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环境网)
转自:中国环境网
“快来了,应该就在这几天!”国庆假期过后,江苏省射阳县公安局环食药侦大队副大队长刘波几乎每天都在射阳港的滩涂湿地上,拿着望远镜盯着北方的天空,等着自己的“老朋友”——每年10月中旬迁徙至此、多达200余种的300余万只候鸟。而在不远处的射阳县公安局沿海治安防控中心,电子屏上正实时显示着滩涂各处的监控画面,AR鹰眼系统持续扫描着重点区域。
“近年来,射阳县公安局以构建‘生态警务’为核心,通过建强跨部门前沿阵地、织密智慧防控网络、落实宣防一体化工作机制,为黄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筑起坚实屏障。”射阳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刘成志说。
建强跨部门阵地
联合执法效率倍增
为破解生态保护“多头管、难协同”的问题,射阳县公安局积极推动县政府成立“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野生动物保护领导小组”,出台《射阳县湿地红线区域管护实施细则》,将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5个部门的力量整合到沿海治安防控中心,构建起“联防、联查、联打、联治”的协同体系。同时,串联湿地228国道沿线6个派出所作为鸟类保护前哨,形成“1个中心+6个前哨+N个巡查点”的阵地网络。
“以前巡查滩涂,靠的是腿和望远镜,遇到跨区域、跨部门的问题,协调起来费时费力。现在以中心为阵地,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部门的工作人员联勤办公,发现情况立刻联合处置。”刘波说。
今年2月,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组成的巡逻队在下老湖滩涂巡逻时,发现一辆外地车牌小轿车多次往返,工作人员立即将线索反馈给防控中心。通过大数据研判,发现该车人员存在非法捕猎嫌疑。民警随即截停车辆检查,发现疑似捕猎工具。经查,对方交代正在踩点,这起非法捕猎隐患被及时消除。
自中心建成以来,射阳县公安局和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80余次,拆除非法捕网、窝棚600余个,救助东方白鹳、丹顶鹤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30余只,推动落实生态损害赔偿645万元。
织密智慧防控网络
有效预警非法行为
“老河口芦苇荡上空有几只东方白鹳盘旋,系统已经自动识别并标注为‘无异常’。”在沿海治安防控中心的智慧指挥室里,民警周明指着电子屏上的三维湿地地图介绍道。
为实现生态保护全时空、精准化,射阳县公安局建立沿海湿地智慧防控项目,在湿地高密度布设电子围栏、AR鹰眼、热成像摄像头等感知前端230余套,汇聚5个部门的数据系统平台,绘制了湿地保护“数字地图”。同时,研发非法捕猎、非法捕捞预警模型,通过大数据识别异常行为。
去年10月18日凌晨,智慧防控系统监测到有人疑似非法捕鸟后立即预警,民警10分钟内抵达现场,抓获正在使用网具捕鸟的高某,当场查获绿翅鸭12只。
“这起案件要是靠传统巡查,几乎不可能第一时间发现。现在通过数据预警,我们提前锁定了目标,实现了‘人未动、警先至’。”周明说。
2023年以来,智慧防控系统已累计预警非法行为325次,协助侦破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案件3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9名。
落实宣防一体化
发动群众举报隐患
“张大爷,您看这宣传册上的花脸鸭,就是滩涂每年来的‘客人’,要是发现有人捕鸟,记得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在射阳县盘湾镇,“生态警长”陶杰正挨家挨户发放鸟类保护宣传册。作为128名“生态警长”的其中一员,他负责辖区内12个村居(社区)的生态宣传和巡查工作,手机里存着36名志愿者和800余位热心居民的电话号码。
为推动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射阳县公安局建立三级“生态警长”机制,同时组建由300余名护林员、志愿者组成的群防队伍,形成“公安主导、群众参与”的宣传网络。“生态警长”定期开展进村居、进学校、进企业宣传活动,在每个村居设置保护鸟类告示牌。
“通过‘生态警长’的宣传,大家知道了捕鸟是违法的,发现捕鸟行为主动举报。”盘湾镇村民张大爷说。去年11月,他发现有人在滩涂布网,立即给周明打电话。民警迅速赶到,拆除了10余米长的非法粘网,解救了2只被困的白鹭。随后,中心通过研判精准锁定了嫌疑人,并对其依法立案处理。
近两年来,“生态警长”已开展宣传活动12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17万余份,消除涉鸟类安全隐患60余处,联合相关部门解救放飞野生动物2万余只。
“这些‘老朋友’每年准时来,是对咱们生态保护工作的肯定。”刘波望着滩涂上嬉戏的丹顶鹤笑着说。如今,在射阳县沿海,从智慧系统的实时监控到“生态警长”的走村入户,从跨部门的联合执法到群众的主动参与,一幅“公安守护、科技赋能、全民参与”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是世界上重要的候鸟迁徙路线之一。江苏省射阳县位于这条候鸟迁徙路线的关键区域,是候鸟的重要停歇地。
射阳县拥有总面积约7300平方公里的生态湿地,湿地由碱蓬滩涂、芦苇沼泽、盐蒿地、潮间带、淡水沼泽等构成复杂的生态系统,为不同习性的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深水区是游禽的乐园,浅滩是涉禽的公共餐厅,茂密的植被则是陆禽和鸣禽的安全庇护所。
每年春秋两季,有300余万只候鸟将这里作为它们漫长迁徙路线的中转站、补给点、换羽场,甚至是越冬家园。其中以丹顶鹤、东方白鹳最为引人注目。数据显示,在此停歇、越冬的丹顶鹤、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的数量占据了其全球种群数量的60%以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