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韩文公祠侍郎阁前远眺,韩江江面如练,烟波浩渺。
韩江原名鳄溪,因鳄鱼为患、水患频发得名。直到唐代,韩愈被贬到此为官,才让它改姓“韩”。韩愈究竟作出了怎样的成就,才能让一座城的山河为他改姓,名垂千古?
潮州人建起这座韩文公祠,就已经有了答案。
![]()
韩文公祠石牌坊(胡耀邦题)
穿过“韩文公祠”石牌坊,拾级而上。台阶的起步,从韩愈的千古名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开始。台阶尽头,韩文公主祠青瓦红梁静静伫立,门额“百世师”和“三启南云”匾额泛着金光。祠内,“百代文宗”匾额下的韩愈塑像正襟危坐,手持书卷,目光如炬。
![]()
韩愈的千古名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公元819年,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圣上被贬潮州。那时的潮州是南蛮“瘴疠之地”,鳄患肆虐,文化荒芜。但就是在这蛮荒之地,韩愈用8个月时间创造了奇迹。
![]()
韩文公祠
韩愈在《潮州刺史谢上表》中这样写道:“臣所领州,在广府极东界上,去广府虽云才二千里,然来往动皆经月……刺史县令,躬入村寨,教化百姓。”这位曾经的京官,被贬后,没有沉溺于个人失意,而是走遍乡野,兴修水利、治理鳄害;兴学重教、举荐贤才;释放奴婢、改革弊政。
01 兴修水利、治理鳄害
主祠两侧的碑廊刻着韩愈《祭鳄鱼文》全文。石碑上“刺史虽弩弱,安肯为鳄鱼低首而下哉”的字句,让人看到韩愈治理鳄害的决心。他组织了一场规模浩大的驱鳄行动,终于让百姓摆脱了鳄鱼的威胁。
![]()
韩愈《祭鳄鱼文》
韩愈并未采取简单的捕杀方式,而是结合当地的信仰和文化,先将一只羊一头猪投入江中,作为祭品,并宣读这篇檄文,指责鳄鱼祸害百姓的罪过,然后以刺史的身份,给鳄鱼划定期限,命令它们限期南迁到大海中去,否则将选派“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箭,将其尽数剿灭。
![]()
侍郎阁
据传说,当晚便风雨大作,数日后江水干涸,鳄鱼果然西迁六十里,从此潮州再无鳄害。此事虽带有神话色彩,但反映了韩愈作为地方官的责任与担当。他通过这一极具象征意义的仪式,极大地鼓舞和安抚了民心,展现了驱逐自然灾害的决心。更重要的是,他借此机会组织民众进行了实际的驱赶或清理行动,“祭鳄”成为一个凝聚人心、动员力量的标志性事件。
02 兴学重教、举荐贤才
韩愈是儒家思想的坚定拥护者,他深感潮州教育落后、文化不兴是导致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因此,他将兴办教育作为施政的核心。
![]()
韩愈像
韩愈拿出自己的部分俸禄,作为办学资金,重启并资助当地的州学。他大胆启用当地秀才赵德主持教育,“出己俸百千以为举本,收其赢余,以给学生厨馔”。委任他代理海阳县尉、兼任州学负责人,主持教育事业。并在潮州设立乡校,这是当地首所官学,自其诞生,“潮人未知学”的蒙昧成为历史,开启了潮州文教兴盛的新篇章。
韩愈在潮州任职不过短短八月,却在这里掀起了文风的热潮,从此,潮州文风鼎盛,着实令人惊叹。后人将韩愈尊为潮州文教的开拓者,学堂也多以“昌黎”命名。至宋代,潮州出进士19人,明代更达160人,从此有了“海滨邹鲁”的美誉。
![]()
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
03 释放奴婢,改革弊政
当时潮州地区存在一种落后的社会习俗,贫苦人家因债务或生计所迫,常将子女抵押给富户为奴,一旦过期无力赎回,则终身沦为奴婢。
韩愈认为这种做法有悖人伦,是严重的社会弊病。他借鉴了中原地区的先进制度,制定了明确的计庸折值法。规定奴婢为雇主服务,其劳动应折算成工钱。当工钱累计达到所欠债务的数额时,奴婢身份自动解除,恢复自由,必须予以释放。
这一政令用经济手段和行政命令,有效地废除了人身抵押的陋习,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保护了下层民众的基本人权,对于改良潮州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公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
侍郎阁远眺韩江
韩愈在潮州的8个月,完成了从“治自然之水”到“治人心之水”的升华。他筑堤坝治的是水患,兴学校治的是蒙昧,释奴婢治的是陋习。他让蛮荒之地变成礼仪之邦,他让潮州人看见文明的模样。潮州人感恩他,不仅为他建祠,更把山河改姓来纪念他——把祠后的笔架山改叫韩山,把山下的鳄溪改叫韩江,把山上的橡木改叫韩木。
八个月的治潮岁月,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沧海一粟,韩愈却因文化人格的永恒光辉,凝成了超越时空的精神丰碑,在岭南大地上刻下永恒的印记,潮州的山川草木在千年后依然“韩”为姓,这不仅是地理的命名,更是潮州人对韩愈的永恒朝圣。
当一个人的精神与一座城的血脉相融,山河便有了不朽的姓名。
韩文公祠主要看点
01 主祠
韩文公祠建于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数经迁徙与修葺,如今呈于眼前的建筑是明清时期所建。整座祠宇依山傍水而建,将潮州本土建筑的灵秀之气展现得淋漓尽致。
![]()
韩文公祠下厅
拾级而上,二进厅堂的主体建筑顺应山势层层递进。下厅既为游人提供小憩之所,也是去上厅的主要通道。门额上“韩文公之祠”的石匾庄重肃穆,厅内“三启南云”“百世师”匾额诉说着对韩愈的永恒敬仰。
![]()
韩文公祠上厅
上厅正中央,韩愈塑像端坐如松,左右是侍从张千、李万。“尊贤有祠”“思韩”等匾额高悬檐下,与“吾潮导师”“百代文宗”等题词交相辉映。四周墙壁镶嵌的历代碑碣,记载着韩愈治潮的丰功伟绩与后世绵绵的追思。
02 侍郎阁
半山腰的侍郎阁是俯瞰潮州古城的最佳位置。这座双层阁楼因韩愈曾任刑部侍郎而得名,阁中设有展览,阁前平台上立着韩愈石雕像,平台垂壁镶嵌着巨幅题刻“吾潮导师”,这是潮州人对韩愈的最高尊称。
![]()
侍郎阁
阁内珍藏着历代文人题咏,其中最珍贵的是明代徐渭的题诗:“文章百代起衰八代,忠义三唐第一人。”
一座侍郎阁,不仅守望山水,更守望着千年文脉。
03 碑刻群
韩文公祠内存有碑刻四十余通。其中最古老的是宋代苏轼撰文的《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高度赞扬了韩愈的道德、文章和政绩,这也是后世对韩愈的经典评价。
![]()
《功不在禹下》碑
主祠正殿,清代《功不在禹下》碑赫然在目。这如一座历史的丰碑,彰显着潮州人对韩愈治水功绩的高度赞誉。
在“泰山北斗”碑前,每年中考高考前,很多家长都会带孩子来祭拜。既是求保佑,又是来感受韩愈兴学的精神,这在潮州已成为一种文化传统。
![]()
“天南碑胜”碑廊
还有“天南碑胜”碑廊内,饶宗颐等大家的题词,见证着韩愈精神的世代传承。
04 天水园
主祠左侧的天水园以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的诗意建造,曲水流觞,亭台错落。
建天水园,也是为纪念潮州俊彦赵德。赵德,号天水,唐宋潮州八贤之一,韩愈称赞他“沉雅专静,颇通经,有文章,能知先王之道,论说且排异端而尊孔氏,可以为师矣!”于是推荐他主持潮州学政。
![]()
天水园
园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鸢飞鱼跃”石刻,这是韩愈书法真迹的复制品。四个大字苍劲有力。据说韩愈在潮州写了13篇文章、7首诗,却为潮州留下了千年的精神财富。
05 橡木园
祠前那棵颇具传奇色彩的橡木,是“潮州八景“之一,相传是韩愈亲手栽植。在潮州人心中,它被尊为文运祥瑞之象征。
![]()
饶宗颐《韩木赞》
右侧橡木园中,三十余株自韩愈故乡移植而来的橡木蓊郁葱茏。它们与尧佐亭、允元亭相依相伴。园中央竹简状石雕上,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手书的《韩木赞》笔走龙蛇,为这片文化圣地再添墨香。
旅行小贴士:
韩文公祠适合历史文化爱好者游客或亲子研学,不仅是旅游打卡,更是一场唐宋文学课的沉浸体验。
地址: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东兴北路韩山西麓
交通:潮州公交104/110路直达,自驾搜索“韩文公祠”即可达,有停车场。
门票:免费,但需在官方公众号实名预约。
开放时间:8:30-17:00(周一闭馆)
建议与周边的广济桥、潮州古城、牌坊街等一起游玩。
感谢你的阅读,你的每一次点赞、分享和留言都让我心生欢喜。
如果喜欢请关注@Trip在路上,我们一起看风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