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7日,迎来了今年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立冬和立春、立夏、立秋一样,代表一个季节的开始。而进入立冬节气之后,我国不同地区的天气气候也不一样,此时北方大部分地区已经入冬,雨雪天气将频繁上演。
![]()
在南方地区,江南地区有可能会出现“小阳春”,而华南地区气温还是比较舒适的,给人一种刚刚入秋的感觉。因此,随着立冬的节气到来之后,不同地区天气情况不一样。
据了解,今年立冬交节时间是在11月7日12时04分03秒,农历时间为九月十八。从立冬交节时间来看,是在中午时分,如果还没过这个时间点的话,代表立冬节气还没有到来。不过从农历时间来看,在九月中旬,属于罕见的“九月早立冬”,这是因为今年农历闰六月原因,确实难得一见。
![]()
关于立冬节气的农谚有很多,比如“冷不冷,看立冬”、“立冬在九月,当了棉衣换头牛”等说法。那“冷不冷,看立冬”是何意呢?
根据这句俗话的字面意思来看,看整个冬季冷不冷,在立冬节气交节这天就能体现出来。也就是说立冬节气这天的天气情况,代表整个冬季的气候。不过,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恶,也仅供参考。
毕竟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使得冬季的气温也变得复杂,不能单凭立冬节气交节这天的天气来反映整个冬季的气候。而且,我国地缘辽阔,不同地区关于立冬当天的天气说法也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冬季的整个气温,还要等冬季结束之后才能知道。
今日立冬,不同地区天气情况不一样,有的地区天晴,有的地区下雨,甚至有的地区是阴天或多云。那立冬下雨有什么说法?
![]()
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如果立冬这天下雨的话,被普遍视为冬季雨雪偏多、天气湿冷的预兆,主要体现在“立冬雨一冬雨”、“立冬落雨会烂冬”等民谚上。不过,在民间还流传着“立冬晴一冬凌,立冬阴一冬温”的农谚,因此也并不能代表立冬节气当天下雨就是冷冬。
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气象数据显示,立冬下雨与冬季降水偏多存在一定相关性,但全球变暖已改变降水模式,如短时强降水替代持续性阴雨。
立冬下雨是暖冬还是冷冬?
立冬下雨通常预示着冷冬而非暖冬,但这一结论基于传统农谚说法,并没有得到气象数据的科学支持。此前,我国气象局的专业人士也进行分析过,整个冬季是暖冬还是冷冬需要等过完了才能知道,需要数据做支撑的。
![]()
综上,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增多,农谚只能作为参考,实际情况需结合实时气象数据为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