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十余次提“房”,楼市政策定调!未来五年风向深度解读
晚饭后小区楼下的长椅上,老邻居们又凑在一起聊房子:“我家孩子刚工作,在大城市租房挤得慌,十五五规划说要加保障房,能轮上吗?”“我们老两口想换个带电梯的大三居,以后改善房供给能多些不?”“我那套老房子墙体渗水,啥时候能纳入改造啊?”其实不光他们,不管是刚需买房、租房过渡,还是想改善居住条件的家庭,都在盯着十五五规划的楼市信号。202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正式发布,里面十余次提及“房”,从保障房到好房子,从城市更新到租购同权,把未来五年的楼市方向定得明明白白。
1. 供给端“双轮驱动”:保障房扩容提质,改善房精准补位
十五五规划最核心的住房政策,就是明确了“保障+市场”两手抓的供给体系,既要让刚需“住得起”,也要让改善“住得好”。这可不是空话,每一项都有具体规划和数据支撑。
先看保障房:规划把“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升级为“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一字之差,意味着供给更精准。根据住建部2025年10月发布会信息,“十五五”期间全国计划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500万套(间),重点布局在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和城市群,租金严格控制在市场价的60%-80%,还会配套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比如上海2025-2027年的城中村改造计划,50个项目释放的800万平方米住房中,70%都要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专门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难题。
再看改善房:规划首次提出“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这是因为改善需求已经成为市场主流。中指研究院2025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重点30城120-144平方米大户型占比已提升至30%,上海、南京、长沙等城市的改善型户型占比还在持续上涨 。未来五年,各地会根据本地需求,精准增加大三居、带装修、低密社区等改善型房源,不会再盲目建刚需小户型,让想换房的家庭有更多选择。
![]()
2. “好房子”有了硬标准:新房要达标,老房能改造
以前买房总担心“货不对板”,十五五规划首次把“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写入五年规划,还出台了明确的硬标准,以后住房品质有了官方保障。
2025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住宅项目规范》,对“好房子”做了强制性要求:层高不低于3米,4层及以上住宅必须装电梯,楼板隔音要再降10分贝,避免楼上楼下互相干扰 。除此之外,还要在建材、建造、运维上全面升级,推广绿色建材和智能建造,比如用环保涂料、智能安防系统,盖房效率更高,居住也更健康。
更让人开心的是,“好房子”不只是新房的专利。规划明确要“把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继续推进城市更新。“十四五”期间全国已经改造了24万多个城镇老旧小区,惠及1.1亿人,加装了12.9万部电梯,增设了340多万个停车位。十五五期间,改造范围会扩大到城中村和危旧房,预计惠及人口超5000万,不仅会修外墙、换管网,还会加建养老托育设施、口袋公园,让老小区也能实现“住有宜居”。
3. 城市更新“提质增效”:盘活存量,拒绝大拆大建
如果说“十四五”是城市更新的起步期,那十五五就是提质增效期。规划把“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升级为“大力实施城市更新”,但核心原则很明确:尊重居民意愿,保留城市记忆,拒绝大拆大建。
城市更新的重点的是盘活存量资源。规划提出“完善并购、破产、置换等政策,盘活用好低效用地、闲置房产”,截至2025年10月,全国各省市已公示的拟使用专项债收购闲置存量土地的总金额超6200亿元,实际发行约2160亿元,专门用于盘活闲置房源和低效用地 。比如广州永庆坊、重庆戴家巷,都是通过微改造让破败老街变身文旅新地标,既保留了老建筑的韵味,又提升了居住和生活品质。
资金支持也更给力:2025年1-9月,全国房地产相关专项债发行约6400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城中村改造专项债816亿元,同比增长1.4倍。这些钱都会用在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管网更新、社区配套完善上,让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4. 租购同权+消费松绑:租房也能享福利,买房成本再降低
十五五规划在需求端也放了不少“福利”,不管是租房还是买房,都能感受到政策暖意,核心就是让住房消费更合理、更便利。
先看租购同权:这是租房族最关心的政策。目前全国已有30个城市试点租购同权,在子女教育、医疗保障、公积金提取等方面,给予租房居民和购房者同等权利。十五五期间这项政策会全面推开,以后租房也能让孩子就近上学、享受本地医保,不用再为了“学区”被迫买房。而且公积金支持租房的力度也在加大,大城市已经开始支持新市民、青年人全额提取每月缴存的公积金支付房租,每年有超过1500万缴存人受益,其中40岁以下青年人占比超80% 。
再看买房福利:规划明确“清理住房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意味着限购、限贷等不必要的限制会逐步取消。同时,购房成本也在降低,2024年5月调整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继续执行,首套5年以上利率低至2.85%,一笔100万元30年的公积金贷款,月供能比之前少135元,总利息少付4.85万元 。购买保障性住房的家庭更划算,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比例仅15%,大大降低了购房门槛。
5. 风险防控不放松:保交楼+稳市场,买房更安心
不管政策怎么变,“买房能顺利交付”都是大家最关心的底线。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出“统筹推进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有序化解,严防系统性风险”,给购房者吃了颗定心丸。
为了保障交房,官方推出了一系列硬措施: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实施项目“白名单”制度,目前全国“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金额已超7万亿元,专门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推进现房销售,让购房者“所见即所得”,从根本上避免烂尾风险;继续实行预售的项目,会严格监管预售资金,不让开发商违规抽挪,确保钱都用在盖房上。截至2025年,全国750多万套已售难交付住房已经实现交付,后续还会持续推进“一楼一策”分类处置,维护购房者合法权益 。
十五五规划的楼市风向其实很清晰:不再追求规模扩张,而是转向高质量发展,核心就是让每个人都能“住有所居、住有宜居”。刚需族不用愁保障房不够,改善族能选到合心意的好房子,租房族也能享受平等福利。未来五年,买房租房的选择会更多元、成本更可控、权益更有保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