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西兰北岛怀卡托河地区的Karāpiro湖风景秀丽,其水电站是新西兰国家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为北岛供电。
![]()
但这个湖现在却因一种亚洲河鲜而面临危机。
这种来自亚洲的美味佳肴正在无限扩散,成为新西兰生态的噩梦。
01
华人最爱的河鲜
在Karāpiro湖码头的小栈桥尽头,有一层看起来像是覆盖着淤泥的砾石,却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淡水科学家Michele Melchior博士随手舀起一勺沉积物,就在里面捡到5个金蛤。
![]()
在更深、更远的水域,金蛤的数量令人震惊。
“我们发现有些位置的金蛤数量每平方米可以超过数千只。”Melchior博士说。
金蛤是亚洲蛤蜊的一种,华人在国内常吃的黄沙蚬、蚬仔,福建话里说的“扭央”正是此物。
![]()
原产于中国及东南亚一带,一般栖息在河川、湖泊或者水田等淡水环境里。
在广东江门,这种蚬更是有“西江鲍鱼”之称,多少爱吃之人经常不惜开几个小时车到当地吃。
![]()
本来新西兰是没有这个物种的,2023年,几位淡水生态学家在Cambridge注意到湖边沙砾中混杂着一批金褐色贝壳,立刻上报。
随后,新西兰初级产业部(MPI)确认,这是外来入侵物种金蛤(gold clam)。
![]()
此后尽管MPI斥巨资进行消灭,防止扩散,却依然没能阻止金蛤不断延伸到各个重要水体。
金蛤的蔓延可能会重塑这里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02
华人支招: “ 靠吃能消灭吗? ”
金蛤入侵并非新西兰独有的问题,它在北美和欧洲早已造成生态灾难。
首先,金蛤栖息在水底的泥沙里,数量一多就会堵塞发电厂、灌溉系统和水处理工厂等等和水有相关的设施。
![]()
其次它们吃的是浮游生物,要是繁殖量大了,很可能就会挤占本土生物的生存空间。
更可怕的是它的繁殖力:“只需要一只蛤就能繁殖。”Melchior说。
金蛤是雌雄同体、可自我受精的物种,一只成体每年能繁殖7万至10万只幼体。它们一岁便能产卵,寿命约五年。
![]()
金蛤成为新西兰入侵物种的消息一出来,很多华人网友自告奋勇要“帮助消灭金蛤”。
![]()
“只要给我们当食物,这种物种不可能壮大。”
![]()
有网友开玩笑:“说吧,想被吃成几级保护?”
“哪里需要斥巨资治理,开几家河鲜餐厅,直接消灭得片甲不留。”
![]()
在美国,有华人已经采取行动,在自己家附近捞了一批,把这种入侵物种辣炒了。
![]()
![]()
但是,新西兰法律将金蛤列为《生物安全法》下的“不受欢迎生物”,禁止采集、搬运或食用。
![]()
主要原因是,亚洲当地的金蛤通常来自可控水域或养殖场,经过处理和清洗后食用安全。
而新西兰野生水域的金蛤是外来入侵物种,生态系统未曾与它共存,可能含有未知寄生虫、细菌或污染物。
因此,即便外形看起来像,也不适合食用。
03
新西兰“金蛤之战”失败
金蛤是怎么来的新西兰,现在还未有定论,但在已经被全面入侵的欧洲,它很可能是“搭船”四处传播的。
金蛤的幼体非常微小,几乎肉眼看不见,能随水流自由漂浮。
这些微小幼体能随水流漂移,并通过分泌黏丝附着在漂浮物、杂草、船具上,从而快速扩散到新的水域。
![]()
用一个字来形容入侵物种治理的话,就是“贵”。
2021年,美国蒙大拿州花了55万美元,将占地64亩Elmo湖排空了一整个冬天,才把入侵的金蛤暂时全部清除。
![]()
北美每年因金蛤堵塞水电和灌溉系统损失数百万美元。
而欧洲例如瑞士等国家,虽然也出台了相关法规和投了不少资金,但效果依然微乎其微,随手在瑞士首都伯尔尼附近的比尔湖中一抓,都能捞上来一把金蛤。
![]()
2023年金蛤在新西兰被发现时,技术检测表明这些金蛤其实已经在河里至少两年了。
但由于未被列入官方“可报告物种”名单,早期预警未能启动。
在那以后政府投入了数百万纽币来治理,但其蔓延已势不可挡。
2024年,一辆从怀卡托河里打捞出来的汽车里装满了金蛤,让人震惊。
![]()
陶波有名的水上乐园Aqua Park因为发现金蛤踪影不得不关门整治。
两年过去,根除金蛤的努力都已失败,科学家坦言,彻底消灭已经不现实,只能转为长期管理计划来控制蔓延。
![]()
04
“入侵才刚开始”
目前,一些划船者注意到,Karāpiro湖水似乎更清澈了,但科学家指出,“更清澈的水不代表更健康的湖。”
![]()
金蛤的高密度过滤作用可能改变湖泊的营养循环,导致氧气含量下降,反而助长藻类生长。
奥克兰向北开3小时,被华人称为“小马代”的Kai Iwi Lakes虽然暂未发现金蛤,但已被明确列为“高价值区域”,专门为防止金蛤入侵启动监测。
![]()
淡水科学家Michele Melchior和她的团队Earth Sciences New Zealand(汉密尔顿)正在紧急研究金蛤的生态影响。
![]()
团队正在测试多种方法消灭金蛤,其中一种是湖底覆盖法,即用橡胶或天然纤维垫覆盖湖底,阻断氧气以闷死蛤类。
这需要约35天才能杀死蛤,但团队希望找到更高效的方法。
他们还打算预测其下一步的迁徙路线,并制定防止扩散的策略。
“现在还处于早期阶段。”Melchior说。“这只是这场入侵的初期。”
未来,金蛤是否会继续北上入侵更多新西兰湖泊,目前尚未可知。
但这场生态“攻防战”,或许才刚刚开始。
ref:https://www.rnz.co.nz/news/national/577715/our-changing-world-the-gold-clam-is-here-and-multiplying
https://www.waikatotimes.co.nz/nz-news/360623643/gold-clams-are-here-stay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