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能日新与东方园林合资4亿元布局储能运营,推动储能电站从电网“备胎”转向独立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以AI技术提升资产收益。
国能日新拿出1.6亿元,东方园林旗下企业掏出2.4亿元,两家公司用4亿元押注一个共同的判断:储能电站不应该只是电网的“备胎”,而应该成为电力市场的主力交易员。
这场合作发生在微妙的时间点。随着各省“136”号文件频繁落地,让行业既又喜又忧。惊喜的是政策终于落地,担忧的是盈利空间依然有限。储能行业站在了十字路口:是继续做新能源项目的“附属品”,还是走向市场成为独立玩家?
根据公开信息,国能日新与东方新能(北京)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于2025年11月5日正式公告,共同出资设立东方新能(北京)储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资公司注册资本高达4亿元,东方新能认缴出资2.4亿元持股60%,国能日新认缴出资1.6亿元持股40%。
这一股权结构映射出储能行业资源与技术的价值博弈。东方新能背后是东方园林在项目开发、地域资源整合及资金融通方面的强大能力,而国能日新则贡献其在AI技术及新能源资产代运营领域的深厚积累。
![]()
股权结构背后的行业真相
2.4亿对1.6亿——这不是简单的资金配比,而是当前储能行业资源与技术价值博弈的结果。
分工条款说明了一切:东方新能将依托其在新能源项目开发、地域资源整合及资金融通方面的能力,为合资公司搭建项目落地矩阵;而国能日新则将核心技术与服务能力深度植入合作体系,负责新能源及储能项目的可行性与经济性论证,并全权承接投资项目的整体运营管理服务。
这种股权安排揭示了行业现状:有场地、有路条、有资金的一方仍然占据主导,但技术提供方的价值正在快速提升。
国能日新在公告中明确表示,此次合作基于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及资产运营业务领域的布局。双方将以合资公司为载体,构建 “资源整合+技术赋能+市场开拓” 的协同发展模式。
![]()
储能电站的“独立宣言”
国能日新在公告中明确提到“资产代运营服务”这一关键词。这意味着,合资公司不仅要建储能电站,更要运营储能电站,通过参与电力市场获得持续收益。
合资公司未来将聚焦独立储能参与电力现货交易的运营价值挖掘。国能日新将核心发力独立储能参与电力现货交易的全流程运营服务,专注储能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价值挖掘,凭借专业化运营提升储能资产的价值转化效率。
这种商业模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调峰服务。通过AI技术赋能,储能电站能够参与现货市场交易、调峰调频等多重服务,实现“多维价值调节”。
国能日新表示,此次合作的目的是共同开拓资产代运营服务等商业新模式及其市场空间,有利于各方资源优势互补、巩固国能日新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的同时形成新的盈利增长点。
![]()
AI如何让储能“更聪明”
国能日新将以AI技术作为合资公司业务发展的核心引擎。
技术路径已经清晰:通过储能EMS⁺、一次调频、AGC/AVC等系统构建数智化技术端口,实现对储能电站精细化调控,快速响应电网调峰调频。
在功率预测领域,公司将通过基于大数据训练的AI预测模型,实现对地域型风光资源多维时间尺度下出力波动的精准预测,及时调动储能系统的充放电。
在现货交易策略制定上,AI系统可实时分析现货市场价格波动、供需变化、政策导向等多维度数据,动态生成最优交易策略。
通过高效能、数智化的电力交易辅助决策平台与交易策略支撑体系,为储能参与现货交易提供科学、精准的交易申报运营服务。这一系统以确保基础利润为核心,有效提高储能盈利能力,并以获得超额收益为目标,助力独立储能参与电力现货交易形成收益保障。
储能行业正在经历从“拼装机”到“拼运营”的转变。国能日新与东方园林的这次合作,是技术方与资源方共同下注运营价值的体现。
未来的储能电站,不再是谁建得大谁赢,而是谁更懂市场谁赢。这场4亿元的合作,本质上是对储能运营能力价值的一次重估。
当越来越多的储能电站开始“独立思考”,电力市场的游戏规则将被彻底改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