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八届中国鸟类学大会在广西大学落幕。 雅安市鸟类保护与观赏协会以壁报形式推介的《城市中心区鸟类集中安置繁殖模式与生态观鸟旅游的实践——以雨城区高家坝鸟岛为例》在大会引发关注。
报告显示,雨城区高家坝候鸟(城市)科学观测站创新实施的城市鸟类“集中安置小区”保护模式成效显著。观测站内已吸引数十种、逾千只珍稀鸟类栖息繁殖,形成鸟类集体抢巢的罕见景象,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生动案例。
多位知名专家对雨城区的实践给予高度评价。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张正旺教授表示,将组织专家团队赴雨城区实地考察,为当地鸟类保护工作“把脉支招”;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邹发生研究员建议依托独特的鸟类资源有序开展生态研学,推动跨区域合作;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张薇薇教授对保护成效表示赞赏,提出将深入探究其成功成因;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吴永杰教授明确表态,将尽快组织科研团队开展深度研究,并向全国推广“雨城经验”。
面对专家们的高度认可与宝贵建议,市鸟类保护与观赏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协会将筹备城市鸟类保护“雨城样板” 专题研讨会,邀请全国专家学者走进雨城、深入观测站,现场解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雨城密码”。
第十八届中国鸟类学大会以“喜迎中国鸟类学研究新百年”为主题,汇聚国内外百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千余名学者。雨城区创新实践的成功展示,不仅提升了城市鸟类保护品牌影响力,也为生态研学与跨区域合作开辟了新路径,标志着城市生态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记者 鲁妮娜)
来源:雅安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