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立冬晴,一冬凌;立冬阴,一冬温”,今天正值立冬,冬天会冷吗

0
分享至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天气越来越凉,街头行人换上厚外套,商场里的棉服开始上新,饭桌上的热汤也多了几分香气,季节在悄悄变换,冬天真的要来了。

每年十一月七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二百二十五度时就是“立冬”,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从这一天开始,白昼缩短、夜晚拉长,寒气逐渐加重,秋天正式和我们告别。



古人说:“立,建始也。”立冬的“立”,意味着一个新的季节开始;而“冬”字,在古文字中,下半部分像冰的形状,代表寒冷与封藏。立冬之“立”,不仅是自然意义上的“冷”,更是人们生活节奏的改变。

在农业社会,立冬是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庄稼已经收进仓里,地里的活暂告一段落,人也要“歇一歇、藏一藏”,农民会修农具、整屋舍,准备过冬的粮食和柴火。



过去的朝代里,皇帝在立冬这天要举行“迎冬大礼”。文武百官穿上礼服,随皇帝到郊外祭天,寓意“顺天时、重农事”。

老百姓在这天也有自己的仪式:杀猪宰羊、酿酒做肉、贴窗迎冬。虽然现在的生活早已不同,但那种“迎接冬天”的仪式感,仍藏在我们心里。



每逢立冬,人们总爱抬头看看天:“立冬晴,一冬凌;立冬阴,一冬温。”

这句俗语的意思很简单:立冬当天如果是晴天,冬天多半会比较冷,冰冻的日子多;如果是阴天或下雨天,那冬季可能会相对暖和一些。



古人没有卫星、没有气象雷达,全靠观察天象、风向、云色来总结经验,几千年的积累,慢慢形成了许多“以日测季”的谚语。

从气象学角度看,立冬晴朗往往说明北方的冷空气势力较强,天空高远、云量少,这样的天气模式,意味着冷空气活跃,接下来一段时间冷势不减,冬季也更容易偏冷。



相反如果立冬这天阴沉或下雨,多半是暖湿气流占上风,冷空气偏弱,冬天就可能偏暖。

当然气候变化复杂得多,不可能只靠一天来判断整个冬天的走向,如今科学预测讲究长期观测、数值模拟,但这些古老的说法,依然有它的参考意义,它代表的是人们对自然细微变化的感知,也是一种生活经验的积累。



每到立冬,大家总爱问:“今年冬天会不会特别冷?”其实,不论冷冬还是暖冬,都有利有弊。

暖冬的好处显而易见:气温高一些,取暖花费少,出门不那么麻烦,尤其对老人、小孩或身体虚弱的人来说,暖冬意味着更少的感冒与关节疼。



但暖冬也有问题,冬天太暖,地里的害虫和病菌容易存活,第二年春天病虫害就会多,对于依然依靠农业生产的地区,暖冬反而是一种“潜在的坏消息”。

另外冬天若少雪,土壤缺乏“冻透”过程,来年春耕时地气难以恢复,也容易影响产量,冷冬则恰恰相反。



冷空气频繁,气温低,虽然人觉得冷,但自然界却在“清洗”,虫卵冻死、病毒活性下降,来年就少灾害。古人常说“瑞雪兆丰年”,正是这个道理。

只是,冷冬对人确实难熬。寒风刺骨、手脚冰凉,取暖成本增加,对老年人心脑血管也是一种考验。尤其在北方,遇到“断崖式降温”,那种冷能透到骨头里。



所以,人们的希望很现实既不要太暖,也别太冷。可惜,天气从不随人意,只能随时调整自己。无论今年是冷冬还是暖冬,最重要的都是“顺时养身”。立冬不仅仅是天气的分界线,更是养生的起点。

古人讲:“冬三月,此为闭藏。”意思是说,冬天是“藏”的季节,要养精蓄锐、少耗多养。现代人虽然不种地,但身体的节奏依旧要跟着自然走。



冬季气温低,阳气潜藏,饮食宜“温补为主”。老话里有句:“立冬补冬,补嘴空。”意思是这时节最该补身子。

适当的进补,不只是吃好喝好,而是要吃得对。冬季进补的食材讲究“温而不燥、润而不腻”。以下几种,是最常见、也最实用的冬令食补。



比如鸡肉性温味甘,富含优质蛋白和氨基酸。相比红肉,它脂肪少,容易吸收。立冬这天,许多家庭都有炖鸡汤的习惯。

一锅热腾腾的鸡汤,不仅能暖身,还能补气血。炖的时候加些萝卜、蘑菇或枸杞,能让味道更鲜,也让营养更均衡。



而南方不少地方立冬要吃汤圆。汤圆圆润、寓意团圆,也代表家人相守的幸福。糯米性温,能补脾养胃,对冬天易寒胃痛的人尤其合适。

现代人口味多样,甜咸皆可:黑芝麻汤圆香滑可口,三鲜汤圆鲜咸开胃。立冬吃碗汤圆,不只是食补,更是心补。



冬天虽然冷,却常常干燥。暖气一开,空气更燥,嗓子、皮肤都容易干。雪梨正好能润肺生津、缓解咽喉不适。

若觉得生吃太凉,可以加冰糖小火炖,温润又香甜。这样的“清润补”,能与鸡汤、肉类形成互补,让身体更舒适。



进入冬天,人容易犯懒、情绪低落。白天短、黑夜长,阳光少,心情也容易跟着变阴沉。

古人早就发现了这个规律,他们提倡“冬养心静”。意思是说,冬天要让身体慢下来,也让心安下来。



现代生活节奏快,立冬对我们其实是一个提醒:该收的收一收。减少外出熬夜,少让身体透支;吃得暖一点,睡得早一点;在家多陪家人,少生气多笑笑。



  • 信息来源:《农谚》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何说两岸统一迫在眉睫?再晚了台湾就“新加坡化”,等不及了!

为何说两岸统一迫在眉睫?再晚了台湾就“新加坡化”,等不及了!

顾史
2025-11-06 21:21:48
顽固台独分子柯建铭家族在大陆的投资产业,如今柯家金脉即将断绝

顽固台独分子柯建铭家族在大陆的投资产业,如今柯家金脉即将断绝

时尚的弄潮
2025-11-07 14:39:40
女朋友是体育生是什么体验?网友:第二天下不来床

女朋友是体育生是什么体验?网友:第二天下不来床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6 00:20:05
一组海报看我国出入境政策“新利好”

一组海报看我国出入境政策“新利好”

金台资讯
2025-11-06 10:30:30
孙颖莎生日蛋糕设计师怒斥CP粉:生日蛋糕是自己设计,不是谁定制

孙颖莎生日蛋糕设计师怒斥CP粉:生日蛋糕是自己设计,不是谁定制

凤幻洋
2025-11-07 15:58:02
紫牛头条|女孩丢失身份证惹上诈骗官司被判赔款,骗子已被抓,不过她还得打官司

紫牛头条|女孩丢失身份证惹上诈骗官司被判赔款,骗子已被抓,不过她还得打官司

扬子晚报
2025-11-06 21:07:07
湖南医生17分钟不雅视频上热搜,医术好私德有问题,是否能被原谅

湖南医生17分钟不雅视频上热搜,医术好私德有问题,是否能被原谅

江山挥笔
2025-11-06 11:44:13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书雁飞史oh
2025-11-06 19:05:31
一年涨价近6万/㎡!汤臣集团又赚翻了

一年涨价近6万/㎡!汤臣集团又赚翻了

房地产营销总
2025-11-06 11:53:37
江浙沪某高校病态的“三朵桂花”事件:新型垃圾,逼疯中国年轻人

江浙沪某高校病态的“三朵桂花”事件:新型垃圾,逼疯中国年轻人

小椰子专栏
2025-11-06 13:02:38
纽约市的犹太人 ,有 33%的人在市长竞选中把票投给马姆达尼

纽约市的犹太人 ,有 33%的人在市长竞选中把票投给马姆达尼

老王说正义
2025-11-07 00:03:31
上海交大:一旦吃上降压药,6种食物立马戒掉,再吃或有心梗风险

上海交大:一旦吃上降压药,6种食物立马戒掉,再吃或有心梗风险

Kerry哲学
2025-11-07 11:14:56
福建舰入列!回顾国之重器的震撼时刻

福建舰入列!回顾国之重器的震撼时刻

极目新闻
2025-11-07 13:23:35
翁帆新住所曝光:家里还挂着杨振宁103岁的生日横幅

翁帆新住所曝光:家里还挂着杨振宁103岁的生日横幅

金牌娱乐
2025-11-07 10:48:32
深圳37家印度人空壳公司被端,网友:那些印度“寄生者”开始慌了

深圳37家印度人空壳公司被端,网友:那些印度“寄生者”开始慌了

丫头舫
2025-11-06 23:15:12
7号收评:再次失守4000点!所有人都注意,大盘下周行情已无悬念

7号收评:再次失守4000点!所有人都注意,大盘下周行情已无悬念

春江财富
2025-11-07 15:29:16
100万!邵佳一年薪曝光,比洋帅便宜12倍,短约“临时工”

100万!邵佳一年薪曝光,比洋帅便宜12倍,短约“临时工”

小金体坛大视野
2025-11-07 18:08:34
表弟买了一套毛坯房,出差1年回去时发现房子竟然已经装修完

表弟买了一套毛坯房,出差1年回去时发现房子竟然已经装修完

小秋情感说
2025-11-06 14:27:17
陈睿卸任上海哔哩哔哩科技公司职务

陈睿卸任上海哔哩哔哩科技公司职务

财联社
2025-11-07 17:32:05
唐晓东,任上被查!

唐晓东,任上被查!

证券时报
2025-11-07 12:55:02
2025-11-07 19:28:49
不写散文诗 incentive-icons
不写散文诗
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
3092文章数 35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Donna Young:美国当代艺术家

头条要闻

两部门发布重磅公告 涉及超硬材料、稀土等出口管制

头条要闻

两部门发布重磅公告 涉及超硬材料、稀土等出口管制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房产
教育
数码
健康
亲子

房产要闻

爆发!又一波世界级的投资,砸向海南!

教育要闻

本岗位需签署“放弃考研承诺书”,大学生求职,遇上公司奇葩要求

数码要闻

技嘉发布X870E AORUS XTREME X3D AI TOP主板,搭X3D AI超频技术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亲子要闻

嘴唇干得像树皮?中医给你讲明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