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红楼梦》的读者认为:王熙凤的母亲是宁国府的小姐。论据来自于小说中的细节。
![]()
凤姐儿笑道:“外头的只有一位珍大爷。我们还是论哥哥妹妹,从小儿一处淘气了这么大。这几年因做了亲,我如今立了多少规矩了。便不是从小儿的兄妹……
这段话不长,内涵却很深:如果凤姐和贾珍只是单纯的大伯子和小婶子的关系,他们在红楼时代是不敢称兄妹的,因为没有那么论的。
同时呢?
贾珍不肯坐,勉强赔笑道:“侄儿进来,有一件事情要求二位婶子及大妹妹。
贾珍口中的大妹妹,指的是王熙凤。
凤姐在家中不用官方称呼珍大爷,唤贾珍大哥哥也还说得过去,毕竟她是贾琏的妻子,可以跟贾琏一块儿叫贾珍大哥哥。
![]()
可贾珍当众叫凤姐大妹妹,这就含义深刻了:这大概意味着他们有血缘关系。
没有血缘关系的大伯子和小婶子:贾赦从来不会叫王夫人大妹妹,贾珍也从来不会称李纨大妹妹!
此时,根据贾珍和王熙凤之间哥哥妹妹互相的称呼,读者有理由推测:凤姐和贾珍的关系,有可能像贾宝玉和林黛玉,或者是像贾宝玉和薛宝钗一样,是表兄妹。
既然二人本来就是表兄妹,婚后不改口,还是以兄妹相称,在长辈面前也说得过去。
又因为小说中有这句话:
贾珍还笑说:“好生伺候你姑娘,吩咐他们杀牲口备饭。”说了,忙命备马,躲往别处去了。
这句话是贾珍对亲儿子贾蓉说的,他口中的姑娘指的是王熙凤,这里的姑娘等于现代汉语中的姑姑。
![]()
按照官方的称呼,贾蓉应该叫王熙凤婶子,再官方一点就是琏二婶子,是不应该叫姑姑的。
如果贾蓉可以叫凤姐儿姑姑的话,读者便更有理由推测,凤姐的母亲是贾敬的姐妹,一旦有了这种关系,按辈分凤姐就是贾蓉的姑姑。
也就是说,当年有一个宁国府的姑娘嫁进了王家。
这是红楼的真相吗?
这个辈分之谜,吸引着很多读者去解读。
毕竟王家也是四大家族之一,而王熙凤又是那么的耀眼夺目,夺目到光彩有时胜过女主薛宝钗和林黛玉。
王熙凤的母亲真的是宁国府的姑娘吗?
答案也许不是那么简单……
一.王家恐怕没资格和宁国府的姑娘联姻
![]()
红楼时代不讲爱情,儿女婚姻就是两个家族利益的捆绑和交换。
那个时代的婚姻,在门当户对的同时,女孩可以稍微高攀,男孩要略往下低娶。
一般的婚姻都是这样的。
顺便说一句,读者不要用林如海的例子来怼我。林如海不是一般人!人家林如海出身贵族,还是年轻的探花郎,这样的人才几十年才出一个,换言之,出现了一个会被大家族疯抢,连国公府都得主动嫁嫡女。
咱们只聊正常家庭的正常事……
读者看到的主线情节展开后的宁国府,这里面肮脏龌龊、藏污纳垢,只有门口的石狮子是干净的,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
这样差的名声,让整个宁国府都攀不上好亲事:贾蓉只配娶一个营缮郎的女儿为妻,贾惜春更是不嫁人了。
![]()
可其实宁国府的名声,是生生被贾珍贾蓉这对儿有聚麀之诮的父子糟蹋坏了的。
咱们把时间往前推,推到贾珍姑姑待字闺中的那个时间点,那个时候宁国府的名声不要太好!
宁国府也是国公府第,第一代宁国公贾演是开国功臣。等到了贾敬这一辈,当年的贾敬也资质非凡,他考中过进士。
贾敬考中了进士之后,他以一己之力把宁国府和整个贾氏家族带进了书香门第的行列。
出身国公府第,自家的兄弟是进士,这等于给与贾敬同辈的宁国府的姑娘镶了个金边。
这位姑娘谁都配得上!
![]()
这样的一位姑娘,哪能匹配王家,人家要嫁,自然嫁的是顶级豪门。
当年的王家,和荣国府的爵位就没有办法相比。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共十二房,都中二房,余在籍。)
这样的王家可以把女儿嫁进贾府,但他们家真的不配娶贾氏一族的姑娘。
不卖关子,我认为宁国府的姑娘嫁进了北静王府,极有可能,她就是上一代北静王妃。
故尔:论起亲戚来,贾珍、贾宝玉等贾氏一族一辈的男子,也能算得上是北静王的表兄弟。
这才有了秦可卿死后,北静王能赏面子亲自来路祭的因。
![]()
人家是王爷,凭什么去祭奠宁国府玄孙子媳妇?自然凭的是亲情。
这才有了过年的时候,北静王会派人到宁国府送字联和荷包的理由。
人家是王爷,凭什么和臣下处得这般亲近?自然凭的也是亲情。
这才有了,贾宝玉可以自由出入北静王府的理由。
人家是王爷,凭什么和一个小孩子贾宝玉来往?自然凭的还是亲情。
我个人认为:贾敬那一辈,宁国府只有一个姑娘。
因为,小说在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写明:
子兴叹道:“老姊妹四个,这一个是极小的,又没了。
贾敬这一辈儿,贾氏一族的老姐妹有四个,最小的那一个是贾敏。
![]()
剩下的三个,其中有一个是宁国府的姑娘。
另外两个,我认为是荣国府的。
作者的安排:老一辈的四姐妹和四春一样,三个出自荣国府,一个是宁国府的姑娘。
同时呢?根据小说中的细节:江南甄家和荣国府是老亲,这亲戚从何而来?
我认为是荣国府的姑娘嫁去了甄家,才让荣国府和甄家成为了姻亲。
荣国府还有一个姑娘嫁去了史家,这个姑娘就是史湘云的母亲。
这个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我没有可以佐证的原文作证据。
但有一点却是可以确定的,如果宁国府还有一个姑娘,也不会低嫁的。
![]()
贾氏一族文字辈儿的姑娘,是不会嫁到王家的,还是那句话:王家的社会地位不够,娶不到国公府的贵女。
王家发迹,是从王子腾开始的。
而王子腾坐着火箭般升职,已经是王熙凤出嫁很多年之后的事情了……
当然,王家的社会地位不足以匹配国公府,王熙凤是不会承认的。
这时候读者千万不要说我自己打脸自己:说什么你都说了王家的社会地位不够,怎么王熙凤还嫁进了国公府?
答案还是那句话,在门当户对的前提下,女子可以高攀,王熙凤身为女子是可以稍微高嫁的。
把话说回到正题,读者从凤姐的话里也能看得出来,她的母亲并非出自宁国府。
![]()
凤姐听了,翻身起来,说:“我有三千五万,不是赚的你的。如今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背着我嚼说我的不少,就差你来说了,可知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我们王家可那里来的钱,都是你们贾家赚的。别叫我恶心了!你们看着你家什么石崇邓通?把我王家的地缝子扫一扫,就够你们过一辈子呢。说出来的话,也不怕臊!现有对证:把太太和我的嫁妆细看看,比一比你们的,那一样是配不上你们的?
如果王熙凤的母亲是宁国府的姑娘,凤姐的身上就流着贾氏和王氏的血,相连的血脉使得她无法说出鄙视贾氏一族抬高王家的话。
还有呢,如果王熙凤的母亲真的出自宁国府,她的陪嫁自然也包含着她母亲的陪嫁,她对丈夫就更说不出,谁比谁家的财产更多这种可笑的话。
![]()
更重要的是,如果王熙凤真要和贾琏比一比谁的财产更多、更好,她应该先抬出自己的母亲而不是王夫人。
如果王熙凤的母亲陪嫁更多更好,这就意味着贾家一代不如一代,这样的话更能精准的戳中贾琏的痛处。
可王熙凤没有说出这样的话,这意味着凤九的母亲不是宁国府的姑娘。
这时候问题来了,贾珍和凤姐是怎样的亲戚关系,才能使得两个人可以论兄妹?
二.反过来想一想,也许贾敬的妻子也姓王
![]()
王熙凤的母亲究竟是谁?这一点作者没写,读者也就没有办法找到答案,所有的想法都只能是两个字:推测。
那又是否能解释,凤姐和贾珍论哥哥妹妹?
是否能解释,凤姐和贾珍为何能从小儿一处淘气了这么大呢?
答案是可以的。
咱们慢慢来分析……
从王夫人和凤姐的关系,能解释这个问题吗?
不卖关子,不行!
王熙凤的姑姑嫁入了荣国府,这门姻亲使得王熙凤和荣国府的人成了亲戚,这也让王熙凤有足够的理由和机会经常出入荣国府做客。
![]()
凤姐和贾元春,会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表姐妹,可这其中,不能有男子,更不会出现贾珍。
王夫人嫁进的是荣国府,而贾珍是宁国府的人,就算是凤姐进荣国府做客,和薛宝钗一样在荣国府一住就是很久,凤姐也会和宝钗一样,没什么机会和贾珍相处的。
贾珍这个男子,可是没有机会进荣国府内帏,和荣国府的任何女眷厮混的……
凤姐能和贾珍从小一起淘气到大,只有一种前提:凤姐也是宁国府的正经亲戚。
在怎样的条件下,凤姐才能是宁国府的正经亲戚呢?
前一部分我已经分析过,宁国府的姑娘不可能嫁给王家。
此时咱们就可以反过来想一想,也许宁国府和王家也曾是姻亲:贾敬的夫人大概就是王氏女。
![]()
只剩了次子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幸而早年留下一子,名唤贾珍……
咱们不要把目光只锁定在凤姐母亲身上,也许贾珍的母亲是谁,是解释凤姐和贾珍关系的突破口。
如果贾珍的母亲出身金陵王家,那凤姐和贾珍的关系直接就能解释得通了:凤姐和贾珍是姑舅兄妹,就像贾宝玉和林黛玉一样。贾宝玉和林黛玉互相称呼着二哥哥、林妹妹。贾珍和王熙凤也可以互相叫着大哥哥、大妹妹,哪怕是到了他们婚后,他们彼此间的称呼,在非正式场合的时候也不用改。
本来宁国府和王家已经完成了联姻、可无奈贾敬这个人不争气,只喜欢烧丹炼汞和道士混在一起。.
![]()
而贾珍呢?贾珍这个大花花公子更不争气,他处理家务都能把家管得乌烟瘴气,没人敢指望他能在职场上发光发热。
王家和宁国府的联姻,算是废了。
这就有了王家和荣国府的第二次联姻,这一次,荣国府带有补偿性质的,用最有出息的孩子贾政与王夫人成婚。
如若不然,荣国府不会选择娶王夫人。
王家武将风格明显,调教出来的姑娘都霸道直接:王夫人、薛姨妈、王熙凤都这样。
可荣国府和史家的风格更接近,两家都愿意走诗礼望族、文化传家的路线。
贾政就是一个颇有才华、诗酒放诞的典型古代文人。
![]()
荣国府培养出来的女孩,皆读书识字,不敢说都才华横溢,至少每个人都能玩文字游戏:吟诗、作对、行酒令等等。
而王夫人呢?
王夫人大字不识,在贾母主办的宴席上连个酒令都不会说……王夫人当家主母的地位摆在那里,没人敢嘲笑她,可她自己能不紧张!能不尴尬吗!
王夫人注定不讨贾政的喜欢,他们两个就是联姻捆绑的夫妻,没有感情。
同贾政有真感情的,就算不是赵姨娘,也还有其他的人……
类似于赵姨娘的女人的存在,会影响着王夫人及其子女的生存状态,同时与王夫人争资源。
![]()
王夫人这个女人霸道、蛮干,她的那一套作风在荣国府施展不开,她活得太累了,她需要有一个人做依靠。
而在这个时间段,贾敬的夫人死了,这时候,王家和王夫人更需要和荣国府抱团取暖。
这就有了王家同贾氏一族的第三次联姻,这一次,荣国府的贾琏娶了王熙凤。
王熙凤叫过贾琏二哥哥吗?
答案是从未有过,其实这是很残酷的事。
![]()
就像王夫人称呼贾政老爷一样,凤姐和贾琏关系好的时候,在同贾琏还可以打趣的时候,用的称呼也相当正式:
国舅老爷大喜!国舅老爷一路风尘辛苦。小的听见昨日的头起报马来报……
可见当年有荣国府的规矩拘看,同时没有血缘牵绊着,贾琏和凤姐的关系也就那么回事儿。倒是凤姐同宁国府的贾珍,由于真的有血缘关系,还生出了几分兄妹之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