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常说“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辄徒成下品”,由于两晋距今年代久远,能留存下来的真迹极少,我们比较熟悉的无非是陆机的《平复帖》和王珣的《伯远帖》了。但这两件作品又不适合我们临摹,前者笔法并不完善,后者信手书写且字数太少。
![]()
而在去年,一部传承千年之久的“国宝”横空出世,台北故宫在建院周年展上第一次公开,被专家鉴定为王羲之后人真迹。它就是谢灵运《草书册》真迹,整整18篇手稿、2000字墨迹,穿越1600年依然清晰如新,而且完完整整,没有任何的残损、缺字,墨迹鲜活、用笔清晰细腻。
![]()
谢灵运以文章出名,自认为才占一斗,但很多人不知道他也是一位的书法家,宋文帝刘义隆就称赞他“文书二妙”。而且,谢灵运的字继承了最正统、最地道的晋人草法,他是王羲之的曾外孙,还是谢安的侄孙,独传王氏、谢氏两大家族的“禁传笔法”,连当时文豪颜延之都对他的字赞不绝口,他评价这部《草书册》:“玉版飞霞,星辰忽动,玄香起浪,风雨旋来!”这才是真正的魏晋风骨。
![]()
此卷全篇笔法堪称“二王”密码本:中锋行笔如雷霆藏筋骨,转折圆劲似金钗弯折;章草与今草交融,字势险峻却稳如泰山;墨色枯润变幻间,连笔锋扭动的细节都纤毫毕现——草圣张旭、怀素的狂草源头就在这里!
更绝的是“山水入笔”的独创:字如峭壁垂瀑、舟横浪尖,诗书画浑然一体,打脸当代丑书乱象,李嗣真赞道“如芙蓉出水,自然可爱”。
![]()
中宫宽松,留白充足,打破“中宫收紧” 的传统结字逻辑,却因笔画间的斜向呼应,避免松散感;简省笔画,保留骨架,对复杂字形做合理简化,借鉴钟繇楷书的古朴结体与王献之草书的欹侧感,如“风”字采用左低右高的欹势,横折钩的折角处不作尖锐处理,反而圆润过渡,兼具晋人 “尚韵” 的灵动与自身的清劲。
![]()
章法与结字风格一致,追求“萧散疏朗”,单字大小差异不大,避免强烈的对比,整体章法如 “林下之风”,无刻意安排的紧张感,与他“诗文皆清逸”的文人气质契合。全卷以“疏宕”破常规,以“清劲”立风骨。
![]()
此作也是陈郡谢氏唯一传世真迹,比残缺的《伯远帖》更完整,台北故宫秘藏百年禁止外传,如今高清复刻版终于首发!博物馆级1:1超清复刻,便携经折装+现代字注释,更适合初学者领悟魏晋笔法。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