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和排毒器官,其健康状况往往会通过身体的多个部位显现,皮肤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信号窗口。当肾脏功能出现异常时,体内的毒素和代谢废物无法及时排出,就可能反映在皮肤上,出现各种异常症状。有道是,“肾脏好不好,皮肤早知道”,肾脏功能下降时,体内毒素堆积、激素失衡、水分代谢紊乱等问题,会直接反映在皮肤状态上,当皮肤出现这4个异常表现时尤其需要警惕。
1.皮肤瘙痒难耐
![]()
皮肤瘙痒是肾脏疾病患者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只不过很多人出现皮肤瘙痒时,会首先想到是皮肤问题引起的。实际上,当肾脏功能受损时,体内的尿素、肌酐、尿酸等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会在体内蓄积。这些有害物质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皮肤,刺激皮肤的神经末梢,从而引起皮肤瘙痒,这种瘙痒通常比较顽固,多为全身性瘙痒,有时会伴有烧灼感,在晚上睡觉或安静状态下会更加明显。
而且,单纯使用止痒药膏或抗过敏药物,往往效果不佳,只有当肾脏功能得到改善,体内毒素水平降低后,瘙痒症状才会有所缓解。
2.皮肤发黄、晦暗无光
![]()
健康人的皮肤通常呈现出红润、有光泽的状态,而当肾脏出现问题时,皮肤颜色可能会发生改变,变得发黄、晦暗无光。这主要是因为肾功能受损,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会受到阻碍,从而引起皮肤发黄,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肾性黄疸。
此外,肾脏疾病还会影响身体的造血功能,导致肾性贫血。贫血会使皮肤失去血液的滋养,变得苍白、晦暗,缺乏光泽,同时还可能伴有乏力、头晕、心慌等症状。如果发现自己的皮肤长期发黄、没有光泽,且伴有上述贫血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肾功能和血常规,排除肾脏疾病的可能。
3.皮肤出现皮疹、瘀斑
![]()
部分肾脏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皮疹的症状,这些皮疹的形态各异,可能是红色的斑点、丘疹,也可能是荨麻疹样的风团,多分布在四肢、躯干等部位,有时会伴有瘙痒或疼痛感,这种皮肤皮疹通常与肾脏疾病的免疫炎症反应有关。此外,当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时,体内的凝血功能会出现异常,会导致身体容易出现瘀斑。
这些瘀斑通常没有明显的外伤史,可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大小不一,颜色从紫红色逐渐变为青色、黄色,最后慢慢消退。如果皮肤反复出现不明原因的皮疹或瘀斑,应警惕肾脏疾病的可能,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4.皮肤干燥、脱屑
![]()
正常情况下,皮肤会通过皮脂腺分泌皮脂来保持湿润和弹性。而肾脏疾病患者由于体内水分代谢紊乱,可能会出现皮肤干燥的情况。不仅如此,肾脏疾病还会影响体内维生素A的代谢和吸收,维生素A是维持皮肤黏膜健康的重要营养素,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皮肤角质层增厚、干燥、脱屑,甚至出现皮肤粗糙、皲裂等症状。
尤其是在秋冬季节,气候本身就比较干燥,肾脏疾病患者的皮肤干燥、脱屑症状会更加明显。如果皮肤长期干燥、脱屑,且通过涂抹润肤霜等方式无法有效缓解,应考虑是否与肾脏健康有关。
肾脏健康与全身健康息息相关,皮肤出现异常时别忽视。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才能更好地养护肾脏,为身体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原创出品,作者木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