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安管理行政处罚关乎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
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
需对案件的认定事实、
执法程序、法律适用等进行全面审查。
如何实现裁判标准的规范统一与办案质效的提升?上海法院以数字赋能,推动原本分散的“小切口”应用场景系统集成,构建起“治安管理行政处罚案件合法性审查提示应用场景矩阵”,实现从“点状探索”到“体系赋能”的跨越。
场景破题:
从个案洞察到系统预警
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应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制裁。
![]()
图片源自网络
在审理一起故意伤害的行政案件中,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发现,行政机关虽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加害人作出处罚,却未考量被侵害人是孕妇这一法定加重情节。
行政机关对当事人进行处罚时应准确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尤其在存在加重情节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更应全面考量,综合考虑加重情节与减轻或不予处罚情节的逻辑关系。
为强化对加重情节的审查提示,在上海法院的推动下,“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行政处罚加重情节审查提示预警”应用场景成功嵌入办案系统,实现对类案场景的智能识别与实时提醒。
矩阵形成:
预警提示驱动规范审查
“您正在审理的案件,可能存在行政机关在对相似违法行为按加重情节进行处罚时,出现裁量基准或裁量幅度不一致的情形,建议您予以检查修正……”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法官张淼堂在审理一起故意伤害的行政案件时,收到办案系统自动推送的预警提示。
该案中,行政机关对原告、第三人均认定存在殴打他人的违法事实,但对原告作出行政拘留的行政处罚,对第三人作出不予处罚的决定。原告不服,诉至人民法院。张淼堂坦言,系统预警帮助法官迅速聚焦案件审查重点,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情节考量不周、法条适用不准等问题,为案件核查提供了精准指引。
无独有偶,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法官陈云龙也收到了一条“案件可能存在行政判决撤销行政处罚后产生‘程序空转’的情形,关联案件共1件……”的提示信息。据此,陈云龙迅速锁定原告所诉处罚决定的前案撤销记录,高效理清了案件背景。
![]()
图片源自网络
随着上海数字法院建设的推进,已有多项应用场景围绕着治安管理行政处罚案件的审查展开,场景矩阵的建设具备可行性。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在梳理相关应用场景后,初步形成场景集成思路。
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指导下,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围绕“行为主体—行为表现—行为规范”框架,设计年龄、人数、次数等专用标签,并绘制全景思维导图,为场景矩阵的拓展预留动态空间。
效能彰显:
数字赋能提升审判质效
场景矩阵通过对现有“小切口”场景专题化梳理分类、定制个性化标签,实现应用场景整体脉络可视化展现,也为查缺补漏、完善架构提供支持。随着更多应用场景的接入,该矩阵正持续释放数字效能。
➤ 审查内容更全面。矩阵逐步覆盖治安管理行政处罚案件审查内容,通过智能提示辅助法官全面核查,避免遗漏。
➤ 类案裁判更规范。依托场景间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壁垒,推动类案裁判尺度规范化,提升司法公信力。
➤ 实质化解工作更高效。通过关联民事诉讼与前案诉讼,助力法官洞察当事人真实诉求,提升行政争议实质化解效率。
从单个场景的“0到1”到矩阵体系的“连点成面”,是上海法院以数字化赋能审判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它不仅助力法官精准发现案件审查盲点,推动治安管理行政处罚类案件审理更加规范、高效,也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与满意度,为做实“公正与效率”注入强劲数字动能。
![]()
本文作者
何林蕊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行政及执行裁判庭法官

线索提供丨行政及执行裁判庭
稿件来源丨 “上海高院”微信公众号
本文作者丨何林蕊
本版摄影丨董雪皓
责任编辑丨陈卫锋
- END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