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能够流传下来,要感谢一个人。
一个女人。
她是司马迁的女儿。
![]()
当年,李陵兵败,投降匈奴。
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解,按律当斩。
为了能完成当时已经开写的《史记》,司马迁接受“腐刑”。
后来,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
自己完成《史记》,会将它“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可见当时司马迁,对这个世界充满绝望。
好在,司马迁有一个女儿,她嫁给了杨敞。
两人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杨忠,小儿子杨恽。
这两个儿子,一武一文。
杨恽喜欢读书,母亲就把自己珍藏的《史记》拿来给他阅读。
杨恽每每读到泪流满面。
他把书献给了汉宣帝。
就这样,《史记》才流传下来。
![]()
读史使人明智。
如今,再读《史记》,读懂这10句话,人生就像“开挂”。
01
“顺,不妄喜;逆,不惶馁;
安,不奢逸;危,不惊惧;
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也。”
这是很高的修养。
在顺境里,不得意忘形;在逆境里,不沮丧气馁。
在安稳中,不骄奢淫逸;在危难里,不惊惧胆怯。
古人有句话说:每临大事有静气。
有这样的气度,何愁大事不成?!
![]()
《史记》里的西楚霸王项羽,就是只能处顺境,不能处逆境。
顺境就力拔山兮,逆境就乌江自刎。
现在有个词叫“逆商”,如果在逆境中抗击打能力不足,就容易夭折。
02
“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有一个成语叫:曲高和寡。
这其实是一种选择。
有一些事,必然是孤独的。
那些热闹喧嚣的大多数,从来都只是背影。
这里面有个容易误解的点:那些“不合于俗”与“不谋于众”,从来不是做出来给别人看的。
而是一种性格。
就像很多时候你可以听取很多人的意见,但做决定的,一定是你自己。
你才是自己人生的第一负责人。
![]()
就像三国时期,曹操身边谋士云集,计谋迭出。
其实不是谋士有多么牛。
而是因为他们遇见的,是曹操。
03
“非人情,不可。非人情,难近。非人情,难亲。”
人是社会性动物,所以必然生存在人际关系的网络之中。
所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实,就要看他在人际相处中的模式。
![]()
当年黄金荣的老婆林桂生考验杜月笙,就是给他2000大洋,看他怎么做。
如果杜月笙把钱存起来,林桂生一定会很失望。
结果杜月笙拿到钱,先去还债,再请朋友们吃喝。
这样精通于人情世故的人,林桂生一下子就看出了——
杜月笙总有一天会超过黄金荣。
04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出自《货殖列传》,司马迁一句话说透人性。
这里的“利”,不单止利益,而且指的是尊重人性。
在这一篇文里,司马迁讲了陶朱公的故事。
![]()
陶朱公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被抓入狱。
陶朱公想让小儿子前去营救。
结果大儿子一哭二闹三上吊,表示不让自己去就是看不起自己。
无奈之下,陶朱公让大儿子带着财宝去了楚国,要他找到自己的老朋友庄生,把钱给他,一切听庄生安排。
结果大儿子舍不得钱,最终只能带着二弟的尸体归来。
而这,早在陶朱公的意料之中。
这里还有一件趣事:
庄生是陶朱公的好朋友,其实陶朱公写一封信也能让他帮忙就出儿子。
他为什么一定要大儿子带着金子前去?
这就是:尊重人性,尊重利益。
05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能听取别人意见的叫作聪明;
能自我反省的叫作明智;
能克制战胜自己的叫做强者。
![]()
老子在《道德经》里曾说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聪明聪明,一定是能从外界听取更多的信息,而不是固执己见。
执着于自己,往往会把圈子越过越小。
06
“祸不妄至,福不徒来。”
一个人身上的祸患福报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太上感应篇》里说:“福祸无门,惟人自召。”
福与祸,都是自己感召而来。
心理学上有一句话:担心是诅咒。
一个母亲,担心自己的孩子会遇到各种问题。
这看似是为了孩子好,但其实她担心的念头过于强大,反而引起她担心之事发生。
这就是“福祸自招”的原理。
一切都是自己造作。
07
“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太聪明的人很容易拒绝别人的建议,太会说话的人总是可以花言巧语遮盖自己的过失。
![]()
这一点,在商纣王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封神演义》中,商纣王被塑造成一个昏庸残暴的君王。
但其实,商纣王为人高大帅气,聪明无匹。
于是,聪明的他知道怎么“饰非”——把自己的过错遮掩起来。
其实细读《史记》,其中的记录也很有趣,那些“昏君庸主”往往都有一个特点——
他们都很聪明。
有时候,聪明也会成为一种障碍。
08
“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
无论多么勤奋耕作的农人,他辛劳一年的收成都不如赶上丰年;
再精于出仕的人,也不如君臣良好的遇合。
![]()
这说出一个真相:很多事,并不是靠努力得到。
而是,靠运气。
这让人想不通,但却是事实。
只是,在这个事实面前,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准备好自己。
机遇可遇不可求,但准备却是自己说了算的。
09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
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
三代之际,非一代之智也。”
《道德经》里说过有些类似的话: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凡事需要积累。
有一些成语说:集腋成裘,积羽沉舟。
只有狐狸腋下那一点皮毛,积攒起来做成的皮裘才最华丽。
积攒起来的羽毛,也能把船压翻。
很多事情,我们只看到了结果,但能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
却在于——积累。
10
“白首如新,倾盖如故。”
有人相识到老还是不怎么了解,有人初次见面却一见如故。
有一首古诗说: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
年纪越大就会越懂得:珍惜老朋友。
跟老朋友聊天,就像是连接一段曾经过去的时光。
这,才是人生最美妙的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