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三元前驱体生产废气综合治理案例
项目背景
华南地区某大型新能源材料企业专业生产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年产能1.5万吨。随着产能扩大,原有废气处理设施已无法满足现有生产需求,尤其氨气排放引起周边居民投诉。企业投资2000万元进行废气处理系统升级改造。
废气成分及来源
该项目废气主要来自以下工艺环节:
共沉淀反应釜
:产生含氨气(NH3)、硫酸雾和少量重金属气溶胶的废气,氨气浓度高达2000-3000mg/m³。
过滤洗涤工序
:释放含氨气、水蒸气和微量有机溶剂的废气。
干燥煅烧工序
:产生含颗粒物、NOx和SO2的高温废气。
废气特点是氨气浓度极高、湿度大、含有腐蚀性成分和微量重金属,处理难度较大。
处理工艺流程
根据废气特性,采用"分质处理+组合工艺"的技术路线:
废气分类收集系统
高浓度氨气废气单独收集
含尘废气单独收集
其他废气综合收集
高浓度氨气处理
三级降膜吸收塔回收稀氨水(浓度18-20%)
剩余氨气经酸性溶液吸收处理
氨气回收率达98%以上
含尘及高温废气处理
旋风除尘+布袋除尘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
湿法脱硫塔
综合废气处理
酸洗塔去除残余氨气和硫酸雾
湿式静电除尘器捕集重金属气溶胶
除雾器+气体再热装置防止白烟
智能控制系统
:根据废气浓度自动调节药剂投加量和风机转速。
最终效果
系统改造完成后:
氨气排放浓度从原来的2000mg/m³降至<10mg/m³
颗粒物排放<15mg/m³
SO2排放<50mg/m³
NOx排放<100mg/m³
每年可回收20%稀氨水约5000吨,价值约150万元
能耗比传统工艺降低30%
周边居民投诉率降为零
该项目不仅实现了污染物超低排放,还通过资源回收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行业内的标杆工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