与内蒙古奶皮子相结合的美食
以其独特口感迅速火成顶流
![]()
然而,有网友发现
自从迷上吃奶皮子糖葫芦后
出现脸色不佳的情况
去医院检查后才知道
是糖分摄入超标
引发了皮肤糖化反应
话题“第一批奶皮子糖葫芦受害者现身”
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
![]()
糖化脸前后对比
面对这一美食风潮,深圳大学总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医生魏鹏飞提醒,奶皮子糖葫芦这类堪称高糖分与高脂肪结合体的美食不宜过量食用,它们属于典型的“糖油混合物”,吃完之后,要适当增加当天的运动量。
经常吃糖?谨防“糖化脸”
“糖化脸”的核心成因是人体内的非酶糖基化反应。体内未及时消耗的葡萄糖等多余糖分,无需酶催化便会直接与蛋白质、脂质等大分子结合,生成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这一有害物质。这种物质会让皮肤中原本柔软有弹性的胶原蛋白与弹性蛋白相互交联,进而导致皮肤弹性下降、变得僵硬,还会催生皱纹,让面色蜡黄暗沉。
魏鹏飞指出,“糖化脸”的出现快慢与严重程度和个人体质息息相关,主要看每个人的血糖调控能力。像有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群等,对糖分更为敏感,即使摄入同等糖分,他们比平常人更容易发生糖化反应,所以会更早出现“糖化脸”。
“近期接诊的不少年轻女性患者,都有频繁喝奶茶、点外卖、经常熬夜的习惯,检查发现多数存在胰岛素抵抗情况,脸上的皮肤变红、反复长痘,这其实就是‘糖化脸’的表现。”魏鹏飞说道。
糖化反应影响远超皮肤
值得注意的是,“糖化脸”可能只是健康问题的冰山一角。魏鹏飞强调,糖化反应是全身性的老化过程,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在血管壁沉积可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对糖尿病患者而言,还会加剧微血管病变,影响肾脏、视网膜和神经系统健康。因此“糖化脸”的出现,也是身体在发出一个信号,提醒我们关注整体的代谢健康和血糖控制。
预防“糖化脸”需要多管齐下,魏鹏飞建议,饮食方面,选择低GI食物,用全谷物(糙米、燕麦)替代白米白面,用蒸煮代替煎炸烘烤;增加膳食纤维,多吃蔬菜,膳食纤维能减缓肠道对糖分的吸收,帮助稳定血糖。多吃抗氧化食物,如莓果、绿茶、深色蔬菜等,抗氧化剂可以间接减少糖化反应的发生。坚持每周3-5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和适度的力量训练,能显著提高肌肉的葡萄糖利用率和胰岛素敏感性。保证充足睡眠,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避免熬夜,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稳定皮质醇水平,维护内分泌平衡。此外,紫外线会协同糖化反应,还需要注意日常防晒。
对于奶皮子糖葫芦的走红
不少网友也表示
大概又被营销“做局”了
![]()
![]()
![]()
不过也有人表示
走红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奶皮子+糖葫芦的搭配很绝
味道也不错
![]()
![]()
你吃过奶皮子糖葫芦吗?
对于突然爆火的网红美食
你会买单吗?
来留言区聊聊吧
来源 | 深圳晚报综合(记者 林冬雯、扬子晚报、抖音、小红书)
编辑 | 张裕麟
审读 | 郭建华
二审 | 陆楚一
三审 | 潘韵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