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通讯员 凌珂
“来,张叔、李婶,尝尝这甜蛋糕!”11月6日中午,漯河市郾城区龙城镇仲李村爱心食堂里暖意融融,党支部书记李广耀与义工一同切开香甜的生日蛋糕,三十余名老人围坐在一起,共同为两位八十岁寿星送上祝福。这场充满温情的集体生日会,不仅是爱心食堂日常服务的缩影,更见证着龙城镇从解决老人“一餐饭”的基本需求,到传递“一片情”的人文关怀,以爱心食堂为纽带,引领孝老敬亲新风尚的生动蜕变。
仲李村爱心食堂的集体生日会早已成为每月的固定节目,但此次却因两位老人的特殊心愿更显温情。两位八旬老人特意叮嘱子女,要将自己的八十岁寿宴办在爱心食堂。一向节俭的老人,执意让儿女们订制生日蛋糕,激动地说:“我每月在食堂都能沾着老伙计们的喜气吃蛋糕,这次轮到我了,也得请大家热闹热闹!”儿女们全力支持老人的心愿,儿媳妇胡晓娜不仅精心准备了生日蛋糕,还特意带来二十斤猪肉和十斤鸡蛋,到食堂帮忙洗菜、做饭、打饭。“我们夫妻俩常年打小工,起早贪黑忙着挣钱,以前总担心老人吃饭不及时、营养跟不上。现在有了爱心食堂,老人一日三餐吃得如意又舒心,我们在外干活也踏实多了!”胡晓娜的话语道出了众多子女的心声,这背后既有对食堂贴心服务的认可,更有对这份“舌尖上的关爱”传递出的真情暖意的感激。
自推进爱心食堂建设以来,龙城镇始终锚定“解决一餐饭,温暖一颗心”的初心,坚持“政府引导、村委主导、社会参与、群众自愿”的原则,将其作为破解农村养老“吃饭难”、搭建情感联结桥梁的重要抓手。这一碗碗热饭、一道道家常菜,承载的不仅是果腹的满足,更是对老年人生活品质的牵挂,让“一餐饭”成为传递温情的载体。
以往农村办寿宴、庆佳节,不少家庭存在铺张浪费、攀比跟风的现象。如今,像仲李村这样,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在爱心食堂过集体生日,不摆阔气、不搞排场,用简单温馨的方式传递喜悦。这种简约而不简单的庆祝形式,既减轻了子女的经济负担,又让老人们在邻里相伴中感受温暖,让节俭养德、孝老爱亲的理念深植人心。与此同时,爱心食堂更成为凝聚乡情、践行孝老敬亲的情感平台,让“一片情”在互动中不断升温。许多子女主动为食堂捐赠食材、出资出力,或利用闲暇时间到食堂当义工,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从“一餐饭”的民生保障,到“一片情”的人文关怀,龙城镇爱心食堂正以小切口做好大文章。这里的每一顿饭菜都饱含温度,每一次相聚都传递真情,不仅破解了农村养老的现实难题,更引领着移风易俗的文明新风。下一步,龙城镇将继续优化爱心食堂服务模式,扩大覆盖范围,完善配套设施,让这碗“暖心饭”越做越香,让这份“不了情”持续传递,让孝老敬亲的新风尚在龙城大地上落地生根、生生不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