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倒挂”有多种表现形式。一方面是价值倒挂,即购房者所欠银行的房贷余额超过了其房产当前的市值,通常是房地产价格下跌,房产价值缩水,而贷款本金偿还速度未能跟上跌幅所致。另一方面是利率倒挂,存量房贷者仍背负着较高的利率,如5%以上,而2025年新房贷利率已进入“3时代”,长期承受着利息差压力。此外,还出现了商贷比公积金贷还便宜的情况,2024年10月5年期以上LPR降至3.6%后,广州多家银行首套房贷利率低至2.6%,而当时全国多数城市5年以上公积金贷款利率为2.85%。
![]()
“房贷倒挂”之所以需要高度警惕,是因为它可能带来一系列风险。对于购房者而言,价值倒挂使得房产成为负资产,若出售房产还需倒贴钱,经济负担加重。在利率倒挂的情况下,还款压力增大,可能导致部分家庭出现断供现象,而断供不仅会使购房者失去房产,还会严重影响个人信用记录。从金融机构角度看,大量的断供可能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增加,影响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甚至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宏观经济而言,房地产市场与众多上下游产业密切相关,“房贷倒挂”引发的房地产市场波动可能会波及整个产业链,拖累经济增长。
![]()
要破解“房贷倒挂”难题,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购房者多方共同努力。
政府层面,应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适度调整公积金贷款政策,使其能够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缩小与商贷的利率差距。同时,继续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在稳定房价的同时,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例如,合理调整限购、限贷政策,避免过度调控对市场造成过大冲击。
![]()
金融机构要积极创新和加强服务。银行可以推出创新型的贷款产品,如混合贷款方案,将商业贷款与公积金贷款结合,为购房者提供更多选择。通过市场化手段,如金融衍生工具等,灵活调整贷款组合,平衡利率差异对业务的影响。加强与购房者的沟通,提供详尽的贷款信息和专业建议,帮助购房者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合理选择。此外,银行还应加强对房贷业务的风险评估与管控,优化贷款审批流程,严格把控放贷标准,从源头上减少风险产生的可能。
购房者自身也需要积极应对。及时与银行沟通,了解是否有可能调整还款计划或申请延期。合理规划财务,优化支出结构,增加收入来源,缓解还款压力。如果确实无力继续还款,可以选择“以租养贷”,把房子租出去,用租金覆盖一部分房贷;或者和银行协商“转按揭”,把房子转给他人,由对方继续偿还贷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