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创客公社施润
48岁时借款2500万创业,这位60后大叔8年干出300亿+上市公司,夫妻身价超百亿!
创客公社获悉,今天(11月7日)上午,来自江苏无锡的德力佳传动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力佳”)成功登陆A股,开盘价96.94元,大涨107.67%。
公开发行后,企查查显示德力佳创始人刘建国和妻子孔金凤合计持有上市公司股权比例约35.09%。截至11时30分,德力佳市值为306.96亿元。据此计算,刘建国夫妇成为新晋百亿富豪,身价高达107.71亿元。
据了解,此次德力佳成功IPO创下了年内多项第一。其不仅是今年无锡市锡山区首家登陆A股的企业,也是2025年江苏省内主板融资额最大(募集资金18.67亿元)的上市项目。
《招股书》数据显示,2024年德力佳全球市场份额已达到10.36%,在中国市场也拿下了16.22%,分别排在全球第三、全国第二的位置,已成长为中国乃至全球风电齿轮箱技术引领者。
![]()
图片来源:无锡广电
此外,德力佳还是无锡年内第4家上市企业。目前无锡市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26家,位列全省第二(仅次于苏州)、全国第七。
来自无锡市委金融办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在境内外交易所审核的拟上市企业合计25家,其中境内11家、境外14家,储备上市后备企业超300家,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龙头集聚效应显著,未来增长潜力十足。
值得注意的是,德力佳创始人刘建国48岁时才创业,短短8年时间年营收就达40亿元级别,并成功拿下IPO跻身百亿富豪行列,他是如何做到的?

48岁借款2500万创业
8年干成百亿富豪
![]()
德力佳董事长、总经理刘建国
德力佳创始人刘建国出生在1969年5月,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在创立德力佳之前,刘建国在高速齿轮产业深耕超过20年,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与人脉资源。
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他历任南京高速齿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所长、所长、总经理助理、代理首席工程师、首席工程师。此后,刘建国还在南京高精重载齿轮箱制造有限公司、南京高精风能传动设备有限公司、南京高精传动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高速传动设备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开公司担任要职。
随着国内风电产业的蓬勃发展,长期扎根在技术一线的刘建国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捕捉到了高性能齿轮箱的巨大市场需求。
![]()
2017年,他决定亲自下场创业,带领团队在北京创办了德力佳传动科技,专注于风电主齿轮箱的研发与生产。
简单来说,德力佳做的是风电机组的“心脏”——主齿轮箱,把风叶带动的低速旋转,转成发电机需要的高速旋转。风电主齿轮箱性能直接决定了风机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是风电整机机组技术难度最高的部件之一。
2018年,在无锡政府的招商引资下,德力佳一期风电齿轮箱项目作为江苏省重点项目启动建设,总投资约20亿元。2020年,德力佳整体搬迁至江苏无锡,产能飞速发展,年产量达2044台,出货量跃居全球第四。
值得一提的是,德力佳成立初期,因自有资金不足,刘建国3000万元货币出资中的2500万元来源于三一重能的借款。
![]()
回顾德力佳的爆发式发展历程,刘建国将其归纳为三个关键阶段,分别对应了公司从初创、扩张到进阶的历史。
自2017年成立至2019年,是德力佳努力叩开市场大门的时期。德力佳凭借团队在业内的积累,初创时期便瞄准了行业头部客户,与当时国内排名第二的远景能源展开合作。样机表现出的良好性能不仅打动了远景能源,更让其看到了德力佳的巨大潜力。最终,远景能源还参股德力佳。
2019年至2021年,国家补贴政策退坡引发风电“抢装潮”。“这个临时性的市场机遇,让我们得以迅速扩大规模,将产品快速批量化、规模化。”刘建国表示,德力佳在这一窗口期内获得了多家头部终端业主和主机厂的认可,为公司奠定了市场基础。
2021年国家补贴取消,风电进入平价时代,德力佳迎来了第三次关键跨越。平价时代驱动风机技术向大型化发展,金风科技(002202)等风电行业龙头开始引领行业的技术迭代。德力佳迅速响应,及时开发出金风科技所需的中速传动齿轮箱产品,并迅速成为其主力供应商之一,进一步在业内打响了品牌知名度。
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德力佳营业收入约为31.08亿元、44.42亿元和37.15亿元;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4亿元、5.74亿元和5.35亿元。

无锡的“资本”狂飙:
独角兽涌现,上市后劲十足
![]()
当德力佳今日在上交所敲响上市锣声,无锡资本市场再次引起关注。
这家风电核心零部件龙头的开盘大涨,不仅让创始人刘建国夫妇身价跃过百亿门槛,更成为观察无锡资本版图的最新切片: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126家(全省第二)、境内外在审的拟上市企业25家、最新(2025年)独角兽企业15家、储备上市后备企业超300家......
这一连串数字背后,正是无锡构筑起来的一条生生不息的“上市运河”。这场资本盛宴绝非偶然,其底层逻辑根植于无锡百年工商基因与当代科创浪潮的深度融合,尤其展现出制造业根基通过创新裂变催生的新质生产力图景。
在IPO市场整体趋冷的当下,无锡凭什么能在资本寒冬中“狂飙”?
![]()
1、从“无锡制造”到“无锡智造”的跨越
无锡资本狂飙的首要动力,在于其扎实的制造业底蕴正凭借科技创新的翅膀,完成从“重量”到“质量”的精彩一跃。
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这座百年工商名城没有抛弃制造业,也从未空心化。
2023年,无锡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5万亿元,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465”现代产业集群营收增速均超15%。更关键的是,无锡的制造业升级不是“另起炉灶”,而是“老树新枝”——传统机械装备、纺织服装通过智能化改造焕发新生机,高端装备、新材料、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则在细分领域建立护城河。
无锡不追求模式创新泡沫,而是扎根硬核科技,用“十年磨一剑”的制造业耐心,锻造出资本市场的“无锡质量”。
2、全周期培育体系的政策赋能
无锡的资本爆发,离不开一套高效、前瞻、务实的政策体系。
近年来,无锡市及下属区县陆续启动“上市倍增计划”,提出“储备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的梯次推进机制。地方政府不仅提供上市奖励、税收优惠,更在合规整改、土地指标、人才引进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
更为关键的是,无锡摒弃了“撒胡椒面”式的扶持,而是聚焦“硬科技”“真制造”企业精准施策。对独角兽、潜在IPO企业实行“一企一策”,由市领导挂帅服务专班,解决实际困难。这种“店小二+指挥官”双轮驱动的服务模式,极大提升了企业上市效率。
3、产业升级与赛道卡位的精准预判
无锡的资本狂飙,本质是产业卡位战的胜利。
当下,长三角城市群正经历深度分工重构。苏州凭借外资和县域经济独占鳌头,杭州依托数字经济一骑绝尘,南京倚重省会资源稳步前行。而无锡的破局之道是:在关键赛道“卡位”,在细分领域“称王”。
比如,无锡的集成电路产业就堪称典范。无锡集聚了华润微、长电科技、卓胜微等龙头企业,覆盖设计、制造、封测全链条。这种“产业链上市公司群”模式,至少带来三大好处:一是人才虹吸效应,二是供应链协同效应,三是估值溢价效应。
而在未来产业的布局方面,无锡也早已在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热门领域也悄然落子,为后续企业上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
从长期看,无锡正在下一盘更大的棋:以资本为纽带,链接全球创新资源;以上市公司为平台,构建跨国产业链;以专精特新企业为尖兵,攻克“卡脖子”技术......
无锡从来不是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江南小城,而是全球产业链重构中的重要玩家。这座城市用实力证明:只要制造业根基不丢,科技创新耐心不减,政策赋能方向不偏,中国城市的资本春天,就在实业兴国的滚烫热土之中。
无锡,值得市场给予更高期待。
本文参考素材来源:
无锡日报:《刚刚,德力佳上市》
伯达财经:《德力佳IPO过会背后:被忽略的2021和2022年》
铅笔道:《江苏60后大叔干出超级隐形冠军:卖风电零部件,全球第三》及创客公社往期报道等。
欢|迎|联|系
文稿相关问题反馈,请联系:zhangtianyi0510
加入城市读者群,请联系:chuangke-jun
文章转载,请后台留言或联系:chuangke-jun
重丨磅丨报丨告
江丨苏丨创丨投丨圈丨年丨度丨活丨动
丨 丨 丨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