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上,中国东方教育集团师生斩获1金、1银、1铜及8项优胜奖的优异成绩,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份瞩目的成绩单,随即吸引了新华社、人民网、央广网等多家主流媒体的目光。“以赛促学”的核心,是让赛事锤炼的能力真正转化为职场竞争力。中国东方教育构建的覆盖计算机、汽车、烹饪、美业等多个领域的技能教育体系,正是这一转化的坚实载体。正是这一“以赛练技、以技赋能”的高效模式,保障了集团超200万毕业生就业率持续高于95%,并实现了从“好就业”到“就好业”的跨越。
![]()
媒体合影
在第26个记者节前夕,记者团专程走进集团旗下院校,他们带着“国赛冠军是怎样炼成的”这一疑问,深入赛训基地、产教融合车间与实操课堂,旨在探寻国赛奖牌背后的教学体系与“匠心育人”的核心理念,解锁其作为技能人才培养者与中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见证者与参与者的育人内核。
走进三校课堂:一线教学映照职教温度
在新东方烹饪学校世赛基地内,学生们正在反复练习拉糖、吹糖、塑形动作。糖浆在灯光下流转成花鸟纹样,导师韦玲在一旁指导细节。“我们的目标,是把国赛标准变成日常教学标准。”她说。
![]()
记者跟随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烹饪(西餐)项目
金牌获奖者王志伟(左一)学习口蘑雕刻
![]()
记者跟随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糖艺西点制作项目
铜牌获奖者王天祥(左一)学习糖艺技艺
走进新华电脑学校3D数字艺术实训基地,屏幕上不断闪现精细的模型渲染画面。指导教师介绍,学校将国赛真题与项目实训结合,让学生在校期间即能对接企业项目需求。
在万通汽车学校新能源实训车间里,学生们正对新型电动系统进行拆装测试。现场设备排列整齐、指令精准,记者感受到浓厚的现代制造气息。“我们不仅教修车,更要教懂技术原理,培养能‘上手又上岗’的技能型人才。”实训教师介绍道。
三校的实训现场,都折射出一个共同理念——让课堂紧贴产业、让教学服务未来。
以赛促学,以技报国:中国东方教育的“育人样本”
![]()
记者探营全国技能大赛获奖者谢良昊的训练教室
在实训台前,学生们以赛事项目为课题反复打磨技艺,一道西餐酱汁要精准把控三次温度,一块焊接件要达到毫米级精度;在产教融合车间,企业真实项目与赛事训练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赛场所学;在技能竞赛常态化的校园氛围中,从班级赛、校级赛到省级赛、全国赛,层层递进的赛事体系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成长阶梯。
![]()
记者走进万通实训教室
职业教育不是退路,而是青年成长的新赛道。那些在灶台边、焊接台旁、设计软件前默默奋斗的年轻人,用精准的操作、执着的打磨,诠释着“技能改变命运的真谛”。他们在赛事中锤炼的不仅是技艺,更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临危不乱的应变能力、协作共进的团队意识——这些品质,让他们既能站上国赛领奖台,也能在人生舞台上绽放光彩。
从国赛奖牌到职场实绩,从课堂实训到产业赋能,中国东方教育的“以赛促学”模式,照亮的不仅是万千青年的成长之路,更勾勒出中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